“冬陰功”這個名字第一次看到就記住了,有陣子迷上武打書,所以什麽“功”的,在菜譜裏蠻顯眼的,加上廣東話聽起來“陰功”是“可憐”的意思,甚至有些香港朋友直接稱之為“陰功湯“,還很搞笑。不過第一次吃這個湯時我的樣子的確很“陰功”,一口下去鼻涕眼淚都出來了,狼狽得很。誰讓我當時吃辣的極限是用水泡過的浙江榨菜。但辣歸辣,有層次感的回味和青檸的清香讓我常常想起這個湯,每次去泰國餐廳也會點這個湯。慢慢的,我開始明白說“功”是泰文裏蝦的意思,“冬” 是煮,“陰”是酸辣醬汁涼拌的意思,所以除了“功”外,其他肉類也可以“冬陰”那麽一下,且泰國菜裏還有很多“陰”菜,好比“陰功”(蝦)“陰特累”(海鮮)、“陰紋身”(粉絲)——呃,好多菜,先打住,繼續說蝦湯好了。
CNN 一篇題為“40 個生活裏不可缺的泰國菜” 文章裏,排名第一的就是這個湯。這湯還分清湯濃湯,每家有每家的做法,不外乎是這幾個最基本的材料:南薑、瘋柑葉,香茅、草菇、魚露、青檸汁,辣椒膏,也有喜歡加點番茄的,也有喜歡加點幹辣椒的,近幾年流行濃湯,那就再加椰漿。
做法就更簡單了,雞湯或水燒開,加南薑幾片、瘋柑葉幾片,香茅根部切片,在微開的水裏煮十分鍾到出味(這幾樣都是取味,不吃的),加蘑菇(番茄)繼續煮一下,再加辣椒膏,魚露、(幹辣椒),然後就把蝦仁放進去“泡”熟,關火,加青檸汁。如果不夠鹹再加點魚露調味。最後,撒一點香菜,就可以開吃啦。
家裏孩子不吃辣,所以我沒有放很多辣椒和辣椒膏。
再囉嗦幾句這個辣椒膏
每個牌子味道稍有差別,但都帶甜味,直接抹麵包就很好吃。還可以和紅咖喱一起混起來炒魚塊。
CNN 這篇文章裏的其他幾個菜
#3 和 #5: 綠咖喱、Massaman 咖喱牛肉
#26 炸魚鬆
有空繼續學做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