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閑人

幾方田畝,耕耘不輟,樂在其中
正文

樂閑人西遊記 初始印象(2)

(2016-06-14 06:16:10) 下一個

體育場是鍛煉的地方,也是聚會的場所。網球場和足球場每天都有人來此打球、練球、學球,網球場中有許多老年人,也有許多婦女。隻有籃球場較為冷清,星期天才有人打滿場球。其餘的時間,隻有少數人在此練球,一般都是單個人獨自練習。還有許多老年人結伴在此行走,行色匆匆,笑語不斷。

在籃球場打太極拳沒幾天,我們便結識了一群中國人,其中多數是訪問學者(簡稱訪學)的家屬。他們有的是來為子女帶孩子,因為這些訪問學者來美後,都把子女帶來了,且都上了當地的小學校,既不要交學費,還能使孩子更好地學英語,何樂而不為?看來這些訪學,都是富有家庭的人,來前都做了周密安排,訪學的基本目的是為日後評職稱準備硬件——度洋金,也有的為了生一個美籍嬰兒,更有的把七姑娘、八姨娘都輪流接來旅遊。這些從社會重新分配的大鍋裏撈了一碗量足味美的羹汁的富有者,一邊為美國人無償打工,一邊心甘情願地把嘩嘩的白銀送進了美國人的腰包。至於他們學會了什麽,回去後能為單位做出什麽貢獻,隻有天知道。美國的大學和醫院很多,中國的大學和醫院也很多,交流的機會也很多,隻可惜這種交流都是單向的,美國人得錢得勞力,中國人送錢送勞力。

每天晚上,我和老伴都在公寓樓群裏快步行走1小時。每天都能看到許多小留學生(本科生),他們多數人都開車,開好車。三月份去阿拉斯加旅遊的過程中,見到了更多的身著名牌服飾的小留學生。們是利用春假的機會來旅遊,有的從遙遠的波士頓來,有的從聖路易斯來,來阿拉斯加後他們大都租車,住高檔賓館。一趟阿拉斯加旅遊,每個人的花費當在3000美元以上。

國家富強了,百姓有錢出國留學,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可以使青年人開眼界,了解他國的國情,以及生活習俗,以備他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是也有令人憂心的地方。我粗略地算了一下,一個留學本科生,每年的花費當在50萬以上,這還不算春假、暑假離校旅遊的費用和買車的費用。這顯然不是工薪家庭能夠承受的數額。那麽,這些小留都是出身於什麽樣的家庭呢?很顯然,都是既得利益集團中的家庭,留學的費用也大都是貪汙來的或者剝削來的。當然,也不能否認其中有通過正當努力掙來的,但我相信創業成功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堅定地認為凡是官員的孩子,其留學費用來源隻能是貪汙一條路,沒見過哪位官員的年薪達到50萬以上的;凡是煤老板、房地產商、以及各行各業的私營老板的孩子的留學費用,當是剝削農民工而來。沒有低薪的農民工,哪有暴利?看一看這些小留們,把他們的父輩貪汙或者剝削來的錢任意揮霍,再看一看內地農村那些留守兒童地獄般的生活,怎麽譴責這些既得利益者都不為過。一個社會,貧富差距達到這種地步,難道不令人辛酸和憤怒!

從訪學和小留這兩件事,國家到底有多少錢財流進了美國人的腰包?有人算過這筆賬嗎?花了這筆錢,中國在經濟上得到了什麽?在科學技術上得到了什麽?在意思形態上又得到了什麽?有人思考過嗎?這兩件事,僅僅是中美交流過程中發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還有比這大得多的事例,值得我們認真地思考。所以,《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確實深刻。大國事多,千頭萬緒,煎小魚相當於治國的細節,而細節決定成敗,任何成功都是在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基礎上取得的。小魚在煎製的過程中易碎,烹飪者(執政者)想端出一盤完整的小魚,絕非易事!

但是,對《老子》一知半解的美國人,卻把這盤小魚煎得非常完美。留學和訪學這兩件事,美國人的把戲玩得非常嫻熟,和老北京天橋那些把大杆子放在嘴巴上豎立的功夫有一拚。他們知道中國人有留洋的癖好,便和中國的媒介一起宣傳美國大學的種種優點,使得中國的一些有能力送子女出國留學的家庭,視送孩子去美國留學成為一種時尚。美國人的本意是為了掙錢,卻裝出了一副“大爺”樣,而我們的同胞卻鞠躬彎腰去懇求美國大爺錄取自己的孩子。不可否認,送孩子出國留學的人都有讓孩子留在美國讀書的願望,可是,用上海人的說法,美國人的門檻精,送錢可以,留下來和美國人搶工作不行,這些送錢的小留,統統得返回原地。據筆者了解,沒見過那個小留留在美國工作了,小留者,留錢者也。相信這些小留在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根本沒深入到美國的社會中去,所以對美國社會的陰暗和殘酷一麵缺乏基本的認識,美國在他們的眼裏是一個環境好、空氣好、人人謙謙有禮的天堂。是啊,那些美國的大學教授,哪個不是文質彬彬的君子相,至於骨子裏裝得是什麽,相信這小留沒有鑒別力。美國人就用這種方法,賺了錢、洗了這些孩子的腦。他們中間的多數人回國後,會和中國的“公知“一道,竭力宣傳美利堅的王道樂土。也許會在曆史的某一時刻,鬧出什麽梔子花、牡丹花革命來。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去羨慕美國人“煎小魚”的功夫,他們這些功夫是鍛煉出來的。當年,日本人也是把送孩子到美國留學作為培養子女成功的不二法門,後來是台灣的中國人,接著是韓國人,現在是中國人,都是一群畢恭畢敬前來送錢的孫子。白種的美國大爺輪流教導了這一群黃色的亞洲人,甚至培養出一個馬英九這樣一個藍皮綠心的兒皇帝。白種人未必優秀,黃種人未必低劣,但是在小留和訪學這兩件事上,白種人確實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智商來。有大爺相,不佩服還真不行。

現轉登一份新聞,供參考:

這些名片都是美國大學的工作人員,為了到中國去招募留學生時特別印的。(Getty Images)

國際留學生對美國大學造成的衝擊,不斷受到檢討。(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美國大學吸引了破紀錄的中國留學生到美國來念書,這有助於美國大學收取可觀的外國學生學費,但是,中國學生的語言、文化隔閡,成為他們溶入美國大學的一個問題。(按:作者講的是融入美國大學。)

華爾街日報舉出在伊利諾州Champaign大學城念書的,22歲的中國留學生蕭豎天(譯音)為例。蕭說,有時他感覺自己好像幾乎沒有離開中國。(黑體字為筆者加重。下同。)

譬如,他與三個中國朋友合住一個公寓,他早上起來後,走路去Urbana-Champaign的伊利諾大學上課,上的是一門工程學課,他與幾個中國學生坐在一起。然後,他與一個中國朋友一起去健身,然後到圖書館念書到深夜。

蕭說,他那天隻講了兩句英文。最長的那個英文字是“Chipotle(墨西哥快餐連鎖店)”,然後是:“Double chicken(兩片雞肉)、black beans(黑豆)、lettuce(生菜)、hot sauce(辣醬)”。

國際教育學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資料顯示,美國去年有外國留學生97萬5000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三成,其中將近三分之一為中國留學生。(按:33萬!以一個學生在美國消費50萬計算,就是165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留學生湧入美國大學,起先對雙方很有利。對中國留學生,有一張美國大學文憑是一種光釆,對美國大學,有中國留學生就是能夠收取高於本地生兩倍至三倍的學費。

但是,問題發生了。

紐約大學中國史教授卡爾(Rebecca Karl)說,中國留學生對她講課可能造成“負擔(burden)”,她需要修改讓中國留學生聽懂(上課內容)。她不客氣地說,很多中國留學生“程度極差(woefully underprepared)”,“他們不明白對課本內容提出分析,是什麽意思。他們對基本的分析思考或寫作的課業要求,感到極度困難。”(按:NYU招生辦隻認錢,不論人。如此下去。這所大學的優點將慢慢被腐蝕,最終蕩然無存。)

這種不滿是雙方麵的。

來自北京的,25歲的張玲媛(譯音),在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念商業係。她去上一堂會計課時發現,教室裏15個學生裏,有11人來自中國。她說:“我沒料到來國外念書,還會跟這麽多中國人一起上課。”她說,她的一個中國室友為了多跟美國人交流,毅然轉學到俄亥俄州的一個小學校去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