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人提到意識之迷,並謂之於神秘。實際上意識並非是迷,而且它和佛教裏的“業”, 基督教裏的“原罪”有關。以前曾想寫此文來講講業力,但又覺得為避免意動還是少寫東西為好。現在看來,將業力和意識放在一起討論也許很有意義,更容易為大家了解。因此心有所動,再寫此文。首先來讓我們探討什麽是意識:筆者認為它是包含“意”如何轉化為“識”的覺知過程。“識”比較好理解,它屬於覺知對“存在現象”的分辨與識別,是思維的最基礎元素。因此人們在討論意識之時,往往將注意力停留在“識”上,而忽略了“識”的推動力“意”的作用。其結果就是更關注意識的結果 -“思想”,認為佛教的“業障”或基督教的“原罪”屬於思想性的束縛。由此得出結論;認為隻要達到“無思想”處,或者“言語道斷”處,真理就會顯現。這樣的論點有“對”的成分,但它顯然不正確。“對”是指這個論點是走向真理的前提,“不正確” 指這個論點忽略了“意”的作用,從而忽略產生“識”的根源。
那麽什麽是“意” 呢?筆者認為它大致可以定義為“覺知對局部存在的依附或排斥”,它含有方向性,關注性,並帶有一種力。它是導致覺知對局部存在進行分辨,識別的根本原因。因為關注,“意” 又承載著情感,它是“識”生成前的覺知意向流,因產生速度快而不容易被察覺。“意”對普通人來說並不陌生。藝術的表達在於“意會”。書法神韻,丹青境界,音樂心聲的傳遞都是通過藝術家和大眾的“意會”而完成的。如果沒有“意”,那藝術就失去“下裏巴人”僅剩“陽春白雪”,和者概寡也。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句中的意歎契合了多少人心中對生活的感受。但是,詩詞句中的意向較為粗糙,因為它和思辨相連。六十年代,中央樂團指揮李德倫曾倡導“無標題音樂”,就是為了體驗音樂深層次中的意向。在心靜時,筆者欣賞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樂曾感受到少許黑暗意念,盡管作品整體比較陽光。然而,從人類精神探索上來說,“意”又是覺知的迷失,因為它太執著局部以致於成為人的習性。它直接導致覺知失去深度和廣度。人生中那麽多“如意”,“得意”與“失意”以至於“意”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它充徹在人的舉止,語調,眼神,麵相,乃致於氣度上。它也是人們經常意氣用事的根源。骨相學,麵相學從本質上說都是意相學。
那麽什麽是“業力” ,它和“意”有什麽關係呢?筆者認為“意”剛升起的時,還沒帶情感的那部分就是“業力”。“業”在人出生時就具有,並在一生中或累積或減小,死後又帶著它。每個孩子出生都帶著不同的“業”,使得他們形成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他們不同的命運。當人覺知外界存在時而產生執著時,會有一個力使得覺知依附感受。從而進一步加入情感。這個最初形成的力就是“業力”。“業”也可認為是貪愛或者憎恨的習性,在外境出現時自發地生出“業力”。舉例說明;吃東西時,覺知通過味覺感受存在。當感受剛產生,如果人對感受不依附或者不排斥,那它僅僅是感受。如果人對感受有依附或者排斥,就產生了某種依附力或者排斥力。進而產生帶有情感色彩的“如意”來欣賞感受,最終形成“識”和思想;認為這東西很好吃。如果經常這樣,那麽在“識”的深處就形成習性,也就是“業”。以後一碰到相同的東西,就自發地生出這種依附力或者排斥力,並生成強烈意向。生活中“意”不難被捕捉,但“業力”的產生是非常難觀察到的。一位當代佛教大德在出禪定後曾感歎說自己還是“地獄的種子”。顯然他觀察到自身的“業力”。王陽明在開悟後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說的“意之動”就是“業力”。筆者在此用一位南傳佛教高僧來說明如何觀察“業力”。這位泰國高僧是佛教曆史上非常奇特的人。其他高僧給弟子講法時都是“因人而教”,“因機而教”或者“因症而教”。但是他對所有弟子隻有一種教法,但是這種教法非常有效。他通常和弟子一起meditation,當弟子身體動了,他會問弟子,“你為什麽動”。剛開始筆者對此沒在意,在明白佛理後才感到這個方法真厲害。這個方法也是如來禪和祖師禪的分水嶺。如果行者觀察“為什麽動”,就進入如來禪;如果行者觀察“我為什麽動”,就進入祖師禪。無論怎麽觀察,最終會達到“業”本身,以及“業”的載體 – “我”上。我們大家可以觀察在做每一件事或者每一個動作時,自身的推動力是什麽。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即知物又知己。
對“識”,“意”,和“業”有了解後,使得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什麽是悟道。筆者將在下一文中探討。
看了<王鳳儀嘉言錄>。我覺得他的悟道與佛教的悟道是兩回事。他有點像儒家的入世,主要是行善。也沒提到禪修的細節。所以,他本質上是在講倫理;講得不錯。這些是精神道路的基礎。
禪修目的有兩個。一是:明白自己是什麽 (無我自性);二是:明白世界是什麽 (通透緣起)。他可能在第一點上有點小體會,但是沒開悟。第二點無從談起。
沒有禪修這兩點的突破,人的境界會退轉的。這輩子行善,下輩子作惡。在輪回中沉浮。
那好,讓我先看看王鳳儀的書。然後回複。
再問一下觀念頭,就如我升起想推薦你讀王鳳儀書的念頭,念頭發起前是因為看到你有個回貼說說在家修行太難。我應該怎樣對待和觀察這個念頭?怎樣再進一步看到念頭升起前的東西?
那是因為覺知靈敏度不高。要看念頭生起前的東西,而不是念頭本身。另外,後念推前念是指一個粗的流,而不是一條線。能看到念頭了,說明你比一般人好;因為覺知在意識流外。通常人覺知在意識流內;感覺不到念頭,隻知道思想。
謝謝回複。
以前不是很了解"業"和"業力"。試著觀察了一下,如果注意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更容易關注當下。隻是好象很多小的念頭都是隨機產生的。觀測不到念頭是如何產生的。
當我留心下一個念頭,發現,下一個念頭似乎也是隨機產生,念頭與念頭間似乎沒有連貫性。
這種觀察就是禪修,主要是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如"倒水"的念頭是如何產生的? 要觀察念頭前麵是什麽。這就需要相當的覺知靈敏度。
具體應該怎麽做。比如"倒水"這個動作,自身的推動力力是口渴,口渴的感覺來自嘴巴幹。喝完之後,嘴巴舒服一些。觀察這些足夠麽?觀察到此為止麽?
謝謝
阿彌陀佛。知是妄念,不知是無記。知而無知者,見而無見人。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首楞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