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血壓 ZT

(2014-05-25 11:20:49) 下一個

 

高血壓,是以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持續升高為特點的心血管疾病,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兩種類型。

繼發性高血壓是由其他係統疾病引起的合併症,而原發性高血壓多是病因不明的高血壓,也叫高血壓病。

該病以頭痛、頭暈為主要臨床表現。在高血壓患者中,絕大多數都屬於原發性高血壓。

目前,臨床治療高血壓病多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用藥時多從小劑量開始,根據血壓的高低逐漸調整用藥劑量,並提倡聯合或交替使用多種藥物,以期減少藥物的副作用,防止或延緩患者產生耐藥性。

中醫認為,該病屬「頭痛」、「眩暈」等範疇,多為肝陽上亢,腎精不足所致,當以滋陰育陽、補腎益精為其治療原則。

中醫學根據高血壓患者的不同症狀將該病分為多種類型,現將中醫辨證治療五種類型高血壓的原則及方劑介紹如下:

肝火上炎型:

此種類型的高血壓患者主要表現為血壓高,且伴有頭目眩暈,胸脅脹滿疼痛,失眠多夢,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細。

當以清熱瀉肝火為其治療原則,主要方劑為丹梔逍遙散加減:丹皮、山梔子、柴胡、薄荷、當歸、茯苓、白術、白芍、夏枯草、鉤藤、草決明各10克 ,甘草5克 ,用水煎服,每日一劑。

選用中成藥:

1.複方羅布麻沖劑,每次口服1袋,每日服3次;
2.丹梔逍遙丸,每次口服9克 ,每日服2次;
3.龍膽瀉肝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2次;
4.夏枯草膏,每次口服10毫升,每日服2次;
5.心腦靜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3次;
6.山花晶顆粒,每次口服10克 ,每日服3次。

肝陽上亢型:

此種類型的高血壓患者主要表現為血壓高,且伴有眩暈耳鳴,頭痛頭漲,時而頭痛加劇,麵色潮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細。

當以平肝潛陽,清熱息風為該病的主要治療原則,主要方劑為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鉤藤、山梔子、牛膝、杜仲、黃芩、益母草、桑枝、夜交藤、夏枯草、竹茹各10克 ,石決明30克 (先煎),用水煎服,每日一劑。

選用中成藥:

1.牛黃降壓丸(片),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
2.天麻鉤藤顆粒,每次口服10克 ,每日服3次;
3.腦立清片(膠囊),每次口服5片,每日服2次;
4.牛黃上清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2次;
5.複方羚羊角降壓片,每次口服3片,每日服3次;
6.天母降壓片,每次口服3片,每日服3次。

氣血虧虛型:

此種類型的高血壓患者主要表現為血壓高並伴有眩暈,動則加劇,勞累即發,經常麵色蒼白,唇甲無光澤,心悸失眠,神疲懶言,飲食減少,舌質淡,脈細弱。

當以補養氣血,健運脾胃為該病的治療原則,常用的方劑為八珍湯加減: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黨參、茯苓、白術、炙甘草、阿膠(另煎兌入)、牛膝、黃芪、靈芝各10克 ,用水煎服,每日一劑。

使用中成藥:

1.歸脾丸,每次口服9克 ,每日服3次;
2.補中益氣丸(或合劑、口服液),每次口服10克 ,每日服2次;
3.黃芪精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3次;
4.人參健脾丸,每次口服10克 ,每日服3次。

腎精不足型:

此種類型的高血壓患者主要表現為血壓高,且伴有眩暈,神疲健忘,腰膝酸軟,遺精耳鳴。

其中偏於陰虛者,表現為五心煩熱,舌質紅,脈弦細;偏於陽虛者,表現為四肢不溫,舌質淡,脈沉細。

對偏於陰虛者,當以補腎滋陰為其治療原則,常用的方劑為杞菊地黃湯加減: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藥、棗皮、茯苓、澤瀉、丹皮、竹葉、旱蓮草、草決明、夏枯草各10克 ,用水煎服,每日一劑。

選用中成藥:

1.杞菊地黃丸(或口服液、顆粒、片)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2.左歸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
3.大補陰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
4.複方首烏地黃丸,每次口服9克 ,每日服3次;
5.杜仲降壓片,每次口服4片,每日服3次。

對偏於陽虛者,則宜補腎助陽,可選用的方劑為金匱腎氣丸加減:附片、肉桂、熟地、山藥、棗皮、茯苓、澤瀉、丹皮、枸杞子、黃芪、牛膝、補骨脂各10克 ,用水煎服,每日一劑。

使用中成藥:

1.金匱腎氣丸,每次口服10克 ,每日服3次;

2.右歸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

3.參茸丸,每次口服10克 ,每日服3次。

痰濁中阻型:

此種類型的高血壓患者主要表現為血壓高,且伴有眩暈,頭重,胸悶,噁心,少食,多寐,舌苔白膩,脈濡滑。

當以燥濕祛痰,健脾和胃為其治療原則,可選用的方劑為平胃散加減:陳皮、厚樸、甘草、蒼術、白術、茯苓、大棗、法半夏、石菖蒲、澤瀉各10克 ,草豆蔻、白豆蔻、砂仁各5克 (後下),用水煎服,每日一劑。

選用中成藥:

1.蛇膽陳皮口服液(或片、膠囊),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2次;

2.天麻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服3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