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血液粘稠度--又一個健康概念誤區
如果你百度或者狗狗一下“血液粘稠度”,立刻會蹦出來成千上萬的養生秘訣,飲食偏方,教你怎樣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避免“心肌梗塞,腦血管爆裂”(注:這是俺搜來的原文,雖然有賺取眼球之嫌)。
但是你狗狗一下英文“ blood viscosity ”,更多的卻是一些關於血液粘稠度的生理解釋,夾雜著個別關於血液粘稠度對健康的影響的小文。
這不禁讓俺大惑不解:難道血液粘稠度是又一個中醫在千百年前就穿越時代而提出的現代醫學理念?
那麽究竟什麽是“血液粘稠度”呢?
粘稠度是一個流體力學的概念,是描述液體內在阻力,在同樣壓力下,粘稠度越高,流體速度越低。。。至於它具體是什麽東東, who cares ,讓學物理的同學們去做博後論文好啦。
那麽“血液粘稠度”又是怎麽回事呢?
血液就好象一碗米粥,裏麵主要是兩部分:一是有型成份――米,對應血液裏麵的血細胞(主要是紅細胞),另一部分是載體――湯,對應血液裏麵的血漿。
很自然,“血液粘稠度”主要取決於這兩種成份的性質。
其中,對血液粘稠度影響最大的因素是血細胞/紅細胞多少,而紅細胞多少是由一個叫做“紅細胞壓積( hematocrit , Hct )”的指標來衡量的。所以,當血液中紅細胞成份過高時(例如原發性紅細胞增多症),血液粘稠度增加,更容易發生血栓形成。相反,當血液中紅細胞成份過低時(例如貧血),血液粘稠度降低,(在同樣血壓下,)血流速度稍有變快,這就是為什麽有時侯在貧血時會產生“良性心髒雜音”。
血漿成份對於血液粘稠度的決定程度,要遠遠小於紅細胞的影響力。影響血漿粘稠度的主要因素是:血漿中的水份,和血漿中大分子的成分和含量(主要是血漿蛋白的成分和含量)。所以血漿“被注水”越多,粘稠度越低。但是實際上,血漿粘稠度很難通過大量飲水來改變,原因是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對體內的水份有非常精細的調控,包括腎髒/泌尿係統,和(中樞)神經係統(渴感等)。另外,如果血液在疾病狀態下被過度稀釋,實際上會增加心髒負擔。
網絡上有一種傳說:血脂過高,會導致血液粘稠度過高,而導致血栓形成。這種說法實際上是不科學的。研究發現,高血脂以及“垃圾飲食”本身對血漿(血液)粘稠度的影響很小,它們對血管栓塞的作用原理目前認為主要是血管內皮損傷,導致粥樣斑塊形成,而導致血栓的。
可是為什麽在得了心/腦血管疾病後,西醫也要我服用“ blood thinner ”呢?這難道不是降低血液粘稠度的意思嗎?
答案是:也對,也不對。 Blood thinner 是一種通俗的講法,就好象“麻醉”實際上是“可逆性昏迷”,但俗稱“睡一覺”;“癲癇小發作”並不是抖的程度輕一點的癲癇一樣。 Blood thinner 實際上是通過拮抗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的作用,而起到阻止血栓形成的效果,它們本身沒有任何改變“血液粘稠度”的功效。
OK ,囉囉唆唆一大通,隻要能減少血栓不就行了嗎,管他什麽“血液粘稠度”個鬼呀。那麽究竟現在有哪些 blood thinner 呢?
西藥中針對血栓形成的有兩大類:一是針對血小板的,包括 aspirin (阿斯匹林)和 plavix (玻立維);另一類是抗凝血因子的,包括 warfarin / coumadin (華法令,又名雙香豆素)。
下一個問題是究竟什麽樣的人應該吃這些 blood thinner。
這兩種藥物的主要適應症是針對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或者那些存在缺血性中風,以及心梗危險因素的病人。
除了阿斯匹林以外,其他的幾種藥物都屬於處方藥物。這些處方藥物都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因為任何藥物都有其副作用,尤其是處方藥物,有時侯它的副作用是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的。
很容易想象, blood thinner 的一個常見的副作用是“出血傾向”。當血小板或者凝血因子的功能被阻斷後,“正常”的凝血功能受到抑製,在有外傷(即使是擦傷,刮傷等小傷)後,出血時間有可能會延長。有時候甚至沒有什麽外傷,也有可能出現自發性出血,如胃腸道出血等。
另外需要提出的是,大多數服用這些藥物的人都是些老年人,上了年紀的人難免走路會不是非常穩當。如果他們不小心有點磕磕絆絆,再加上服用了 blood thinner ,他們出現腦出血,外傷後血腫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同樣道理,雖然阿斯匹林是非處方藥物,這並不等於就可以隨便吃。根據目前現有的醫學研究數據,並不主張普通人“預防性”地服用阿斯匹林。對於那些有心梗/中風等風險的病人,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如以前時候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等),建議病人“預防性”小劑量長期服用阿斯匹林。
那麽中藥呢?沒有西藥那麽多副作用,可以“食療食補”呀。
中醫對此是否有定論,我不太了解;現代(西方)醫學也沒有對此有足夠的研究來給出一個“官方”指導性意見;我不是中醫,以下隻代表我的個人觀點。
在中藥中,有不少都被證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銀杏果,黨參,人參(我不知道具體是哪一種),大蒜,等等。其中有些有數據證明是影響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的,有些是不明具體機製的。
既然這些中藥是通過與西藥相似的機製起到其“活血化瘀”的作用,那麽它們可能也會存在類似的副作用。因此,雖然感覺上中藥的副作用要少一些,或者更隱匿一些,我認為,中藥也應該在正規中醫的指導下使用,而不是根據廣告上宣傳的,或者電視“養生堂”看來的依葫蘆畫瓢。
另外,我個人認為,即使是“食療食補”也應該是因人而異的。即使象我這樣的中醫外行,也知道中藥分四氣五味,升降歸經。人的體質更是陰陽實虛,各有千秋。很自然地,不同的人可能需要進補不同的東東。而且即使是同樣的症狀,可能辨症不同,需要補的角度可能大相逕庭。所以雖然銀杏果或者黑木耳是好東東,但它可能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
最後,雖然缺血性中風仍然是中國人中的主要的中風類型,但是我的印象中,中國人的“出血性中風”的發生率要相對高於歐美人(這一點需要進一步考證一下),所以在服用“稀釋血液中藥”的時候,更要額外小心。藥物(食物)有時侯就好象花衣裳,穿在別人身上美麗,並不代表穿在自己身上就一定動人,甚至還可能有毒副作用。
還是那句話,服用任何藥物,不論姓中姓西,謹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