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與遠洋海軍之路(四) 筆者注:本文係編譯、整理自美國海軍學報《艦隊防空》上一組對中國海軍發展曆程的學術文章。原文作者包括,胡迪·諾克斯(美)、林薇薇(澳)、米亞契尼琴科(俄)。原文翻譯,管帶。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對於航母戰鬥群的研究一直僅僅徘徊於艦艇係統、構造以及艦載機等局部層麵的分係統研究,這些都是中國工業技術領域的空 白。但對於航母戰鬥群與國家海洋戰略,包括戰鬥群的作戰組織指揮等方麵的基礎研究相對滯後,在這一領域見到的多是泛泛而談的八股風格的論文。在很多觀點看 來,不管什麽航母都是航母,根本不區分各類航母的戰略需求背景和各自不同的使用原則。這種基礎理論研究上的認知缺失和泛泛而談,至今在民間還隨處可見。 蘇聯(俄羅斯)有著地跨歐亞的獨特地理條件。從北極點向下俯視,蘇聯如同一個半環型,挾持著北半球。潛伏在蘇聯近海的導彈核潛艇和部署於廣闊領 土上的導彈發射車,即可輕易的向所有敵人開火。所以蘇聯海軍無需像美國海軍那樣奔波於西歐和亞太以及中東,隻要防禦好近海,即能有效的影響整個歐亞大陸, 甚至是整個北半球。 圖:飛越“基輔”號上空的紅海軍雅克-38“鐵匠”垂直起降殲擊機,蘇聯海軍的戰略思想決定了俄航母與美航母的本質區別。 以1123型“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俄名稱)為例,其反潛半徑達100~200公裏,超過當時西方潛艇對艦武器的射程。1123型的使命就是 驅逐美國和北約的潛艇,支援己方潛艇將美國航母戰鬥群納入300~500公裏的殺傷半徑。所以1123型巡洋艦本身配備有強大的防空和製海火力,在整個突 擊戰役體係中,戰艦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火力節點。 圖:1123型“莫斯科”號反潛巡洋艦,1970年1月攝於摩洛哥附近海域。1123型母艦是蘇聯海軍第一個基於近岸邊緣海戰略的成果。 隨後建造的1143型“基輔”級航空巡洋艦,配置了雅克-38垂直起降殲擊機。目的也是為了能更有效的驅逐和壓縮美海軍的反潛半徑。強化水麵艦 艇在岸基支援體係邊緣遂行防禦和突擊戰役的能力。這種近岸邊緣海戰略決定了蘇聯航母的獨特設計,全艦密布著各種製海和防空武器係統。 圖:停放在明斯克號上的雅克-38M垂直起降殲擊機。隻有2000公斤的載彈量和200公裏的作戰半徑,使其飽受媒體批評。但其實蘇聯航母的作戰使命並非是前往大洋深處與美國航母決鬥。 與蘇聯不同的是,美國是遠隔大洋的孤立地緣,有著東西兩線的海岸。美國海軍的戰略需求背景是謀求能在遠離本土的地區進行武裝幹涉。這種需求下, 美國海軍必需具備在遠離本土數千、甚至上萬公裏的海域,建立一個穩固的海基根據地。並要求能夠憑借這個穩固防禦的海基根據地,進行長達數月的局部戰爭。 圖:具有近千公裏(926公裏)作戰半徑的F-14“雄貓”重型截擊機和其配備的AIM-54“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是美國海軍戰略思想的產物。攔截蘇聯遠程岸基轟炸機,在其未發射導彈前擊落,還能擊落已經發射的反艦導彈,是F-14和AIM-54的設計需求。 同時,這種艦載航空兵還必須具備強大的戰役突擊和支援能力,這又要求艦載航空兵不僅要有絕對的防空攔截能力(殲擊機),還要有極強的對海和對地打擊能力(攻擊機、轟炸機)。 圖:美國的海洋戰略決定了美國的選擇必然是“超級”航母,艦載機不僅要有殲擊機還要有攻擊機。 戰略思想的重構 1988年,海軍從航空兵部隊中選派了一批飛行員入廣州艦艇學院進行艦艇指揮專業培訓,這個班級也被稱為“飛行艦長”班。最初外界認為“飛行艦長班”是為了培養航母指揮官,但事實上當時中國並沒有將航母納入國家計劃。 圖:廣州艦艇學院首屆“飛行艦長”班畢業典禮。 “飛行艦長”班的直接動因,是配合80年代中期開始的海軍第二輪造艦計劃。此造艦計劃的關鍵核心便是普及防空導彈裝備,還要搭載直升機進行現代 化反潛作戰。而在當時的海軍中,老艦長們隻接受過傳統製海戰術內容培養,文革環境中培養的新幹部戰術素質更低,他們顯然難以勝任新裝備的挑戰。當時的總參 軍訓部這樣說到,“飛行員最了解怎麽對付飛機”。這批飛行艦長班更確切的目的是打破傳統戰術思想禁錮,加強海軍在防空作戰上的專業能力。 圖:外界普遍推測中國首艘航母的艦長人選之一,李曉岩。曆任過162“南寧”號見習副艦長、163“南昌”號副艦長、562“江門”號艦長、167“深圳”號見習艦長和艦長等職。 在開設“飛行艦長”班的同時,海軍也向歐洲國家派遣了多批訪問學者和駐訓軍官,包括在法國海軍航母上駐訓學習。這些舉動當時被國內外普遍關注,認為是中國開始航母計劃的前兆。 中國高層在96年台海危機後對國家海軍戰略立項研究。範圍包括未來經濟發展需要、外匯儲備、海外投資安全、海上安全、威脅形式等。此課題匯集了 軍方和理論界的精英,涉及外交、商務、金融和企業,以及海洋綜合調查的大量資料,並在03~05年間結題。全部內容雖尚未公開,但航母計劃並不以台灣和南 海為理論基礎,艦隊使命也絕不是局限於國防。 圖:馬島戰爭中沉沒的“考文垂”號驅逐艦。5月25日下午,突破“海鷂”防空圈的阿根廷“宙斯”編隊轟炸了考文垂號,3枚炸彈命中——遠程空情保障對航母艦隊來說悠關生死。 現代航母戰鬥群需要作用距離500~800公裏的遠程雷達保障,防空殲擊機部署在距警戒艦300~600公裏處,此距離超過了敵機空艦武器投彈 圈,可在敵機投彈前實施殲擊機攔截。對漏網敵機也有足夠時間追擊,也讓內層艦艇的對空火力有充分時間進行預瞄預跟蹤。而敵來襲戰機對己方戰機的伏擊則必須 深入雷達警戒空域50~200公裏,己方戰機可有數分鍾的預警領先時間。 圖:水麵艦艇防空阻塞與低空盲區。 在航母遠程空情偵察上,蘇聯海軍的做法是在航母上配備多台遠程雷達,采用不同波段交替工作,不間斷提供艦隊500公裏空情保障。美國海軍則是依 托艦隊間雷達交替實現中程警戒;依靠預警機和艦基雷達交替實現遠程空情與內層防禦圈銜接。而中國既沒預警機,也沒艦基遠程雷達,最先進的是俄轉讓技術的中 程警戒雷達。這成為中國航母戰鬥群遠程警戒中最薄弱的環節。 圖:蘇聯海軍為解決航母的遠程預警問題,在航母上裝備了多台相控陣雷達和遠程警戒雷達。 在中型排水量航母方案中,全新造艦的理由也有相當的說服力。因為既然改建“瓦良格”艦中的動力係統和所有艦上係統都需重頭開始,建全新艦體的投 資不會比改建大。並且全新建造的航母,其係統匹配性和壽命都遠比已近20年艦齡的“瓦良格”號要強。軍方科研部門曾多次考察過“瓦良格”號,艦上迷宮般的 艙室讓人頭疼。艦上大量的纜線和管道穿越孔都是依原設計方案預置的,這種設計方案在上世紀90年代已遭淘汰。而且由於時間久遠,這些相關的設計資料很多都 已經失散。據俄方估計,改建“瓦良格”艦的投資或高達新建投資的70%以上。 圖:拖回中國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經過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因土方的拖延幹擾,僅將瓦良格運回中國就花了4年時間,單海運費就高達500萬美金。 航母立項中另一類觀點是造70000噸以上的大型航母,軍方作戰部門持此觀點者較多。因為中型航母隻能應急,完善的戰鬥群需預警機、運輸機,連 帶殲擊機數量也需增加。航母機庫和油彈儲備因此也要大大增加。據2006年消息,中國航母規劃為4~5個戰鬥群。先期2艘中型艦,後續2~3艘大型艦。後 消息證實,瓦艦改造和自建案也同時采納。此決策或多是基於部委利益矛盾均衡考慮。 圖:位於長興島的江南造船新廠的廠區模型中展示了用於航母建造的船台。 90年代初,前蘇聯很多專家流失到西亞和歐洲。中國軍方曾有意在航母計劃中引進這些資源,但遭到來自國內的抵製。國內科研機構並不希望這批俄專 家進入,以保護很多居要職人的利益和地位。中國科研體製通常是提撥技術骨幹擔任行政領導,這些技術人員卻未必是好的行政領導。然後巨大的壟斷利益,使很多 技術骨幹熱衷於領導職務,使得他們既荒廢了業務,又常把整個單位搞得死氣沉沉或是混亂不堪,有的單位甚至出現壓製新生力量的現象,那些俄專家的遭遇與此不 無關係。 圖:“中國人通常隻想得到俄羅斯專家的技術,卻並不希望俄羅斯人進入他們壟斷的團隊。”這是俄羅斯專家對中國科研體製一致的評價。 在中國忙於“瓦良格”艦同時,印度也忙著另艘購置俄羅斯的航母,“戈爾什科夫”號(原“巴庫”號)。與“瓦良格”號是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不同, “戈爾什科夫”號在俄羅斯隻稱為“航空巡洋艦”,它的前甲板密布著各種武器係統。去除這些武器係統,改成固定翼飛機航母,這個計劃就連俄羅斯方麵也很震 驚。但印度人卻在很短時間內就形成了簡捷可行,工作量最少的改建方案。這點讓俄羅斯設計部門大加讚歎,盡管方案的具體實施由俄羅斯完成。 圖:改建“戈爾什科夫”號巡洋艦相較“瓦良格”號有相當的難度,因為涉及到整個艦體結構的重新布局。改進後的“維特拉馬蒂克亞”號(印度艦名)的排水量接近5萬噸,噸位和主要性能已非常接近法國“夏爾·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僅在續航力上落後於“戴高樂”號。 2007年中國明確表示建立遠洋海軍,此決策其實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必然結果——保護海外投資和進行國際幹預。 圖: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的海軍171號和169號驅逐艦。 中國海軍航母作戰條令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法國。80年代中後期中法軍事合作項目之一就是派遣海軍軍官在法艦上輪換駐訓。現在媒體露麵較多的尹 卓,即是當時派駐法國航母上駐訓的人員。中法軍事交流使中國獲得了航母作戰指揮的直觀認識。而法國海軍的戰術思想與美國海軍有較大區別,主要是針對法國傳 統勢力範圍地區的動蕩局勢。曆史上法國海空軍不僅幹涉過中東戰爭,還曾多次幹涉非洲的動蕩局勢,這與中國未來即將麵對的局麵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 (全文完) ■ 土立方~earththree
■ 土立方~earththree
事實上,各國航母戰鬥群在組成和使命上都有原則性的差異。這些原則性差異決定了航母具體技術層麵的細節操作。也隻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這些基礎理論,航母計劃才能井井有條的展開。
美俄航母的區別
這一獨特地緣導致蘇聯海軍的戰略思想和美國截然不同。蘇聯海軍奉行近岸邊緣海大規模聯合戰役理論,即在鄂霍次克海和巴倫支 海——這些蘇聯岸基航空兵活動半徑的邊緣——在戰時突破美國海軍構築的封鎖阻截帶。所以蘇聯航母的使命根本不是用來前往深海大洋,與美國航母戰鬥群決戰, 而是執行近岸防禦的海洋戰略。
這一海洋戰略首先需要的是具有能夠提供數月執勤能力的艦載航空兵平台,必然選擇的是大型航空母艦。其艦載航空兵還必須要有數量規模上的優勢,要保證做到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被敵方強大的攻勢所突破。一旦突破,整支艦隊就將遭遇毀滅性的後果。
這批人才的培養也是中國海軍戰略思想重構的開端。後來這批學員多數成為了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的艦長,包括在媒體上時有報道的柏耀平、李曉岩等,未來的航母艦長在他們中產生的可能性也很大。
當時蘇聯的軍情部門對此作出了準確判斷。蘇方當時就認為,駐訓法國航母更多是出於理論上的研究,因為中國對航母體係的技術和組織指揮是一片空白。而飛行 艦長班則是培養熟悉反空襲作戰的海軍艦長,這是艦隊防空的需要。事後證明,俄國人的觀點是正確的。這些都是中國海軍學習現代海戰理論,尤其是現代艦隊防 空,包括艦載機作戰理論和人才儲備的措施。而且對中國海軍戰略思想轉變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中國航母計劃的開始
在中國航母立項中,排水量是主要分歧點,造中型還是大型航母一直爭論不下。中型航母方案的衍生案 便是“瓦良格”號改造,雖然這是個看起來快捷的方案,但實際問題卻很多。首先是中國沒有可匹配的發動機,而俄方早就停產了此種定製的機組。其次是中國在艦 用係統方麵也近乎空白,不僅缺乏艦基遠程空情雷達,還缺乏自動化海空指揮係統。
現代空艦導彈射程多在200公裏左右,恰處於中程警戒雷達遠界 邊緣。考慮到敵方戰機中程空空導彈的伏擊威脅,艦載機要求部署於距離己方雷達遠界至少一倍於中程空空導彈射程處。航母必須裝備遠程雷達的意義就在於可在更 遠距離上部署殲擊機阻塞線。否則戰鬥群就會麵臨馬島海戰中英軍的遭遇——當警戒艦剛剛察覺到空情時,敵機就已進入投彈階段,艦載機防空圈毫無意義,攔截成 功概率極低。
被體製所拒之編製外的俄流散專家,享受著中國提供的優越生活而無所事事。在隨後的引進中,中國寧願花高價通過俄政府渠道。但俄政府則 是重新召集包括這些流散專家在內的科研人員,然後再向中國出售相關產品。這些俄專家一致認為,中國缺乏能包容的科研體製,因此永遠不可能像美國那樣匯集全 球最優秀的人才。
與印 度不同的是,“瓦良格”是一艘現成的標準航母,但中國人卻在“瓦良格”號上越搞越複雜。是否啟用“瓦良格”號就折騰了很多年,動力係統和遠程雷達、艦載機 的選型等問題上也是同樣如此。中國人不斷的打聽和了解、不斷的考察、反複的論證卻總沒有定論,很少拿出解決辦法。至少在艦艇改建解決方案上,中國人沒有顯 示出強於印度工程技術人員的素質。這或許和中國的科研體製,以及印度海軍早就擁有航母的實踐經曆有關。相比之下,在航母發展上,印度海軍顯得更有自信和勇 於實踐。
結語:遠洋海軍戰略的確立
在中國海軍新海洋戰略規劃中,航母戰鬥群的主要使命是構築從中國到西非,以及從中國至南太平洋的安全保障能力。這一海上安全戰略早已超出了毛澤東時代狹獈的國家海防理念,而是以融入國際社會,承擔國際社會和平與安全責任為基礎的全新戰略構想。
非洲是中國未來海外戰略最重要的方向。中國在非洲的介入,必然引起西方傳統勢力集團的反擊,達爾富爾問題便是一個開端。針對這一趨勢,中國明確表示今後 將投入國家軍事力量,以維和形式參與國際社會秩序的重建。不容置疑的是,擁有航母的遠洋艦隊是進行海外幹預的最主要軍力構成。2008年末開始的索馬裏護 航,就是在維和框架外恢複秩序的軍事派遣行動。中國海軍在此投入的軍力規模僅次於美國海軍,這也是中國遠洋海軍之路的初次嚐試。
或受國內媒體的影響,中國普通民眾對航母的情節和理解還局限於狹隘的地緣政治和國防。事實上中國的地緣完全處於遠程岸基航空兵和戰術導彈的打擊範圍內, 無論是東海、南海還是台灣。航母及遠洋海軍對中國的意義更多的在於國際幹預,這是國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或者更直接的說,“劍指非洲”才是中國未 來航母戰鬥群真正的目標!
寫於 2011年4月5日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