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軍事史專家,普遍認為我國曆來是一個陸軍大國,不少國人也隻知道我國海軍的專業化建設始於大明前中期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時所統率的龐大的樓船 舟師艦隊,接下來是清代北洋水師。其實,早在冷兵器時代,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就創建了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擁有10多萬常備兵員的專業化大型海軍 艦隊——樓船水師,是西漢帝國的江防、近海海防艦隊。
原題:帝國雄心:西漢的樓船水師(上)
■黃明
雲南昆明大觀樓詩聯下聯開頭講:“數千年往事注上心頭,把酒臨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這“漢習樓船”一詞,講的便是漢武帝劉徹,在京城長安(西安)郊南的皇家旅遊狩獵場——上林苑內,開鑿成一個巨大的人工湖,訓練漢帝國的樓船水師。
西漢帝國的大型海軍艦隊——樓船水師,是當時木製大型樓船戰艦中世界上最先進、最龐大、最具有遠航作戰能力、且戰鬥力強大的江防、近海海防艦隊。樓船水師曾奉命參加了平定南越國、東越國叛亂、征伐朝鮮的戰爭。這些,有田文川、王利器《史記注譯·南越列傳》的注釋為證。
一、 西漢帝國的海軍訓練基地與江淮海軍艦隊
樓船水師訓練基地——昆明池
漢武帝時期,因平息內亂,開疆拓土以及對內對外征戰中,時常遇到江河湖泊阻擋軍隊的進軍速度,之前的舟師船隊已不能滿足漢帝國龐大的軍需物資運輸保障 及其水戰需要。為便於運輸和轉運大量的作戰兵員和物資,也為了應對江河及近海水戰之需,西漢王朝在上林苑內,開鑿成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方圓四五十裏(20 公裏左右),稱為昆明池,用來訓練從北方、中原一帶征招來的士卒。
上林苑是秦時修建的皇家旅遊狩獵場,經過漢武帝的擴建,占地達三百裏(華裏)。苑內除了建造有離宮別館、亭台廊榭七十所外,更重要的是有山穀、森林、 水泉,八水分流、流進流出。這八水是發源於陝西省境內和甘肅省境內之水,即發源於陝西的紫淵、灞水、水、水、潦水,發源於甘肅的涇水、渭水,是專業化水兵 士卒訓練的理想之地。訓練到一定熟練程度後,這些士卒便調入江淮海軍艦隊——樓船水師。
有的史學專家認為,訓練海軍的基地應該建在沿海一帶。在大池內訓練海軍士兵,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但這些專家忽視了,沿海漢帝國的屬國南越國(廣東、 廣西)、東越國(福建、浙江),這兩個大諸侯國對西漢王朝曆來麵服心不服,均懷有反叛之心,而北方的山東、大連沿海地區接近朝鮮。這麽做,也是出於保守軍 事機密的考慮。而從常理上講,中原一帶來的士兵多為“旱鴨子”,先要在相對平靜、風浪小的大水池中訓練一段時間,基本熟悉水性,掌握一些航行和水戰技能 後,調入江淮一帶的樓船水師,再加強專業化訓練,循序漸進。訓練海軍的基地不建在沿海而建在內陸,一個更有力的證據是,隨後,樓船水師奉朝廷之命參加了平 息南越、東越之戰和征伐朝鮮之戰的重大軍事行動。
冷兵器時代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型木船海軍艦隊
漢武帝劉徹不但建立了一支威震歐亞,打敗了匈奴鐵騎的陸上大軍,他也很重視海軍的建設。漢帝國在這一時期首開了海軍作為獨立軍種的建製,在江淮一帶創 建了一隻擁有10多萬常備兵員,且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大型海軍艦隊——樓船水師。它是我國自軒轅黃帝開國以來,第一個獨立的海軍軍種,而以往的大型舟師 船隊都隻是陸軍的輔助性水上武裝力量。
樓船水師中還裝備著一些大中型的戈船,即船前部吃水線以上,配置有幾個尖銳的大型刀戈類鋼鐵利器,用於在水戰時增加對敵船的攻擊威力和破壞力。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有如此裝備,可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最專業化、最先進的大型海軍江防、近海海防艦隊。
作為海洋文明發源較早的歐洲,同時期能與之類比的是羅馬與迦太基的地中海爭霸戰時期的羅馬海軍。公元前256年,羅馬派出遠征北非迦太基本土的艦隊也 就是330艘戰艦,4萬步兵和10萬劃槳手。從規模上來說,旗鼓相當。而從作戰理念上來看,羅馬的烏鴉式戰艦的特點在於“甲板橋”的設置。當羅馬軍在船頭 懸起吊橋,船行於海麵,如同烏鴉張著嘴在海麵覓食。與敵艦即將相遇時,戰艦猛衝至敵艦,將要相撞時搶前放下吊橋,羅馬軍衝上敵艦甲板,化海戰為陸戰而殺 之。相比較而言,羅馬軍還是陸戰理念,而西漢的樓船水師則已然是海戰理念。
西漢的海軍艦隊(樓船水師)司令官是由主爵都尉(相當於公安、司法部長)楊仆調任,稱為樓船將軍(戰時委任的臨時性封號)。樓船水師(海軍)基地,平 時設常任軍事管理機構,配有一批朝廷的樓船官員(海軍軍官)進行日常訓練和管理。在海軍的建設和發展規模上,為西漢以後我國古代海軍樓船舟師艦隊建設上的 專業化訓練,積累了豐富的航運和水戰經驗,樹立了一個可供參照的榜樣。
二、平定南越國叛亂
南越國是今天的廣東、廣西大部、越南南部沿海地區。南越王趙佗,秦時任南海郡 (廣州市)龍川縣令。南海郡尉任器病重將死,召請趙佗代行郡尉之職。秦滅亡後,趙佗就自立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派大夫陸賈追立趙佗為南越 王。到高後時,他便自稱南越武帝,要與漢天子平起平坐,還發兵攻打漢朝的邊境。漢文帝時,任陸賈為太中大夫,出使南越國,責問他自立為帝為何不報朝廷,趙 佗請罪,廢去帝號稱臣,派人按時朝見天子。但在國內竊用帝號如故;趙佗於建元四年死去。
趙建德接任南越王,此時三代老臣南越國丞相呂嘉,率心腹作亂對抗漢朝,還攻打東越國。漢武帝頒布特赦詔書說:“天子衰微,諸侯互相攻伐,《春秋》記之 以譏刺人臣不為君討賊。現在呂嘉、趙建德等反叛,心安理得自立自封。茲令巴郡、蜀郡犯罪被赦之人,編入步騎兵,遣江淮以南樓船水師十萬兵員前往討伐他 們。”元鼎五年秋,以衛尉路博德為伏波將軍,主爵都尉楊仆為樓船將軍,下柯江(有北盤江、都江、烏江等說);幾路水陸兵馬都到廣州城外會師。
第二年冬,樓船將軍楊仆率精銳樓船水師首先攻陷廣東韶州的尋峽,又擊破廣州西北的石門,繳獲一些南越國船隻和糧食, 挫敗了南越軍的先頭水師,並以數萬水師等候伏波將軍的步騎兵來會師。伏波將軍統領的步騎兵,多為犯罪被赦之人,征途遙遠,大多數人體力不支誤了軍期,與樓 船水師會師者,才到達1000多人,於是水陸並進。樓船水師在前麵攻打廣州城,呂嘉、南越王趙建德據城防守。楊仆自擇有利地形,駐兵廣州城東南麵;伏波將 軍的陸軍駐兵西北麵。天黑時,樓船水師打敗南越軍,便放火燒城。因天黑不知漢兵有多少,大火反將南越敗軍驅入伏波將軍營中。黎明時,城中敗軍向伏波將軍投 降。呂嘉、趙建德率心腹逃往海上,被漢軍士兵抓獲。
平定南越之戰,樓船水師衝鋒陷陣,攻城略地在前,在水戰中大顯神威,對戰爭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加快了取勝的進程。
三、平定東越國叛亂
東越國是今天的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也稱閩越,其祖先是戰國越王勾踐之後,姓騶。早在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東越攻打南越時,南越遵漢天子 約束,不敢擅自發兵還擊,而以其事件報告朝廷。皇上派遣大行令王恢率軍出豫章郡(南昌),大農令韓安國率軍出會稽郡(蘇州),二人均任將軍。漢軍尚未越過 陽山嶺,東越王郢早有準備,發兵扼守險要之處以抵禦漢軍。其弟餘善便與宗族商量說:因我王擅自發兵攻打南越,又不向天子請示,所以漢兵才前來討伐。現在王 師人多勢強,即使僥幸能取勝,後麵來到的會更多,最終將導致東越滅亡。現在不如殺掉王郢以向天子謝罪。天子罷兵,固然保全了我國;天子如不理睬,我們就跟 漢軍拚個死活;如不能取勝就逃入大海。大家都說“好”。當即將東越王郢刺死,遣使持其頭送到漢軍大行令王恢處。王恢說:“我們前來的目的是為了懲罰東越 王。現在他們把王郢的腦袋送到了,並表示謝罪,這是不戰而害除,很有好處!”於是王恢自行罷兵並通知大農令韓安國,又遣使持王郢的頭顱飛報天子。天子下令 兩位將軍停止軍事行動,說:“閩越王郢等人首先作惡,唯獨無諸的孫子繇君醜未參與其陰謀。”接著派中郎將前去冊立繇君醜為越繇王,奉事東越祖先的祭祀。
餘善殺了其兄王郢,便在東越國內大逞威風,民眾大多依附他,他便暗中自立為王。繇君醜無能力糾正其部眾的過失。天子聽說此情,認為對餘善不值得再次興 師動眾,說:“餘善原先屢屢與王郢謀劃叛亂,但他後來帶頭殺死王郢,漢軍才得以不受勞苦。”於是天子冊立餘善為東越王,與繇君醜並處。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國反漢時,東越國王餘善上書,請求率東越水師八千人跟隨樓船將軍楊仆攻打南越叛軍。東越八千水師行到揭陽(廣東縣 名)便以海上風浪大為借口,不再往前行,並采取騎牆態度,而暗中派人到南越國勾搭。等到漢軍攻破番禺(廣州城),東越八千水師還未到達。樓船將軍楊仆看出 東越王餘善已心懷反意,便遣使上書,表示願意乘勝率水師攻打東越。天子說:“攻克番禺之戰,士卒勞苦疲倦,要他罷兵休整,並命令各營漢軍屯駐豫章、梅嶺 (廣東與江西交界處)待命。
元鼎六年秋,餘善聽說樓船將軍楊仆奏請朝廷討伐他已獲準,漢軍將要打過來時,他便造反了,發兵扼拒漢軍將要必經之路。餘善還給騶力將軍等東越將領加號“吞漢將軍”。派兵攻入白沙(南昌市東北),武林(江西武陵山),梅嶺,並殺死漢軍的三個校尉(團級軍官)。
餘善更是鐫刻“武帝”玉璽,自立為帝,散布誹謗朝廷等荒謬的言論,來欺騙百姓。天子遣橫海將軍韓說渡海從東部往攻東越;遣樓船將軍楊仆出武林;中尉王 溫舒出梅嶺;南越降將嚴、甲分別任戈船、下瀨將軍出若邪(紹興以南),白沙。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漢軍水陸並進攻入東越。東越軍早已發兵扼據險 隘抵禦漢軍,派徇北將軍防守武林,還打敗樓船水師的幾個校尉,並斬殺漢朝官吏。漢軍水師士卒轅終古在混戰中斬殺了東越徇北將軍,受封為禦兒侯。但楊仆的樓 船水師主力因故未出武林參戰。
原東越衍侯吳陽此前留在漢朝,朝廷這時就派他回東越說服餘善,餘善不聽。等到橫海將軍韓說率軍先到東越,東越衍侯吳陽便率領其封邑內七百人反戈,在漢 陽攻打東越軍。另有建成侯敖與其部卒跟隨繇君醜,他們在一起商議說:“餘善首先作惡,挾持我們。現在漢軍來了,人多勢強,我們不如設法殺死餘善,自動投歸 漢軍,也許可以僥幸得免一死。”他們一起殺了餘善,率部眾向漢軍投降,於是平定了東越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