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聊聊

聊到哪兒是哪兒,歡迎拍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負油價、杠杆、大蕭條和經濟金融化(二)

(2020-05-09 22:52:23) 下一個

3. 印錢經濟學大將們的屢敗屢戰

低利率和印鈔票刺激經濟的效果不好,其實遠在08年金融危機之前就已經為學界所知。90年代格林斯潘的寬鬆貨幣政策一直沒有導致通脹,當時被認為是格大人的遠見,獲得了即沒有通脹,也同時有高速增長的90年代Goldilock的最好結果。可這個Goldilock是個短命鬼,到2001年衰退以後,格林斯潘把利率降到接近於零,卻再也帶動不了增長。2001-2003年疲軟的經濟實際已經敲響了貨幣經濟學派的喪鍾,可是格老和他的接班人伯南克依然執迷不悟,到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在利率為零之上,更進行了2-3萬億的量化寬鬆,也就是直接給銀行和華爾街塞錢,其結果如何,前文已述,給了金融界一劑強心針,而實體經濟和普通人,創傷慘重,這裏就不再重複描述了。實際上,從2001年到2020年,美國增長從以前的3%降到2%以下徘徊,實際陷入了低增長時代。不稱之為失去的二十年,至少也是失望的二十年。當然華爾街沒有失望。

貨幣政策在特定條件下的失敗,其實也很好理解。我們就用第二個宏觀經濟學的會計模型簡單描述一下: Y = E,Y是總收入,E是總支出,也就是所有人的收入(Y,或GDP)等於所有人的總支出。分解以後Y=C+I,C是消費,I是實體投資,其他政府開支和淨出口暫時不考慮。

印錢刺激經濟的邏輯,主要在於認為低利率會導致實體投資I的增長,並因此通過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帶動消費。但在一個資本全世界流通的條件下顯然是幼稚的,實體投資可以在中國,產能完全不必留著經濟體內,所以這個假設普通人一望而知是有問題的。低利率導致公司信貸以後在海外投資。

其次,印錢一般也是認為是刺激消費的。但實際呢?低利率導致儲蓄者降低對未來收入的預期。銀行不付利息了,公司也取消了養老金。401(k)操作對普通人來說有陷阱(如08年金融危機),那麽個人的自然反應就是降低消費。所以C對低利率的反應實際上是降低,也就是低利率降低消費。

所以,主流經濟學誤判了印鈔票的威力,從2001年到現在,即沒有導致增長,也沒有導致實物經濟的通脹。你不用學什麽高深的數學和經濟理論,這些道理其實大家都知道,可經濟學家們不知道,你說為啥?

4. 經濟金融化、公司金融學和安然石油公司的倒閉

而通脹,卻在其他領域出現了。這就是資產市場。公司假如已經指導需求不旺,擴大生產有著賣不出去的風險,而借錢的利息卻很低,不借白不借,那麽多餘的貨幣該幹嘛?自然是把股價炒上去:借錢給股東分紅、回購股票、或者購買其他資產、企業兼並(而不是投資擴容)。相比之下,這些操作基本不存在公司運營風險,而金融市場的操作,在央行強製提供流動性的條件下,控製起來,相對容易得多。

其實用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最基本的常識,就很容易理解。假設一個公司每年收入為Y,折扣率(discount rate)為r, 公司的估值簡略為 V = Y / r。簡單地把折扣率等價於利率,那麽低利率(r ↓)導致高估值(V ↑),而且在利率接近於0的條件下,這種估值攀升會非常猛烈。有這種遊戲玩,企業管理者也會聽命於金融投資者,玩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賺快錢即容易得很(不用去挖掘市場、投資實體、承擔市場風險),也風險更小。

流動性泛濫的經濟體內,會產生整個經濟金融化的動力,不光光是企業的股票和債券市場。通俗的話叫實體經濟被虛擬經濟代替。但這句話什麽意思,其實以前從來沒人闡述得明白過。

這就是所謂的“證券化“(Securitization)。廣義地講,公司的股票上市,就是把一個經濟實體,變成可以交易的證券,這是證券化的雛形。然後,個人和企業的信用,可以從貸款轉化為債券,也能進行交易,這是證券化的第二種形式,從美國房地產按揭貸款抵押證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的80年代,到各種個人銀行債務幾乎毫無保留地全部變成了證券的2020年,40年這個證券化也完成了。第三種形式就是各種實體資產變成可交易證券,比如不管是出租房還是各種商業地產,現在都可以裝到REIT或者其他載體裏麵,股權債權都在市場上搏殺。

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別人做不到的。這些金融化、虛擬化完了以後, 其實還有各種資產可以證券化。比如你本人。這個也許不太一目了然。那麽先講簡單的,你的文憑其實也是一個資產,怎麽把它金融化?好,先用學生貸款來為文憑融資,這第一步早完成了。第二步,你本人也可以發股啊,現在這個把你個人未來收入抽成變成證券的想法,有不少人在推動。在這種金融工具的幫助下,文憑這個資產自然要升值,所以大學學費漲,實際也是資產泡沫的一個體現,隻不過不容易考到這兩者的聯係而已。把整個經濟都證券化,金融化,那麽公司金融學,實際就會給我們很多啟示。可是經濟學家有沒有把他們其實早就知道的公司金融學結論轉化為對宏觀經濟的理解呢?很可惜,完全沒有。這下麵再講。

金融行業的發達,自然有其好處,融資方便,有其提高經濟效率的功能,但同時,它也提高了投機的動力和係統的風險。簡單地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公司每年營收10元,融資成本5%。公司的價值就是10/5%=200。假如有一年管理層幸幸苦苦忙活了一塊業務,多收入從1元錢,那增值隻有1元,即使增值可以每年保證,公司估值達到了11/5%=220,也未必幹得過金融操作。假設他通過銀行,把融資成本從5%, 降到了4.5%,那麽不用多開拓收入,公司估值也會變成10/4.5%=222,超過幹實體,而且refinance的操作,比市場上去開拓新業務,難易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搞金融投機,還可以借助衍生工具,比如用期權,那麽玩證券、玩金融自然比幹實業要來錢快了。這就好比運動員與維加斯賭場的關係。運動員要贏球才能拿高工資,可是,如果我能再賭場裏把輸贏的payoff變成球場收入的若幹倍,那我就幹脆買通球員,決定結果,然後用賭場的輸贏來操縱比賽好了。這裏賭場換成華爾街,球員換成企業,就是經濟金融化的危險。

那麽用上麵公司金融的簡單公式來套整個經濟,這個比例是多少呢?經濟總量GDP(Y) 大約20萬億,公共股票市值/GDP(又稱巴菲特比例, Buffet Indicator),大約1.4,聯邦政府債/GDP = 1.2以上,地方政府債/GDP= 0.1, 私人債務/GDP=2.0,這顯性的證券化加起來已經有實體經濟的 4.7倍。而此外有:私募證券不計入統計,更要命的是隱形的證券化,比如各個政府養老金已經承諾的,但並沒有撥款的部分,以後的Medicare虧空等等。有大機構估計這些債務可能達到GDP的 20倍。別嚇著,就姑且聽之。

https://www.cnbc.com/2019/09/09/real-us-debt-levels-could-be-a-shocking-2000percent-of-gdp-report-suggests.html

即使不用相信這個恐怖估計,用4.7倍數,這也是一個已經很相當高度金融化的經濟,也是一個高度杠杆化的經濟,其債對股比例,已經在3.3/1.4=2.36上,不是投資評級,應該算垃圾債券。當然,在低利率的操控下,其實進一步金融化證券化還有很大空間,但這是好事嗎?

我再講一個案例,也是一個幾乎被所有報道誤解的公司,叫安然。原來是一個天然氣公司,被譽為最聰明的能源企業。它的垮台,也直接導致了安德遜審計所的倒閉。所以一般都把這個失敗歸結於財務造假。其實,如果你仔細研究這個公司,財務造假隻是一根導火線和定罪的法律條款。真正讓安然完蛋的經濟原因,是它采用了Mark to Market Accounting這個財務報表原則。也就是說,安然從每年報告一個項目有多少收入的傳統企業,變成了一個開發項目,然後把項目所有未來收益折算成市場估值的金融企業。因為它可以把每年10塊錢的收益Y,變成200塊錢的市值V,所以它一度是市場的明星。但這種快錢也導致它不斷增加杠杆,實際上報了虛高的收益,而到2000-2001年資產價格跌落的時候,破產已經是必然的,財務醜聞隻不過加快破產的過程。

金融化增加了係統的脆弱性和風險,這也是公司金融學可以教給經濟學的常識卻被忽視的一節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