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遷移
中國人向美洲的大遷移可追溯到十九世紀中葉的淘金熱,大批華工在舊金山一帶登陸。蔣介石兵敗退入台灣後的數十年間,對偏安台灣的前途感到渺茫的國民黨大員、將領、胡適一類自由派學者和他們的子女,絡繹不絕地移民美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最早湧入美國的大陸人是那些經曆過文革磨難的知識分子,八十年代末的那場風暴更使四萬多留美學生、學者全部滯留美國。而當一部分中國人終於憑借各種方式先富起來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美國購地置房,成了新大陸的永久居民。至2003年為止,在美華人已超過三百萬。
小周加入大遷移行列的起因自然是為了兩個在美國出生的兒女,憑借的是他那鼓起來的口袋。但這多少有點讓人覺得異想天開,也讓芳芳十分擔憂:到了美國,不僅沒有工作,連語言都不通,這“紅旗倒底能打多久”?
但小周永遠是個敢於折騰的樂觀主義者,在他看來,到了美國不僅自有生財之道,即使一分錢也賺不到,憑他口袋裏的錢也足以在美國實現我黨“小康社會”的最高綱領,井崗山的紅旗倒不了。
至於語言,他那由洋涇浜英語和肢體語言組合而成的各國通用語言對付日常生活應不成問題。當年芳芳在美國生孩子時遇到那麽多複雜的“外交事務”,他不是都辦下來了嗎,雖然花了五千美元冤枉錢,但那是因為初到美國,不了解警察處理應急事件的原則,和語言不通無關。
沒有想到的是,為了購房和尋找生財之道,他到了美國後必須麵對那些英文電子郵件,不僅看不懂,這電子郵箱也不接受肢體語言。
但這並未難倒小周。唐僧西行百餘國,語言不通,靠的是寺廟裏的異國和尚皆通梵文。活在互聯網時代的小周不必跑寺廟,坐在家裏便可請穀歌這個外來的和尚將英文郵件譯成中文,又將自己的回複通過穀歌譯成英文,讓那些美國人收到他的回複後不得不讚歎他的英文“Very good”!
但難免也有搞笑的時候。某日清晨,穀歌的譯文跳出來一句讓他大吃一驚的話:“總統將在下周會見你”。這讓他興奮了整整一天,但到了晚上,“會見總統”一事成了真正的白日夢。一位應約前來和他分享這一爆炸性新聞的朋友告訴他,將要會見他的不是奧巴馬總統,而是對方公司的總裁。英文裏的President一詞可以譯成“總統”或“總裁”,穀歌這個外來的和尚翻譯時“牛皮揀大的吹”。
考駕照,美國生活必不可少的事。雖說華人眾多的洛杉磯考場備有中文考卷,但試題裏的交通標誌依舊是英文。交卷後,考生可以站在旁邊看考官批改考卷。在中國,答對的題目都會打個勾,而答錯的題目則被打個叉。監考的老太太在小周的考卷上每打一個勾,站在旁邊的他便說一句“Good!”。是感謝,也是自我表揚。一連串的勾換來了一連串的“Good!”老太太不解地抬眼望了一下這個謙恭之態可掬的中國人,不知他為什麽會連聲叫好,因為她打勾的地方都是答錯的題目。一般考生通常隻會答錯幾道題,所以隻要打個勾挑出來就知道考生的成績,像小周這樣幾乎每道題都是勾的考生並不常見。當老太太打完最後一個勾時,以為肯定已通過考試的小周吐出了他剛學會的感歎詞:Great!
諸如此類,洋相百出。
然而,當美國人和小周真刀真槍對陣時,他們很快便會明白這個中國人不再是在駕照考場上那個傻得可愛的考生,而是一個很難對付的談判對手。
洛杉磯,美國人口最稠密、最多樣化的地方,也是華人聚集的城市,“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華人”,走在街上想要不遇到一個中國人還真有點困難。在這“天使之城”,大富豪、大名星們居住在比佛利山莊和日落大道(這名字聽著就讓人心醉)上那些美輪美奐的大莊園裏,而將好萊塢的夢幻留給貧民,讓他們幻想著跟隨漂亮的大嘴名星朱麗亞·羅伯特走進羅迪歐大街上的豪華商店,進去時是麻雀,出來時成了鳳凰。
小周在洛杉磯要構築的不是好萊塢式的夢想,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安靜的家,讓他的兒女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在洛杉磯轉悠了許多天後,他將目光投向了格倫多拉,聖加布裏埃爾山腳下一個寧靜的小城鎮。
在一條山坡的小路上,數十棟風格迴異的別墅深深地隱蔽在綠樹叢中,時而可見小的或不那麽小的野生動物在人前匆匆而過,讓本來就沒有什麽行人的街道更顯清靜。這讓熱鬧慣了的小周喜不自禁,一種心靈深處的感應讓他覺得這裏正是他要尋找的安身立命之處。他不再左顧右盼,一頭紮進了那所掛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