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本文轉自--緣起不滅--BLOG
偏處東南一隅的福建三麵環山一麵臨海,境內山巒疊嶂丘陵起伏,河穀和盆地錯綜其間,自然環境把福建與浙江江西以至北方中原各地天然地阻隔開來,形成一個相對封閉自成體係的社會經濟區域,比較特殊的地理環境,自然也就賦予了神秘的有些與眾不同的文化色彩。
中國的福建省,最初以為它與廣東並無不同,甚至隻是類似於廣東省的潮汕地區比較封閉的文化不過是南方的邊緣小城市而已,至於所謂著名的僑鄉,則因海外總有福建人在低頭苦幹發奮攢錢而已,而留給人的印象總是不夠鮮明。然而,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是如何的源遠流長,它的精深微妙往往就在不是很容易被人注意到的地方。
相信在海外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遇到福建人,而由於種種原因始終靠不近,說他們自私小氣吧,可又總能發現他們總是有很多同鄉,即便不是撲湯蹈火的那種卻也總是牽腸掛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省吃儉用不斷的往國內匯錢,據說家裏蓋了樓還要蓋,蓋了這棟還要蓋那棟,給爹媽蓋完了還要給兄弟姐妹蓋,好像自己還沒蓋,聽著都讓人感動。
也覺得福建人是不是死腦筋,拿了錢哪裏不能蓋樓呢,再說福建省的經濟也不是那麽的好,就算海歸了,選擇上海北京深圳那種大都市不是也不錯嘛?可是福建人卻不這麽想,據說,好像真正客老他鄉的福建人並不多,早晚好像都是要回去而且肯定是回福建,這點肯定是與廣東人不同,老廣回去大多是腐敗觀光,福建人卻是真的是洗心革麵告老還鄉。
樸實謹慎的外表通常是福建人給人的最初印象,勤勞節儉又是他們傳統的美德,福建省臨海,在海邊長大的孩子總是很堅強,經常飽受水災洗禮的地方則更加能鍛煉堅強的意誌,有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水災退卻以後,自家養的鰻魚全部走失,遂勸既發水不易養則免之,對方低頭不語,再過幾月問以後做何打算,
曰:養鰻魚。
“十裏不同風,一鄉有一俗”,形象地說明了福建民俗具有極強的傳承性和多樣性,就如福建方言的紛繁複雜在全國是少有的,而且在同一方言區內,方言內部的複雜性特殊性在全國方言中也是罕見的,福建文化形態上呈碎狀性特征,但從中可以透視出雙重的相對封閉性,聽到這裏才突然曉得為啥閩南語別嘴怎麽學也學不會,而福建人又為何有時迂腐得幾頭牛都拉不回來。
最初喜歡上舒婷的致橡樹那首詩,後來才知道她是福建人,福建人總是很含羞的印象忽然又變得濃烈了,無意中發現福建人的眼神很特別,總是有種清澈見底的感覺,單純的有些讓人生憐,而他們的單純又充滿世俗,所以不免又讓人感覺到自相矛盾,他們在坎坷麵前顯得麻木不仁,在黑暗麵前裝作熟視無睹,他們目的性很強且非常的執著,為理想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願。
當了博士的小K 總是惱怒我為什麽總是把他當農民,這倒不是由於生於皇城根兒下離得太遠,主要是因為久居深閨孤陋寡聞,查了資料才知道,福建曆史源遠流長科學文化曾盛極一時曆史上人才薈萃,湧現出一批在曆史上有很影響的傑出人物,如天文學家蘇頌,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學家李贄,音韻學家陳第,學者書法家黃道周、蔡襄,文人嚴羽、楊億、柳永,才女---冰心,林徽音.史學家鄭樵、袁樞,民族英雄鄭成功、林則徐,思想家、翻譯家嚴複、林紓,鐵路建設專家詹天佑等。
難怪小K 和我鬧氣,也真的夠對不起虔謙和天涯妹妹的。
一方水土最具有文化特征和代表性的地方是當地的省會,省會城市長大的孩子的身上打小兒就有多少著與這方水土渾然天成的驕傲,就像胎記在他們身上烙印蓋了章,所以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秦無衣秦大俠為啥看起來深不可測,原來是福建省省會福州派來的,難怪他寫的「隨筆」娶個妓女做老婆看起來似曾相識,不由得我想起來婉約派創始人的代表作那流傳千古的佳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我們有幾個朋友也是福建人. 有緣分, 真喜歡他們.
何方人士?竟以為自己如此了解福建人,真的如你所言?
吃苦耐勞,遍布世界,,
還有才子,,無衣
希望這篇早點兒上福建的地方誌——ZT
希望這篇早點兒上福建的地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