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秦無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筆】武俠小說中的通貨膨脹

(2008-12-24 09:32:55) 下一個
                  
                武俠小說中的通貨膨脹


  前些時,有些人因為郭靖在請黃蓉吃飯時,出手闊綽而大聲叫屈。書中寫道:

  “店小二心中暗罵郭靖:‘你這傻蛋,這小子把你冤上啦。’一會結帳,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郭靖摸出一錠黃金,命店小二到銀鋪兌了銀子付帳。”

其實,跟古龍筆下的人物比起來,郭靖做冤大頭還不算虧了。古龍小說的背景,不像金庸小說那麽確鑿。不過大抵上可以推斷是類似於明朝而不是清朝的模式。我們先來看看楚留香《血海飄香》中的一段對話:

  “那程三彎下腰去,道:‘小人怎敢隨意進來,隻是……’
  他眯著眼睛一笑,悄聲道:‘昨天晚上有位豪客,一晚上就在小翠那裏花了三萬,小人一聽說他手也就發癢,所以就替少爺帶來了。’
  冷秋魂道:‘哦!是什麽人?’
  程三道:‘姓張,叫張嘯林。’”

  再看《陸小鳳傳奇》中的一段話:

  “陸小風淡淡道:‘所以這木屋裏每一片木頭,都可以算是無價之寶,你們就算真的拿四萬兩金子來賠,也末必夠的。’
  他笑了笑,接著道:‘幸好這位老先生連一文錢都不會要你們賠,因為四、五萬兩金子,在他看來,跟一文錢也差不了多少。’
  小女孩悄悄的伸出舌頭來舔了舔嘴唇,吃驚的看著這神秘的老人。”


  我翻閱過張岱的《夜航船》,他對明朝的財政收入有一段詳細的數據:

  “明兩直隸十三省
北直隸八府,十七州,一百一十六縣,賦六十萬一千。北京在順天。南直隸十四府,十七州,九十六縣,賦五百九十九五萬千。南京在應天。河南八府,十州, 九十六縣,賦二百四十一萬四千。省城在開封。陝西八府,二十二州,九十五縣,賦一百九十二萬九千。省城在西安。山東六府,十五州,八十九縣,賦二百八十五萬一千。省城在濟南。湖廣十五府,十六州,一百零七縣,賦二百十六萬七千。省城在武昌。浙江十一府,一州,七十五縣,賦二百五十一萬。省城在杭州。江西十 三府,一州,七十七縣,賦二百五十二萬八千。省城在南昌。福建八府,五十七縣,賦一百一十萬一千。省城在福州。山西五府,二十州,七十八縣,賦二百二十七 萬四千。省城在太原。四川八府,二十州,一百零七縣,賦一百二十萬六千。省城在成都。廣東十府,八州,七十五縣,賦一百一萬七千。省城在廣州。廣西十一 府,四十七州,五十三縣,賦四十三萬一千。省城在桂林。雲南十四府,四十一州,三十縣,賦一十四萬。省城在雲南。貴州八府,六州,六縣,賦四萬七千。省城在貴陽。”

  我拿出計算器敲打了一下:

60.1+599+241.4+192.9+285.1+216.7+251+252.8+110.1+227.4+120.6+101.7+43.1+14+4.7=1137.1+830.6+492.8+18.7=2479.2

  也就是說,明朝政府一年的稅賦總收入,約是兩千四百八十萬石糧食。如果換算成銀子該是多少呢?根據《明史.誌第五十七. 食貨五》 :

  “戶部定: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十石;銀一兩,二石。”

  另外我根據話本小說《八段錦.賭妻子》中的一段話來推測:故事發生在明成化年間(1447年—1487年),狼心狗肺的楊二郎要趕他親妹子出門,他算了一筆賬:

  “一個人單吃飯也須一日一升,一年也要三石六鬥米,還有柴菜在外,一年極少也要六、七兩銀子,叫我哪裏賺來?”

  結合官方和民間的數據,可以估算出,當時的一石米,約相當於七錢到一兩銀子左右。也就是說,明朝每年的財政收入,應該是一千八百萬兩左右。

  以此看來,這個牛逼哄哄的張嘯林,一晚上在一個B子身上所花的錢,就相當於整個貴州省一年的財政收入了。啊哈。而那個神秘的老人霍老頭,四、五萬兩金子在他眼裏都一文不值。四、五萬兩金子約相當於二十萬到四十兩萬銀子,這比廣西一年的財政收入還要多,OMG,說富比陶朱,也不過分了。

  要是一個國家都由這些來曆不明的江湖人物來這麽折騰,那麽當時的通貨膨脹狀況,就可想而知了。

  再來看看吃的。何良俊被譽為明代僅次於解縉,王世貞,胡應麟的最博學多聞的學者。他在他的《四有齋從說》(這書我擱在老家多年不動,前年回去一翻,竟成了白蟻的口中餐)卷十二中提到南京各部院衙門擺酒的情況,就跟記流水帳一樣:

  “大率擺酒一桌,給銀二錢,刻薄者止給錢半。”

  這要是讓時下國內的大小官僚們看了,肯定要笑翻了。還是社會主義好啊,是吧?按照當時風俗情況來看,在有腳家禽中,鵝比雞鴨要貴重。所以海瑞在任南直隸僉都禦史時,曾明文規定,巡撫一類官員出巡,每天的夥食標準是二錢銀子,桌上可以有雞鴨,但是不能有鵝和黃酒。

  如此一算,郭靖請黃蓉吃一頓飯,差不多可以把明朝南京留都的六部三六院的所有官員都請到場,饕餮一頓了。

  還有就是銀票。銀票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時,曾經通用過。後來到了宣德之後,差不多因為信用的緣故,已經不再使用了。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動不動就掏出一張大麵額的銀票,理直氣壯地往桌子上一拍,搞得人們都懷疑他們是不是從津巴布韋來的了。


 秦無衣
12/08 Santa Monic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joulewang 回複 悄悄話 link for 女人三十不愁嫁在當當書店: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008685

Search for author by : 秦無衣. Also will get 我的初戀:男生版
Is it really by you?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165527
秦無衣 回複 悄悄話 我自己也不大清楚。不過美國這邊圖書館可以找到我的《女人三十不愁嫁》(中國文聯出版社,或在當當書店郵購)《黑卡》(《收獲》2008春季卷長篇專號,郵購)。
joulewang 回複 悄悄話 One more question:
Where I can buy your published books? Prefer Online link.
Thanks
joulewang 回複 悄悄話 -- Interesting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

古代的人均GDP峰值無疑是北宋時達到的。

北宋朝稅峰值達到1億6000萬貫。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所以,1貫=5克。現在1克黃金=19美元,按黃金折價,現在約值152億美元。

當時的稅率約為1/15,且農民不像現在有多如牛毛的負擔。並且也沒有戶籍製,想做生意就可以進城。商業尤為發達,司馬光曾說:「世風日下,販夫走卒接著絲襪」

由於其他賦稅不多,那麼GDP差不多是152*15=2280億美元。當時北宋的人口差不多一億,因此也可以有2280美元的人均GDP。其實,換算美元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為黃金的開採量有了極大的增長,所以,應該比2280美元高得多!

北宋中後期的一般年份也可達8000-9000萬貫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財政收入也高達10000萬貫文。這是一個甚麼樣的概念呢?我們將北宋與其他朝代來進行比較。

首先與明朝來比較,明隆慶5年(1571)國家歲入白銀250萬兩。張居正改革之後的萬曆28年(1600),歲入400萬兩(雖然張居正死後人亡政息,但相對在財政上的改革被破壞得較少,而且此時距張去世僅十幾年,估計這個數目比張居正當國時期的歲入也少不到哪裏去)。明末天下大亂,在後金和農民起義的兩麵夾擊下,明政府先後增加了遼餉,剿餉和練餉的徵收,即著名的「三餉加派」,結果弄得民怨沸騰,烽煙四起。那麼這種為時人評為「飲鴆止渴」的做法為國家帶來了多少收入呢?大概每年1000萬兩左右。也就是說此時明朝一年的財政總收入大約是1500萬兩白銀左右。如果我們認為銀錢的一般兌換率為1兩白銀=1 貫銅錢的話,那麼此時明朝的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的不到 1/10,南宋的不到1/6,儘管這已經是南宋滅亡的300多年之後,儘管明朝的國土要遠遠大於宋朝。

清朝的財政狀況比明朝要好一些,國家初定的順治7年(1650)歲入1485萬兩。鹹豐年間(1850前後),歲入約為3000-4000萬兩。數量仍然遠遠小於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時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3億,估計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年,國家歲入才達到了宋朝的水平。(由於兌換率折色率等方麵原因,可能會對宋朝的歲入有所高估,但即使如此,宋朝的歲入遠遠大於其他任何一個封建王朝依然是一個無疑的事實)

那麼那龐大的財政收入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呢?看一下下麵一組數字就知道了。熙寧10年(1077)北宋稅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占30%,工商稅4911萬貫(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大,我們可以比較一下,明朝著名的財迷皇帝明神宗(萬曆)以「礦稅」的名目,用殺雞取卵的方式壓搾工商業者,8年間總共搜刮到了200萬兩白銀,不足宋朝的一個零頭),占 70%。這個數字說明,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業社會悄悄邁進了。宋朝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並不是靠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而是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結果。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對大量小自耕農直接徵收農業稅一向是國家統治的基礎,像宋朝這樣的情況實在是絕無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業收入才再一次超過了農業稅。

宋朝的第二,第三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水滸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禁軍的中級軍官就可以拿出1000貫錢去買一把刀(林沖買刀),而在「三言二拍」或者「聊齋誌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百金」在當時就已經是一戶中人之產了。在中學課本裡我們曾經讀到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風奢靡時說:現在的農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絲製的鞋子。難怪有的西方學者說當時一位歐洲君主的生活水平還比不上東京汴梁一個看城門的士兵。當來自當時西方最繁華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馬可波羅來到僅僅是吸收了很少一點宋人文明的元朝大都城時,竟然感到眼花繚亂,宛如身處人間天堂。(對馬可波羅的存在以及他是否來過中國還有爭議,但是世人所公認的是「馬可波羅遊記」描寫的確實是當時歐洲商人接觸到中國文明之後的見聞感受)

如果說那些描述還不夠具體的話,我們還可以看一下下麵這些事實:

宋朝時世界上第一次出現了紙幣和銀行信用。

宋朝時四大發明的三項被發明或是開始得到廣泛使用。其中,活字印刷術是宋代發明,雕版印刷術在宋代始大量應用(已知最早的印刷品是中晚唐的「金剛經」卷子);火藥和火器在宋代開始大規模使用(第一次在戰爭中使用火藥的記載是在晚唐);指南針在宋代開始大量裝備遠洋船舶。

宋朝第一次出現了工匠傳統和哲學傳統合流的跡象(「夢溪筆談」),在西方,這是近代科學大發展的先聲。

宋朝擁有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帆船艦隊和商船隊,頻繁遠航至阿拉伯,東非,印度,東南亞和東亞的日本與朝鮮。

宋朝十萬戶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餘個增加到40個,汴京和臨安繼長安,洛陽和南京之後成為世界上第4,第5個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

宋朝「汴都數百萬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

宋神宗時全國年鑄幣506萬貫,而唐朝極盛的玄宗朝年鑄幣32萬貫。

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每年商稅收入達1975萬貫,宋朝商稅甚輕,住稅3%,行稅2%,如以平均2.5%計,則一年納稅商品額即達80000萬貫,平均每人8貫以上。

南宋紹興末年(1162),僅廣州,泉州,兩浙三個市舶司關稅收入即達200萬貫,宋朝僅對進口商品徵收7%-10%的關稅,也就是說每年僅從上麵三個市舶司進口的納稅貨物即達2000-3000萬貫,這樣估計南宋人均進出口額當在1貫以上,甚至可能達到2貫或更多。
秦無衣 回複 悄悄話 也祝毛貓節日快樂!
秦無衣 回複 悄悄話 三萬貫不比三萬兩少。
hairycat 回複 悄悄話 祝秦哥哥:聖誕快樂!新年幸福!闔家歡樂!財源廣進!身體健康!
joulewang 回複 悄悄話 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動不動就掏出一張大麵額的銀票,理直氣壯地往桌子上一拍,搞得人們都懷疑他們是不是從津巴布韋來的了。
-- or 從福清買來的.
joulewang 回複 悄悄話 昨天晚上有位豪客,一晚上就在小翠那裏花了三萬,
maybe is 三萬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