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秦無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筆】士兵突擊

(2008-02-11 15:47:11) 下一個
  士兵突擊

很長時間沒有寫過影劇評論了,一是失去了 那種洶湧澎湃的大背景,二是如今國內文藝之盛況有點讓人眼花繚亂,難以捉刀。去年看了名噪一時,炙手可熱的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後,原本很想說幾句的, 不過因為俗務的分神,到現在還沒有個頭緒出來。以前在國內摟著鐵飯碗讀書的時候,導師對我的行文風格頗有譏誚,以為格式荒野,不夠八股,讓我心下有愧。然 則多年過去,竟然也沒有什麽長進,英文也是未能窺其堂奧,就像邯鄲學步一般了。因此私下裏認為,文人突擊,估計比士兵突擊還要困難。

“士 兵突擊”一詞,我最早是見於隆美爾的那本著名的軍事教科書《Infanterie Ggeeiftan》,中文也有翻譯做《陸軍向前》,《步兵突擊》的。那時是八十年代,我正在上大學,生活的內容相當枯燥,沒有娛樂,沒有性,沒有言論, 食堂的東西更是讓人愴然淚下。我每天除了看書與聽老師自我陶醉的說書之外,幾乎無所事事。那些所謂的中外名著都看完了,就想找些另類的書看。於是就在書架 上發現了隆美爾的《士兵突擊》,另外還有一本古德裏安的《閃電英雄(Panzer leader)》。

這兩本書印刷質量很差,語言漏洞百出,而且字體龐大,估計是提供給軍方領導看的。但是這兩本書卻讓我血脈賁張,我就像爬行於荊棘中向前蠕動的鼬鼠一樣,用微弱的智商解讀那兩個德國最優秀的軍人的軍事思想。他們的戰爭言行讓我廢寢忘食。

眾 所周知,八十年代中期,前蘇聯散布於北方的百萬大軍還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名詞就像如今的股市行情一樣顯眼。戰爭迫在眉睫,因此 那時我們選擇的偶像隻能是軍人,而不是瘋瘋癲癲的電影明星或者嗓音嘶啞的歌手。我在看完《士兵突擊》與《閃電英雄》後,隆美爾跟古德裏安基本上就成為我的 偶像了。那時我整天幻想著自己駕駛著坦克,馳騁於硝煙滾滾的沙場之間,像古德裏安一樣,在坦克上手握機槍,身先士卒。凱旋的時候,我們學校裏那幾個漂亮的 女生都拿著鮮花跟爛熟的楊梅來迎接我。這些幻想讓我輾轉反側,難以成寐。說起來真可憐,那時一個男孩的出息也就是這麽一點點出息。我的一個高中的同學比我 更慘,當不上兵還拿腦袋往牆上撞。

我對隆美爾情有獨鍾。關於隆美爾的戰績,僅舉一例就可以了: 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和附屬的第5坦克旅在突破馬奇諾防線後,隆美爾召集他的的坦克指揮官們開了個會。會議結束時舉行的儀式,使隆美爾驚訝不已,也使在座的 人感到震驚。隆美爾的副官卡爾•漢克頭戴鋼盔,“全身披掛”地在他麵前立正敬禮,然後宣布說:“閣下,根據元首的命令,讓我授予將軍閣下騎士十字勳章。” 隆美爾是在法國占領區第一個得到這種獎勵的師級指揮官。同時,元首還讓人帶話給隆美爾說:“告訴隆美爾,我對他表示欽佩!”

坦克之父古德 裏安在戰場上正直勇敢,在戰術上果敢堅定,對軍隊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並且十分關心士兵的利益,愛兵如子。在41年6月22日熱戰的前夜,英俊的古 特裏安來到了最前線,向部屬傳達了元首的命令:東部將士們,我可以和你們坦率地交談的時刻,終於來到了。你們將要進行一次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行動,你們將要 投身到責任重大的鬥爭中。因為歐洲大陸的命運,以及德意誌帝國的興衰,和我們人民的將來,都掌握在你們手中。

然後古特裏安發布了令人亢奮的命令:潛水坦克衝在前麵,給車長們分發白酒。

但 是因為元首戰略的錯誤,他們所有的努力都化作了雲煙。古人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其實是軍人最大的忌諱,同時也是個真理。多少名將都是斷送在 這句話上麵的。隆美爾,古德裏安,曼斯泰因等人都是如此。因此將軍突擊,比士兵突擊還要艱難。要知道,戰爭並不純粹是軍人的遊戲,我一直認為,戰爭是曆史 的發動機,沒有戰爭,曆史必將遲滯不前。

撇開納粹的罪行不論,普魯士軍官團的素質還是相當傑出的,他們很多人每天要換兩次襯衫,他們熱愛 音樂,尊重女人,喜歡品嚐佳釀。因此《士兵突擊》與《閃電英雄》可以說是對我影響很大的兩本書。我留著隆美爾的短刷的發型,並且曾經試圖像古德裏安一樣蓄 起薄須,但是都失敗了。因為女人是可以把一個閃電英雄折磨成一個無所事事的士兵的。

我們在和平年代呆的時間太長了,大家幾乎都有了長生不 老的錯覺。時光匆匆,自從1988年中越之間的槍聲消停之後,二十年來,我們已經沒有再經曆過什麽刀光劍影了。這當然是好事,就像李白說的,兵者凶器,聖 人不得已而為之,因此要洗兵馬。但是曆史總是衝動的,而且呈現著一種不可調和的跡象。其實一個大國的崛起,絕對不是通過和平手段可以完成的,除非你想自欺 欺人。你要麽就平平淡淡地過日子,別四處指手畫腳的,要不你就雄厚地武裝自己,你沒有其他的選擇。近年來國內的一些軍事題材電視劇、電影,基本上就是迎合 了後者的意向。尚武精神總不會有錯的。備戰是一件好事,就像當年看《嘩變》裏軍事法官說魁克艦長的話:在和平年代,就是像他這樣平庸的軍人在保衛著我們的 國家。

許三多的形象在諸多的熒屏軍人中,有點異軍突起,他是軍隊轉型期時一個多少能讓人感受到真實感的人物,有點像六十年代初的雷鋒。當 然,雷鋒總是做好事,許三多多是做傻事,大家在看到許三多之傻的時候,大致都有一點居高臨下的快感,這種審美惡意匯流成河,終於把他捧成了一個明星。但是 很多人可能都忽略了他身上的骨骼,“不拋棄,不放棄”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骨子裏有著一股軍人的骨氣。在前幾集的時候,他讓我想到了日軍的《步兵 操典》,後來他讓我看到了紅軍。國內諸多的評論都在告訴我們,許三多的形象讓我們重新發現了某些珍貴的東西,重新認識到了某些失去的東西。那個東西到底是 什麽?那個東西又是什麽時候丟掉的?

當初毛澤東在題寫“向雷鋒同誌學習”前,幾次下不了手,以他老人家高瞻遠矚的目光,他還不知道,一旦 將一個整天隻會掃大街做些保姆之類好事的形象樹立起來,那麽這支曾經與他患難與共的軍隊該往何處走?但是最後他還是題了詞。於是軍隊的偶像,一下子就從郭 興福,轉到了雷鋒。我們倘若將許三多身上的軍事技術性因素剔除掉,他循規蹈矩的形象,不就是個活雷鋒嗎?!

軍人必須具備殘酷的信念,士兵 突擊,不能隻靠機遇,你必須擁有一個鋼鐵一樣的意誌,這點許三呆子做到了。我覺得《士兵突擊》中最出彩的一個場麵,是給馬小帥舉行加入七連的典禮。馬小帥 是鋼七連的第五千名士兵,許三多問他:馬小帥,當戰到最後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把這麵戰旗扛起來嗎?馬小帥說:我會,而且,我更願意第一個為它戰死。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毫無避諱地哭了。我忍不住想到了自己當年在圖書館裏翻閱那些軍事書籍的情景,心想:媽拉個巴子,我現在連戰死的機會都沒有了!

11/02/2008 Santa Monica 秦無衣

02/11/2008 Santa Monica 秦無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玉潔冰清 回複 悄悄話 《士兵突擊》的編劇蘭曉龍的另一部大戲《零號特工》也要上演了,我博客裏有介紹。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1&postID=43907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