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秦無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筆】噫,好,我中了!

(2008-01-31 14:34:57) 下一個
噫!好!我中了!

中國古代的士子,但凡在中了進士後,便有四件最得意的事放不下。哪四件事呢?

起他一個號,
刻他一本稿,
坐他一乘轎,
娶她一個小。

第 一件事,起個名號,那可不是一件簡單含糊的事。古人的名是父、祖給起的,字則是父、祖或老師起的。號呢,不能隨便瞎起,你得混出點人樣來了,你才可以有 號,不然沒人尿你。所以比較高的境界是別號,別人給你起號,給你麵子。實在不行了,就自己起個號,別人跟著叫,也算一種派頭。所以士子們中了進士後,便迫 不及待地要給自己取個號,大家見了麵,就不再稱呼名字,而是稱號。這是斯文的象征。比如像蘇軾,字子瞻,號東坡,東坡誰都知道,至於子瞻則未必有幾個人知 道。

第二件事,出書在古代要比現在困難得多,那時的文盲跟半文盲滿街都是,你要出1000冊的書,估計還賣不去50本。怎麽辦呢?隻能自 費出書了。而出出來的書差不多都是送人的,至於書的內容,則多半是自己的一些詩詞以及文章評點,也算功德圓滿了。另外一種書,就是批點前科科考文章的, 《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就是吃這碗飯的。馬二先生是明朝的俞敏洪,他在逛西湖時,看到有幾個簇新的書店,店裏貼著報單,上麵寫著:“處州馬純上先生精選 《三科程墨持運》於此發賣”。馬二先生見了歡喜,走進書店坐坐,取過一本來看,問個價錢。又問:“這書可還行?”書店人道:“墨卷隻行得一時,那裏比得古 書?”就像新東方的比不上新概念英語一樣。

坐轎則標誌著一個人地位的上升。古代對幾人抬轎有著嚴格的規定。中了進士,至少得四人抬轎了。 所以這轎子是一定要備的。坐在轎子上一顛一顛的,那個舒服,沒話說的。孟郊就不會享受,他說他在考上進士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走馬觀 花,哪有成就感?!他不圖個實在。

娶個小的。家中的糟糠之妻,伴隨著自己寒窗了苦讀若幹年,此時早已經是黃臉婆了。因此闊起來後,得換一 下口味了。中了進士,至少是縣團級幹部,殿試三甲,那就是文科的學部委員了。上任之後,身邊總得有個人照顧吧?妻子在家中侍弄父母,將養兒女,不能帶在身 邊,因此必須娶個小的。而要娶小的,最佳的人選隻能是在京中。你到了哪個偏僻的縣城,肯定娶不到漂亮的女人。進士出身的,一般選不上什麽好差,都得到偏遠 的地方去磨練,不像戲劇裏演的,一出來就是巡按,監察禦史什麽的。因此要娶小的,最好在京中娶,娶個比較活潑的,稍微懂點琴棋書畫,有點情趣的,到偏遠山 區去也好打情罵俏。如此,妓院該是最佳的備選場所了。男人們不得意的時候,往往去妓院消愁,得意了也去妓院消遣。妓院是男人們最理想的去處,他們在那裏如 魚得水。俗雲“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其實後者是一舉兩得。女人的命運則比較慘,她們隻有出嫁的那一刻才是最幸福的,至於嫁給的人是不是大頭鬼,還很 難說。

所以說,讀死書的人未必都是書呆子,鐵杵磨成針,男人們其實都是精打細算的。他讀書都讀到半夜三更了,老婆給他做了宵夜,剪了燈 花,他就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感覺,那時還覺得老婆跟紅顏知己似的,楚楚動人。可一旦考上了,眼界不一樣了,娶個小的還算是小事,像《琵琶記》中的蔡伯喈, 幹脆就把原配妻子扔到一邊了。說來說去,還是為了富貴兩字。中國的男人,幾乎都是為了“富貴”這兩字活著,鮮有例外。

糟糕的是像梁浩這樣 不走運的讀書人,到了80歲了才考上狀元,那時他除了感歎人生如夢之外,該享受的東西他全都享受不到了。所以很多士子都以梁浩作為激勵,奮發圖強。所謂 “書中自有千斤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幾本書,幾十萬字,就成了士子們的奮鬥史。盡管天翻地覆,考題中也仍然就那麽幾句話。所有人的智 商,都被控製在一個框格之內。

範進是在不尷不尬的年齡中了舉人的,這離進士尚有一步之遙,但是他已經興奮地發瘋了。範進之所以發瘋,一是 因為被壓印的時間太長了,五十多歲的人才中舉,這並不能說是什麽光彩的事。二是他對自己的前途早已經麻木了:考了那麽多年,總是落榜。突然入榜了,反覺意 外,他朝思暮想著要中舉,因此痰火攻心,睡眠不足,此時榮華富貴迎麵而來,因此他一下子就瘋了。他的信心重新樹立了起來,拍著手說:

“噫,好,我中了!”
03/1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