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旅行計劃裏,加勒比海一直是被排在後麵的,覺得那裏比較合適乘坐Cruise遊覽,可以等到老了行動不便時坐Cruise去。一本叫做《Path Between The Seas》的書改變了我的想法。這是一本關於巴拿馬運河開發史的書。在進北極圈的途中,我的驢友一直津津有味地在讀這本書,引起了我對了解世界七大(土木)工程奇跡之首的巴拿馬運河的興趣。從那裏回來後,便決定先去一趟巴拿馬,實地觀察一下,於是便有了這趟旅行。
經曆了第一天的烏龍,第二天的飛機晚點,終於在第二天當晚深夜時分抵達位於巴拿馬城金融區的酒店與Susan匯合。
第三天,按照行程安排,早餐過後我們搭車前往巴拿馬運河,準備從運河中段的Gamboa小鎮登船,做一次穿越運河的體驗。
Gamboa位於巴拿馬運河的中段,靠近Gatun 湖的東側。Gamboa最早的居民都是來自世界各地參加修建運河的工人和他們的家屬。這裏一度也是美軍在巴拿馬時的居住點。我們在行車的途中也看到了美軍撤出巴拿馬後留下的大量空閑房屋。
五星級的Gamboa Rainforest Resort
在Gamboa Rainforest Resort稍事休整後,我們登上太平洋皇後號遊船,開始了我們的穿越活動。
我們的遊船沿著蓋拉德人工渠(Gaillard Cut)向太平洋方向駛去。
蓋拉德人工渠上一艘艘過往船閘間的船隻。
Gamboa Bridge,橫跨在Chagres河上,是唯一通往Gamboa的單通道鐵路和公路橋。
這些運河岸邊上的白色標記牌當年被過往船隻用來定位導航的,問了遊船上的幾位工作人員,沒有一位說的清其工作原理,反正現在用GPS導航了。
百年大橋(Centennial Bridge),這座連接南北美洲的大橋是由美籍華人橋梁設計師林同炎設計的。大橋的一側是北美洲,另一側便是南美洲。2004年建成時,為紀念運河修建100周年命名為“百年大橋”。
為了確認大橋的準確走向,我趕緊查看了遊船上的地圖。
原來巴拿馬運河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總長82公裏,寬的地方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該運河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運河有三套船閘係統,大西洋一側有一套船閘,太平洋一側有兩套船閘。我們登船的Gamboa還是屬於北美洲的大西洋一側,現在我們正沿著蓋拉德人工渠(Gaillard Cut)穿過Centennial Bridge 駛向南美洲的太平洋。
1914年8月15日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大大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比繞道南美洲最南端的海峽縮短了1萬5千公裏。
我們可以聯係這兩張示意圖來了解巴拿馬運河的工作原理:過往船隻從大西洋先進入卡登閘(Gatun Locks)升高26米,進入卡登湖(Gatun Lake)和蓋拉德人工渠航行數小時,到達Pedro Miguel和Miraflores 兩個船閘下降低26米進入太平洋。穿過巴拿馬運河的船隻走完81公裏的水路需要10個小時的時間,加上在外海等候時間,過巴拿馬運河要兩三天時間,不過跟繞道南美洲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相比,這點時間就算不了什麽了。
我們這次將穿越太平洋端的Pedro Miguel和Miraflores兩套船閘。
我們的遊船駛進佩德羅米格爾船閘(Pedro Miguel Locks)
為了保護船閘,巴拿馬運河隻允許小船可以用自身動力駛過船閘。稍大船隻不允許使用自身動力,必須用電動機車牽引通過船閘。在電動牽引機車的牽引下,輪船緩緩通過船閘 。一條船一般由多輛電動牽引機車牽引。
佩德羅米格爾船閘是我們這次經過的第一個船閘。到達後大家都紛紛湧上甲板觀看水位下降,這時正在甲板上用手機拍照的Susan一不小心,手機從手中滑落下來,在大家的驚呼聲中,手機在空中騰翻了幾個跟頭,似乎眼看著就要掉入運河中的一刹那,被船下的工人抓住了。好驚險啊,如今丟失手機會將會帶來多大的不方便啊!
當佩德羅米格爾船閘(Pedro Miguel Locks)水位下降了9米後,閘門緩緩打開,船隻駛離佩德羅米格爾船閘。
佩德羅米格爾船閘開閘實錄視頻: https://youtu.be/2suYEPNOpWE
離開佩德羅米格爾船閘後,我們的船隻駛向太平洋上的第二套船閘--米拉弗洛雷斯船閘(Miraflores Locks)
米拉弗洛雷斯船閘(Miraflores Locks)。這個船閘一側有個觀覽中心,觀景台上遊客雲集,正在觀看過往船隻通過船閘。
細心的你也許從照片中已經發現,每套船閘有兩條水道,所以船隻可以雙向同時通過。閘室閘門有兩扇,每扇門寬20公尺,厚2公尺,高度為14~25公尺。閘門的開合,閘室的充水和放水全由管控中心操控。巴拿馬運河所有的閘室的長度、寬度和深度均一致。
一艘船隻剛剛從另一水道通過船閘。
原來閘門關閉時,允許行人在上麵通過。
當米拉弗洛雷斯船閘(Miraflores Locks)水位下降到17米後,閘門緩緩打開。。。
米拉弗洛雷斯船閘開閘實錄視頻:https://youtu.be/OkWjxxHUS6A
貨輪駛出米拉弗洛雷斯船閘水道,朝著太平洋上橫跨在巴拿馬運河入口處的美州大橋(Bridge of American)方向駛去。
在運河終端太平洋一側,我們見到了許多堆積成山的集裝箱。原來受限於“運河極限”4000個貨櫃或節省運河通行費用等因素,許多貨輪並非負載通過運河,而是將集裝箱卸在運河的一端,通過鐵路運至另一端再裝上船運走的。 這條與運河平行的巴拿馬運河鐵路(Panama Canal Railway)也常常被人們稱作“幹運河”(見下圖中鐵路標記)。該鐵路於1855年開通,比運河提前了59年,全長80公裏,是世界上第一條跨大陸鐵路線。
運河的通行費一直在不斷上漲。最新的收費情況是,遊輪按床位,每個床位收費約115美元,貨船按載重吃水收費,大約每個集裝箱平均在80美元左右。
迄今為止,巴拿馬運河最低通行費為0.36美元,是在1928年查理德·哈利伯頓遊過巴拿馬運河時支付的通行費用。
美洲大橋(Bridge of American),建於1962年。也是由林同炎設計的。在2004年百年大橋修建之前,它是連接南北美洲唯一的一座大橋。
一天的穿越遊覽,讓我們初略了運河的風采,在工程設計上對運河係統有了一個總體上的了解。明天我們準備去參觀Miraflores Locks的觀光中心,希望在開發建設背景上對巴拿馬運河有更多的了解。
結束了遊覽,我們隨著遊船回到了巴拿馬城。心裏開始惦記起前一天訂好位的Tinajas Restaurant,一上岸就開始打聽如何前往,很快被告知餐館離我們下榻的酒店不遠,可以走著過去。
Tinajas Restaurant是家具有巴拿馬特色的餐館。餐館除了擅長巴拿馬菜肴外,晚上9點以後還有巴拿馬民族服裝表演,這讓餐館在當地頗具名氣。
我們似乎是最早來到餐館用餐的客人,於是便有機會要了個靠近舞台的桌子,希望能方便餐後觀看表演。
來到巴拿馬當然是點海鮮了。這是我們當晚點的菜,還有一道Ceviche(南美式拌生魚)沒有入鏡,吃了幾天巴拿馬食物後才體會出典型的巴拿馬烹飪就是:或油炸魚,或生拌魚。
身穿巴拿馬民族服裝的男女們,表演了熱情淳樸的巴拿馬歌舞。
演出結束時,俺也享受了一次領導同誌的待遇,登台與演員合影留念。
當晚演出實錄視頻:
第二天上午我們再次前往運河。這次我們直奔米拉弗洛雷斯(Miraflores ) 觀覽中心,途中經過拉美最大的Shopping Mall -- Albrook Mall。Susan來巴拿馬的第一天就住在這裏的Tryp by Wyndhan Panama at Albrook Mall,根據她後來的介紹,對於來自美國的遊客,這個Mall不具有吸引力,可以不去。
Miraflores 船閘附近的水利發電站(Hydroelectric Dam),運河運作所用的電力都來自這些水利發電站。
進入米拉弗洛雷斯觀覽中心。一樓有座電影院,可以先觀看一部介紹運河的立體電影,很精彩。然後來到二樓、三樓的運河博物館參觀,展廳裏的照片和實物回顧了巴拿馬運河開鑿的曆史片段,記述了100多年來有關巴拿馬運河的的故事,最精彩的是模擬航船駕駛艙,大屏幕顯示站在船長的位置上操控船舶通過運河的動態實況,從船進水道船閘,一直到駛出船閘航行到大湖中,站在這裏很逼真很形象體驗了船舶通過運河船閘的過程。
巴拿馬運河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土木工程業績之一。1879年憑借建造蘇伊士運河的經驗,法國人成立了巴拿馬洋際運河環球公司,精心設計,於1880年1月動工開鑿巴拿馬運河。但是他們忽略了氣候和地形的差異對開鑿運河的影響,熱帶雨林氣候,多雨潮濕,頻繁發生瘧疾、黃熱病等熱帶傳染病,先後造成兩萬多工人死亡。法國人幹了20年,結果因為工人疾病、財政困難以及工程技術問題無法再進行下去,隻得宣布放棄運河建造,打道回府。
後來美國認為修築巴拿馬運河對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意義都很重大,決定接過這個項目,在1903年和當時巴拿馬地區的主權國家哥倫比亞政府簽訂條約,取得在巴拿馬開鑿運河的權力,但哥倫比亞議會不批準此條約。眼看夢想即將告吹,不能就此善罷甘休,美國政府就支持巴拿馬地區反政府組織,策動該地區脫離哥倫比亞,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宣布獨立。美國如願以償,很快與巴拿馬政府簽訂了條約,美國以一次支付1000萬美元和9年後付年租金25萬美元的代價,取得永久使用巴拿馬運河區的權利。除了這一權利之外,美國還得到了修建鐵路和設駐防軍的權利。1904年美國花4000萬美元買下了法國運河公司的全部財產和權利,開始修建巴拿馬運河。美國吸取了法國公司的教訓,先派遣昆蟲學家前往巴拿馬熱帶叢林撲滅當地的蚊蠅,改善環境衛生,修建工人宿舍、學校和教堂,提供安全飲食和醫療,兩年之後,於1906年美國正式重新開挖運河。終於在1914年巴拿馬運河工程完工,1914年8月15日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第一艘船舶駛過運河。
運河水道船閘的管控中心,看著像天安門城樓似得。
巴拿馬政府經過多年與美國的抗爭,終於在1999年12月31日將運河管理權收歸巴拿馬政府所有。從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到今天的100多年來,已有超過100萬艘來自世界各地的船舶通過巴拿馬運河,目前運河每年給巴拿馬政府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隨著世界貿易的快速發展,往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需要穿過運河的船舶太多,巴拿馬政府正在開挖新的運河船閘,預計2016建成開通。新運河船閘平行與老運河,河道將更長更寬,將允許超大型船舶通過,這樣將進一步帶來通航便利和可觀的經濟效益。
接下來的下午我們回到巴拿馬城,這個我到訪過的中國之外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城市,去了解它的昔日和今天。。。
**** 已完成的中美洲遊記係列: 【行走中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