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兩橋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個人資料
三步兩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向羅馬】D60:歸途回望聖路長

(2025-07-08 07:19:24) 下一個

上篇:D59:小狼磚牆孕羅馬

5/14/2025 晴

今天是返程的日子。飛機在晚上七點半起飛。臨行前的這段時間,我沒有“必須要完成”的項目。自從徒步聖路以來,我學會了放鬆地去走,去看,不急於打卡,也不勉強自己。

於是,我走進了波爾蓋塞公園(Villa Borghese)。這裏是羅馬最美的城市綠地之一。清晨的公園裏,空氣清新,陽光穿透樹葉灑在碎石小徑上。我看到當地人在晨跑,遛狗,騎行,與遊人如織的景點相比,這裏有一種更貼近生活的平和與真實。

從波爾蓋塞一路向南,走到了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穿過廣場,我買了幾塊不同口味的Pizza al taglio。它是我最喜愛的“街頭快餐版”羅馬披薩,按塊稱重,外帶即食,酥脆的餅底、豐富的口味,是這座城市最日常也最真實的味道。

說到意大利的披薩,也許很多人隻熟悉那種傳統圓形披薩(Pizza tonda),其實羅馬的披薩文化非常豐富:

1,Pizza tonda:傳統的圓形披薩,薄底脆邊,需要坐下慢慢享用,最常見於餐廳或pizzeria。

2,Pizza al taglio:意為“按片賣的披薩”,切成矩形,用秤稱重出售,適合邊走邊吃,幾乎是羅馬人的快餐靈魂。

3,Gourmet Pizza:這幾年興起的“美學派”披薩,采用發酵時間長、講究麵團質感的餅底,加上創意食材組合,走的是高端路線。

在五個國家走過聖路之後,我仍然最喜歡西班牙北部的飲食。Galicia 的章魚,巴斯克的 Pintcho,那些粗獷卻帶情感的味道,在我每一段疲憊的腳步中,都曾是溫柔的慰藉。

吃完披薩,我沿著商業街閑逛,一邊回望羅馬的大街小巷,一邊慢慢走回招待所,取回背包,前往機場。

此刻,在候機廳靜坐,窗外的跑道延伸向天際,我心中卻在回望那條更長的路,Via Francigena。

2025年是羅馬的禧年,聖門敞開,萬人朝聖。而我,也在這個特別的年份,從瑞士的洛桑(Lausanne)出發,一路穿越阿爾卑斯山的春雪與冰湖,跨過北意大利的稻田與溪流,走進托斯卡納丘陵的黃昏,翻過拉齊奧的群山,沿著Via Francigena走過1200多公裏,最終走到了梵蒂岡,走進了聖彼得大教堂。

在這短短的60天旅程中,我親曆了從一位教宗的謝幕,到另一位新教宗的當選,還站在聖彼得廣場上,親眼目睹了他第一次Angelus布道。

我穿越了四座聖門,也站在聖母大殿裏,默默注視著教宗方濟各的安葬地。那塊低微的石板,在無聲中講述著信仰的重量。比起儀式,比起盛大,真正打動我的,是這種靠近塵土的謙卑與溫柔。

我不止一次地在路上問自己:什麽是朝聖?如今我的答案是:朝聖是你願意相信,即使一路風雨,痛楚,孤獨,你依舊願意走下去,並在終點發現自己比出發時更溫柔、更謙卑,也更快樂。

Via Francigena 讓我深深愛上了徒步意大利這片土地。我知道我會再回來,再走意大利的其他聖路,聖方濟各之路,聖本篤之路,甚至再走一遍Via Francigena,都會有新的意義等待我發現。

而羅馬,這座我用雙腳走進的城市,將一直在這裏,等我再次歸來。

再見,羅馬;再見,聖年;再見,朝聖之路。

波爾蓋塞公園(Villa Borghese)。

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和商業街。

在奢侈名牌店林立的商業街上,竟然有家SHEIN實體店,店內人頭擠擠。

前天在前往 聖保祿城外大殿途中遇到的這家名為Ruver的披薩店,店門口站滿了吃著披薩的吃客,我也買了一塊牛肝菌披薩,6歐元,一下子讓我喜歡上這種街頭快餐披薩。

這家名為Triste的人氣披薩店,專賣傳統羅馬圓形披薩。可以選擇或大,或小。我買了一隻小的,5歐元。口味不錯,但不如吃過的街頭快餐披薩那麽驚豔

人民廣場旁的這家Pizza店,不但選擇多,口味棒,價格也極為親民,盤子裏的五種不同口味的披薩,一共4.5歐元。

人還坐在羅馬機場的候機廳裏,已經想念起街頭快餐披薩了。下次再進羅馬,必須隻吃街頭快餐披薩。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