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兩橋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個人資料
三步兩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向羅馬】D57:親見教宗共此刻

(2025-07-05 07:57:10) 下一個

上篇:D56:終途晨曦見羅馬

5/11/2025 星期天,母親節,晴。

今天是非常特別的一天。不僅因為我已經抵達羅馬,而是因為這座城市,在我抵達後的第一天,就用一種莊嚴卻溫柔的方式,迎接了我。

清晨,我起得晚了一些,仿佛身體知道旅程已經告一段落,便鬆弛下來。上午10點半,我在聖彼得大教堂,參加了彌撒。大堂內座無虛席,我坐在教堂深處,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寧:不再需要趕路,不再需要擔憂傷痛,隻有此刻的呼吸與靜默。

中午12點,鍾聲響起,廣場人潮如潮水般湧動。我擠進人群中,隻為參加新任教宗的第一次Angelus,我也第一次在朝聖的終點,見到了一位新教宗。

他從窗口走出那一刻,全場肅靜。隨後,掌聲、歡呼、旗幟、一切在陽光下顫動。我望著他,聽著他以溫和的西班牙口音,用意大利語緩緩開講。

他說,他感謝每一位站在廣場上和在線上與他同在的人。他談及氣候危機、談及戰爭與難民、談及婦女在教會中的角色,甚至提到了數學,用數學的“無窮”來形容天主的慈悲。他說:“天主的愛,如極限趨近於無窮那般——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理解,卻可以靠近、可以信任。”

我望著他,心中泛起一種奇妙的親切感。事後得知,這位新教宗本科是數學專業,曾在秘魯山區從事扶貧工作四十年。一個學數學出身的教宗,一生蹲在世界最貧窮角落,如今站在羅馬的至高處。我想,他也許會成為一個理解世界邏輯、又擁抱人性溫度的教宗,立足世界和平,關注弱勢群體,理解複雜,尊重女性,走在時代前沿。

我昨天把自己抵達羅馬的照片發到了Camino Family的群組裏,大家紛紛回複。Daniela第一時間回應我,還附上了她十年前在Via Francigena上徒步的舊照。她的故事最早激發了我踏上via Francigena。

她的母親15歲時,在一位出家為僧的舅舅陪同下,來到羅馬參加教皇若望二十三世的葬禮。那時她許下願望,要在有生之年再回羅馬。五十年過去了,母女倆在Daniela的兒子兩歲那年,重新拾起這個願望。母親65歲,正好還能徒步,於是她們決定徒步前往羅馬。

那時候Via Francigena路上幾乎沒有朝聖招待所。母女倆一路上全靠當地人接濟前行。她說,每當要付款時,當地人總是擺擺手:“你們到了羅馬,為我們祈禱就好了。”最終,她們在教宗方濟各78歲生日當天抵達羅馬,是當時僅有的兩名徒步抵達的朝聖者,並被邀請參加了梵蒂岡的聖誕慶典。Daniela笑著說:“所有人都穿著節日盛裝,隻有我們穿著走了千裏的舊衣服。”

Eric也回了消息。他是我在Via Francigena上遇到的第一位路友,比我早幾天抵達羅馬,如今已回到家中。他的回複也很精彩:I feel like 7 weeks ago when we started, is last year. Such a long time and short time in the same time , and we started with one pope and you arrive with another one. So many things in 7 weeks, like an accelerated life.

下午,我去“穿越”聖彼得大教堂的“聖門”。那裏有成群的朝聖者,我默默跟在舉著十字架的隊伍後麵走了一段。我們排隊走過一扇扇大門,但直到離開,我也沒有完全搞清楚究竟哪扇門是今年開啟的四大聖門之一。也許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確實走進了它,帶著身體的疲憊與心中的盼望。

傍晚,我在聖天使橋上,看著羅馬的落日一點點沉入台伯河。明天,我會繼續留在羅馬,但今晚,我隻想好好睡一覺,夢見山丘與麥田,夢見雨後的泥路,夢見在路上的我,和未走完的路。

今天聖彼得大教堂的彌撒。

新教宗的第一次主日Angelus。Angelus,中文翻譯為“三鍾經” 或 “天使報喜經”。

Daniela發來的10年前,在她兒子剛剛兩歲時,她與母親徒步Via Francigena時的照片。

穿越四聖門之一的聖彼得大教堂內的聖門。

天使橋與台伯河。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