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麻麻亮,我們就搭上Gray Line的觀光大巴南下前往230公裏外的羅托魯瓦(Rotorua),途中會先到達世界奇景維多摩藍色螢火蟲洞(Waitomo Caves)。
大巴穿越著正在晨曦中醒來的奧克蘭,我戴上耳機聽著車上語音導遊解說係統中傳來的解說:~~盡管新西蘭近年來的失業率已達十年新高(7% 左右),但專業人士依舊緊缺。最緊缺的十種專業人士分別是。。。,哈哈,我給自己的專業分析了一下,怎麽算都可以排進前三位。看起來如果我想移民新西蘭應該是木有問題滴。
出了奧克蘭,天漸漸大亮起來。坐在大巴上,觀望著窗外的風景,一幅幅典型的新西蘭田園風光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耳機裏繼續傳來導遊語,大意是:新西蘭是世界上最大的綿羊製品出口國。但綿羊並非新西蘭土著,而是在1773年由Cook船長(董大姐有文章專門介紹過Cook船長)引入新西蘭的(原來綿羊也是移民)。最初牧羊業僅以出口羊毛為目的,直到冷凍運輸發展起來,羊肉製品也相繼得以出口到世界各國。八十年代初,新西蘭的牧羊業發展到其鼎盛時期,人均綿羊率22隻。之後新西蘭的牧羊業因世界經濟蕭條受到打擊,並開始萎縮。近年來因世界對羊毛製品需求增加,使新西蘭的牧羊業有所複蘇,現在的人均綿羊率到達11隻(新西蘭人口420萬)。
眼前的田園牧歌和耳機裏傳來的關於新西蘭多年來在畜牧業上取得的科技進步,讓我不由地感慨起來。長期以來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麽有人會為愚昧,落後,貧窮貼上“純潔”,“天然”的美麗標簽。新西蘭為世界樹立了榜樣,在這裏純淨,天然,文明和現代化可以完美的結合起來。在接下去的旅遊中,我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大約行車兩個半小時後(約160公裏),我們到達維多摩藍色螢火蟲洞(Waitomo Caves)。
維多摩藍色螢火蟲洞是新西蘭最有名的天然奇景,也有人稱它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它是由地麵下石灰岩層構成的一個龐大的溶洞係統,由各式的鍾乳石和石筍以及螢火蟲來點綴裝飾。毛利語中,維多摩是綠水環繞的意思。我們一路過來,看到這裏果然青山巍巍,小溪潺潺。螢火蟲洞入口處是座拱頂木屋,旁邊立著刻有毛利圖騰的木雕紅柱。
維多摩螢火蟲洞是一處十分難得的活性岩石洞穴,該洞穴約在一萬五千年前形成,此洞穴的山上原有一個小湖泊被冰封著,後來因為氣候改變,冰雪漸漸退去,流入下方的石灰質之岩層裂縫,逐漸衝蝕成一洞穴,因生成年代仍屬年輕,洞穴內尚有水流,且洞穴仍在擴大中,因此稱之為活性岩洞。
傳說1887年,一位當地毛利族族長塔·帝努老及一位英國測量師法蘭德首次進入螢火蟲洞,他們用亞麻稈做成竹筏,用蠟燭照明,沿小溪向洞底進發。當眼睛適應了黑暗的環境後,他們驚奇地發現,有無數閃亮的光點映在水麵上,經仔細觀察,原來洞壁上爬滿了成千上萬的螢火蟲,那些奇異的光點就是它們散發的光亮……
(網上圖片)
我們跟著導遊進入這是個有1.5萬年曆史的鍾乳石溶洞。昏暗中一直走到洞穴深處,順著導遊耳語般的指點,看到側麵岩石上一片藍白色微光。微光下是無數條長短不一的半透明細絲,從洞頂傾瀉而下。每條絲上有許多“水滴”,極像晶瑩剔透的水晶珠簾。原來,這些螢火蟲在幼蟲期不僅能發光,還能分泌附有水珠般黏液的細絲,洞內昆蟲循光而來,撞到絲上就動彈不得。螢火蟲幼蟲便爬過來美餐一頓。美麗熒光下的水晶珠串,竟是危機四伏的“垂釣線”。
(網上圖片)
我們沿著洞中石階而下登上河邊的小船,漸漸進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導遊用手拉著繩索推動小船前進,隻有輕輕的水聲。不一會兒,就發現前麵的水麵有光影搖動,抬頭一看,其實我們已處在一片“星空”之下,頭頂似乎有條淺藍的光之河在流動。藍色的光點如滿天繁星,閃閃爍爍。密集處層層疊疊,稀疏處微光點點。遠遠望去,仿佛觀賞星羅棋布的萬家燈火。“群星”倒映在水麵上,如萬珠映鏡,美不勝收。
(網上圖片)
新西蘭的螢火蟲生命周期為一年。幼蟲會發光吐絲,其熒光隨著年齡增大變得愈加明亮。幼蟲經6至9個月變成成蟲。奇怪的是,成蟲有翅膀卻沒有嘴巴,無法進食,也不會飛。隻是瘋狂地交配產卵,直至筋疲力盡。2到3天後,它們會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撞向幼蟲的絲網,舍身給自己的後代作食物。這些小精靈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螢火蟲不同,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遇到光線和聲音便無法生存。目前隻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發現了這種螢火蟲。人們無法在影視作品中欣賞到,連旅遊宣傳照片也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