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微堂

藥山有路勤為徑,醫海無涯心作燈
正文

蜂蜜中除了糖還有什麽?

(2011-01-17 18:19:02) 下一個


甜蜜的謊言?(http://bbs.wenxuecity.com/health/249701.html)

“如果我們用人工的方法,製造出一種成分與蜂蜜一模一樣的東西,能不能也說它是蜂蜜呢?”

當然可以!可是作者的假設是成分與蜂蜜一模一樣的東西。在後麵作者偷換了這個概念。

“其實蜂蜜並不神秘,基本上就是高度濃縮的糖。蜂蜜除了水分,剩下的幾乎都是各種各樣的糖。蜂蜜的成分會有變化,但大同小異,一次典型的測量結果是這樣的:水占17.1%,糖占82.1%,蛋白質占0.3%,其他成分不到1%。其他的成分包括有機酸、礦物質、芳香物質、色素等,它們雖然很少,但是決定了不同種類的蜂蜜的色澤、香味、口味的差異。”

在這裏,醣類占82.1%.作者至少已經從一模一樣偏離了18%.

“糖類包括多糖(例如澱粉、纖維素)、低聚糖(例如蔗糖、麥芽糖)和單糖。蜂蜜中的糖主要是兩種單糖:果糖和葡萄糖,它們的含量差不多,果糖略多一些(果糖占大約38%,葡萄糖占大約31%)。其他的糖類在蜂蜜中很少。”

果糖和葡萄糖占蜂蜜中醣類約70%, 82%X70%=57%,已經有43%沒有了。順便說一句,纖維素也是糖,但是隻有一些動物可以利用,如反芻動物中的牛,人是無法消化纖維素,可見糖與糖不一樣。

“給蔗糖加上強酸或強堿,也能把它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再加上苯乙酸酯等“蜂蜜香精”,幾乎就和蜂蜜一樣了。這樣做成的假蜂蜜成本比較高。還有更便宜的製造假蜂蜜的辦法。玉米、大米中的澱粉分解變成葡萄糖,其中一部分葡萄糖再經葡萄糖異構酶的異構作用,形成果糖。這樣獲得的產物同時含有果糖和葡萄糖,所以把它叫做果葡糖漿(又叫高果糖漿)。最常見的果葡糖漿含55%果糖、42%葡萄糖,二者比例很接近蜂蜜,色澤、香味也接近蜂蜜,加上蜂蜜香精、色素、增稠劑,幾可亂真,完全能夠做到符合國家蜂蜜標準,通過檢測成為合格的蜂蜜產品。”

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用“果糖+葡萄糖”代替蜂蜜中的全部糖分,再把糖分偷換成蜂蜜全部成分

“隻要有生物化學常識,就可以知道這些在全國性媒體上廣為傳播的專家說法純屬無稽之談。用來假冒蜂蜜的“果糖”(即果葡糖漿)同樣也是單糖,和蜂蜜中的單糖成分是一樣的,它們的營養價值不會不同,對身體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也不會有差別,例如都可能讓消費者越吃越胖。”

現在,蜂蜜已經變成了糖。狸貓換太子,高明!這就是科學家的職責?

“蜂蜜和其他糖類一樣,主要就是給身體提供能量,並沒有特殊的營養價值。有人也許會說,蜂蜜除了糖,不是還有其他成分嗎?它們就沒有營養價值?這些其他成分,例如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能說沒有營養價值,但是它們在蜂蜜中的含量太少,可以忽略不計。有專家稱,蜂蜜中的蛋白質是某種特殊功能的酶,對人體有保健作用。即便蜂蜜中真含有這種酶,且不說它的含量極低,作為蛋白質它也會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而不會直接進入人體發揮作用。所以,有關蜂蜜的養生、保健作用的種種說法,不管是傳統所說的“益氣補中”、“清熱解毒”,還是今人說的改善睡眠、醒酒、提高免疫力、保肝、促進兒童生長發育、促進長壽等等,都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否則吃糖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冠冕堂皇,頗有打假英雄氣概!可是作者回避了“可以忽略不計”是誰作出的結論?蜂蜜保健沒有科學根據,咱們老百姓愚昧,那麽作者的科學根據在哪裏?哪個機構做過相關對比研究?用自己的猜測否定別人,這是科學態度還是狂妄無知?

“用低成本的果葡糖漿假冒蜂蜜,是一種欺騙行為,當然應該譴責、懲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會害人。隻要真實標明成分,生產質量有保障,不亂添加東西,人造蜂蜜就是很好的蜂蜜替代品,甚至比天然蜂蜜的健康風險更低。”

假設生活中,無論您是做生意,還是交朋友,如果有人跟你說:我欺騙了你,但是......

究竟會不會害人是作者一句話就行?隻要...隻要...隻要...當然可以,問題是這麽多“隻要”成立才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