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士兵生命的美軍司令
杜好書
Norman Schwarzkopf( 1934- ) 是美國1991年把伊拉克50多萬軍隊從科威特趕出去的總司令。 那場有14個國家軍隊參加的,100個小時地麵戰爭中,美軍隻有17個被俘,27受傷,9個死亡。 這是很不容易的事。
越戰時,Schwarzkopf是營長。 他要部下帶頭盔,他最大的願望是部下平安回美國。一次,他的一個連誤入了地雷區,他直升飛機趕去救他們,命令大家原地不動,等工兵來測雷,此時,砰的一聲,一個兵踩了雷,Schwarzkopf自己一步一步小心地走過去救他,也心驚肉跳的。 他後來輕傷出醫院後有二個選擇,一個是再回去做營長,他把一個最次的營整頓成非常好的營,他有成就感,再做下去有利於提升。還有個選擇是回國,在機關裏做事。 考慮再三,還是回到妻子身邊去,很實在,很坦白。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下一步可能是入侵沙特阿拉伯,美國急忙派軍隊去保衛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也要美軍去,但那是要調30萬軍隊的事,還有後勤,營地等等不是短時間的事。
到10月6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主席Colin Powell 打電話給在沙特阿拉伯的Schwarzkopf,要他匯報軍事準備,國防部長Cheney, 也許布希總統會來聽,目的是看能開戰打伊拉克否。Schwarzkopf 當時並沒有完全準備好,他知道這事關重大,如果總統獲得了可以開戰的印象,下了打的命令,打的話死人就多得多了。Schwarzkopf 要自己到華盛頓去報告,Powell不準,怕有流言,要派他付手去,也不答應。 最後同意Schwarzkopf的參謀長去回報。 中國沒有這種顧忌,司令回來報告100次也沒有記者看到,看到了也不敢寫,寫了也沒地方登出來。
Schwarzkopf對回國報告的人關照,你們要解釋我們的能力,嚴格限於回答我們分析過,回答問題時不要講預料,不要講個人的意見,不要有“能夠做的”態度,不要bullshit 總統。不希望因為你們的話使成千的美國人不必要地死掉。他還特地把參謀長叫到他辦公室裏,講他還要軍隊,他後備力量不夠。
Schwarzkopf的部下到白宮回報,說還要後備力量時,一個總統的顧問叫起來,他有了那麽多軍隊還要?還把Schwarzkopf和美國內戰時擁兵不動的那個曆史人物相比,還說Schwarzkopf想用高的傷亡來嚇退總統。 任何總統身邊都有這樣的人,Schwarzkopf預料到的,但他沒有顧慮。
我看到這裏就想到毛澤東。 他的部下有那麽多的不要嗎?他的部下要看了毛澤東的麵色說話,要在毛澤東麵前表示敢說敢想敢做,他們也多次地bullshit 了毛澤東,事後毛澤東對他們的bullshit也不能發脾氣。
華盛頓從政治上考慮,Schwarzkopf從軍事現實為主考慮。他們沒有政治掛帥的那個大帽子。讓敵人傷亡10萬,我們傷亡100個好呢?還是讓敵人傷亡15萬,我們有5000個傷亡好呢?Schwarzkopf和他的上級Powell就是這樣爭論的。
地麵進攻的日子預定為2月24日,已經報給總統了。 前幾天氣象預報說24,25日天氣不好,那對陸戰隊開始攻擊不利,傷亡要高,Schwarzkopf要推遲到26日,和他的上級爭起來。幸虧氣象變了,24日可以發動攻擊了。
蘇聯是伊拉克的朋友,居中搞停戰撤軍。 那時美軍已經把伊拉克軍隊打垮了,是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消滅伊拉克的近衛師的時候,Powell打電話來問,如果總統六個小時後宣布停火,你Schwarzkopf意見怎麽樣?Schwarzkopf的第一個念頭,早停火,我的軍隊少死人,再多打一天,不會死很多人,但總要死人。 他表示讚成。
換成毛澤東的將軍們,多死些小兵算什麽,打仗就是要死人的。 毛澤東給他將軍們的指示裏,常常是要不怕犧牲,他還開出不在乎死人的許可,比如在1946年4月6日,他下令林彪在四平、本溪與國軍決戰,便指令林彪 “必須準備數萬人傷亡,要決心付出此代價,才能打得出新局麵。”結果死了五萬人,也沒有開出新局麵。
Norman Schwarzkopf的回憶錄《It doesn’t take a hero》有近一半的篇幅講了第一次海灣戰爭的事。 這是本值得看的書。 你看了,會啟發你想到毛澤東的軍事外交操作裏許多可能和問題。美國軍隊裏也有許多的問題,但他們能夠暴露和改正。 他們有很多優勢,那是使他們成為了超級大國,那是毛澤東是做不到的。
書裏有許多曆史的細節,會啟發你許多你想不到的問題。 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朝鮮板門店談判,開會前假如有代表帶槍進入會場的問題,Schwarzkopf和伊拉克的停戰談判前,雙方都被搜身,排除武器才進入會場。 再說個例子,在中國的戰爭書裏不會講錢的,其實沒有錢怎麽吃飯打仗?Schwarzkopf就講了許多盟國們錢不到位的故事,也講了日本不出兵,但日本駐沙特阿拉伯的大使館按時把幾千萬的美元劃進美軍的賬戶裏,做事很規矩。
(寫於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