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沂隨筆

會集幾年來在網上或中文雜誌上所發表的文章,主要是一些隨感飄緒和對科學哲學人生的思考感悟,以便與大家分享。
正文

佛學簡介

(2012-07-15 16:23:29) 下一個
(作者注:這是大約2006年寫的東西,仍不失其作為一個簡介的價值,故而重新編輯一下貼上)

***********************************
目錄:

引子

一.佛教:說一漏萬的簡介

二.佛教和其它宗教哲學的不同

三.佛教的哲學:理解不了但覺無比深邃

四.佛教和現代科學

五. 結語

************************************

引子

直至兩三年前,我還對佛教的真正內容不了解,把它當成是一種普通的宗教。成長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所受的多是西方來的馬列唯物主義無神論的教育,記得在小學課本裏還學過東方文化中少見的無神論,漢代王充的人‘死而精氣滅,滅而精氣休,休而成糞土,何故為鬼?’。在這種教育下,自然認同宗教是精神鴉片,佛教也就是這眾多精神鴉片中的一種罷了。那時一切宗教都被打爛了,毛主席自己天天讀古書,卻不讓中國的普通人民讀,無機會接觸佛教,好在他老人家額外開恩,允許《西遊記》發行,才接觸一點文學化的佛教的東西。那時對佛教的印象就是燒香拜佛求運求財迷信,覺得出家學佛的人都是因事業生活愛情上的挫折而逃避社會,很消極。佛寺裏和《西遊記》裏有眾多的佛,菩薩和神,感覺佛教裏漫天神聖,也不知道該拜誰,隻知道佛祖法力無邊,孫悟空無論如何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另外就是佛教講究輪回和因果報應,如此而已。後來打倒四人幫,中國科學的春天到來,相信科學,相信科學和宗教不相容,來到美國做科研十幾年也與佛教無緣。但人過四十,對科學及科學的局限性了解多了,知道現在的物質科學再怎麽發展也解決不了生從何來死到哪去的人生問題,頂多使我們生活的無比便利,多活幾十或幾百年甚至到外星球遊玩,但生老病死情感痛苦總是免不了的。另外就是科學和宗教並非是那麽水火不相容,很多科學巨匠也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食色性這些物質生物性的需求外,還有宗教性這樣的精神需要,當然這種精神需求在各人程度相差很大。宗教性的需要,就是人類心靈對真理永恒,或圓滿,或至善,至美,至真的渴望與追求。人生有許多非人力可補救的缺憾和迷茫,悲哀和苦惱,在這個短暫和迷茫的人生中,人類需要心靈的依托和歸宿,這也就是國家朝代興衰了多少回,而各大宗教卻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愛因斯坦曾對人類這個尷尬的處境作了描述:“What an extraordinary situation is that of us mortals! Each of us is here for a brief sojourn; for what purpose he knows not, though he sometimes thinks he feels it.”(我們這些凡人的命運是多麽奇特呀!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隻作一個短暫的逗留;目的何在,卻無所知,盡管有時自以為對此若有所感。)。

對宗教不再完全抵觸後曾與基督教和聖經有很多接觸,雖然對耶穌基督的救世行為和博愛精神很崇敬,但多年的科學教育使我無法僅憑信仰就和聖經產生共鳴。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了一本介紹佛教的小冊子,這使我認識到真正的佛教和我原來想像的完全不同,如佛教充滿哲學,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由因緣而起,並無主宰(既無全能的創造一切的上帝),講究實證不鼓勵迷信及佛教與現代科學不衝突的說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覺得一個和現代科學不衝突而又能對科學所解釋不了的東西提出解釋的宗教哲學是值得好好研究學習的。近兩三年讀了一些介紹佛教的書和一些注釋的佛經,現在就把我的一些認識理解寫一寫和大家分享。不過首先聲明我還不是佛教徒,我在這裏所寫的僅是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好奇者對佛教的淺解,無非是讀書過後的拾人牙慧,僅用淺字不足以形容其浮淺。蠡(讀li)是貝殼的意思, 蠡測,就是用貝殼杖量大海,從南懷瑾先生的《禪海蠡測》書名抄來,用蠡解來形容下麵這些東西的浮淺就比較合適了。

一.佛教:說一漏萬的簡介

佛教在世界上的存在形式大致有三種。一是宗教的佛教:具備各種宗教儀式,如燒香拜佛,求官求運求子求財,民間大眾的佛教大都如此,主要是信仰或迷信,對佛教真義並不一定了解。更有甚者,有人打著佛教旗號抖酬私貨或是竊取佛教的一些內容而自創教派,那就離真正的佛教更遠了。二是學術的佛教:佛經裏麵充滿哲學和心理學,如果不是真修實練的佛教徒,僅憑興趣研究佛教佛經,那就落入這個範圍了。三是傳統的或純正的佛教:也就是佛陀釋迦牟尼的教導,通常叫做佛法。佛教徒堅持認為佛法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而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是從印度梵文音譯而來,漢譯為對宇宙人生的真相透徹了解智慧圓滿無缺的‘覺者’。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釋迦牟尼為了發現解脫人世間痛苦的方法,求得宇宙人生的真諦,毅然放棄王位出家。他遍修參研上古及當時的各種宗教哲學學術及其修證方法,認為都是不究竟的學問,便獨自進行一番苦行修證,最後終於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透徹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但佛陀悟的道也太難懂了,他覺得當時的人懂不了便想接著進入涅槃 (也就是離開這個世界),說:‘止,止,吾法妙難思’(算了,算了,我的法太玄妙,這個世界的人想都想不到,不會懂得的。),要不是梵天一再請求,佛陀就不會住世講法了。佛陀這一住世就是四十九年,象孔子一樣帶著弟子周遊列國,到處說法,他的弟子們把他講的話會集成書,就是佛經,近萬卷,分了義經和不了義經,為不同根器悟性的人所講。了義經(如《楞嚴》《楞伽》《圓覺》《華嚴》《法華》等)裏充滿哲學的概念詞匯,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究竟的大道理;不了義經則多是比較淺顯的從純信仰角度入門的說教,因時因地因人而講,是相對的不究竟的道理。今日流傳的《大藏經》裏除佛經外還有很多‘論’(學佛者經驗心得)和‘律’(佛教的戒律)。麵對這麽多的佛教經典佛教徒該怎麽辦呢? 佛教裏有四個原則是:依法不依人,依經不依論,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佛教認為隻有成佛才會智慧圓滿,論是智慧尚未圓滿的菩薩,僧人和居士所寫,對佛法理解有差異,形成不同的宗派觀點,因此有差異時要依經不依論 。關於依智不依識是指佛法是真正的大智慧之學,這種智慧是不可以用我們的普通意識思維去推測的。另外,語言是不完美的,真正的佛法或道無法用語言說清楚,因此佛說法四十九年,臨離世的時候說他什麽法都沒說,在《金剛經》裏也說佛經佛法是渡河的船,渡了河悟了道就要把船丟掉,不要執著。‘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因此佛教是不鼓勵迷信佛經的,怕形成法執,要學佛者通過修行實踐自己去體驗證明佛經裏的東西。

佛教有那麽經,它最基本的內容是什麽呢?其實那麽多經和那麽多方法(法門)都是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告訴人類它所認為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及認識這個真相的方法途徑,了解我從何來,到那裏去,宇宙眾生的本質。佛教通常分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流向東南亞各國的南傳佛教,大體是以小乘為主的。小乘佛教認為人生都是以苦為樂,受製於身體和情緒,因此要超脫輪回,隻以精神形式存在,寂靜常樂 (涅槃),不來人間受苦了,注重自我解脫 。大乘佛教認為小乘的寂靜常樂 (涅槃)不是究竟,智慧不圓滿,在小乘的基礎上再做大乘道的菩薩才能獲得究竟圓滿的智慧。菩薩是‘覺有情’的意思,既是自覺覺他的慈悲救世的修道得道者 。大乘的行為是身入世而心出世,象蓮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以救世救眾生的大願為其中心守則,以獲得心自解脫的大智慧為究竟 ,智慧層次上則有十地菩薩之說。傳入中國的佛教大小乘並列,而以大乘為重。中國佛教的各宗,如禪宗,密宗,淨宗,天台宗,華嚴宗等等都是大乘宗派。

說到佛教,不能不介紹‘般若’這個佛教專有名詞。我無能力解釋,下麵這段文字是叢南懷謹先生的《禪宗與道家》中搬來:{般若為梵語,如用中文的譯義,等於智慧,但中文的智慧,往往與聰明相通,聰明在佛學上,被稱為“世智辨聰”,是由於感官的靈敏,和耳聰目明而來,並不足以代表般若內涵的智慧。般若的智慧,有五項內義:一為實相般若,是證悟宇宙萬有生命的本體,與心性根源的智德。二為境界般若,是由心性本能所生起的各種差別境界,包括精神世界的種種現象。三為文字般若,是由智慧所發出哲學的文學,與語言的天才。四為方便般若,是智慧運用的方法,包括所有學術知識的範疇。五為眷屬般若,概括由前五度而來的道德行為的德性}。 六度是大乘的修行體係,前五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禪定,第六度才是般若,要獲得般若智慧是實實在在地比登天還難,對聖人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及,何況普通凡人。 從達到般若的修證途徑上,又可分為喜歡簡捷明了而厭於分析的,直達般若的性宗或空宗,如般若宗和直指心性的禪宗,喜歡審問而注重邏輯思維的,便先從世界上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有’)開始分析,最後到達無相無形的般若,如唯識宗。佛教的唯識理論比較容易和西方哲學,心理學,邏輯和科學相交流。玄奘法師當時雖也將唯識學介紹到中國,但因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愛好,結果重空靈的禪宗大方光芒,而講分析邏輯的唯識宗沒有得到發揚廣大。

另外,佛教起源於印度與古印度人的民族習性很有關係。 梁漱溟先生在其《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將世界文化分為三大係,既西洋,印度和中國。西方人特別注重物質,印度人特別注重精神,中國人則介入二者之間,比較中庸實用。上古的印度,各種宗教哲學思想紛呈,被稱為萬教之國,對於世界有無主宰,一元,多元,唯心唯物等等哲學問題已是無所不具,甚至有可能影響了古希臘的一些哲學家,如提出原子論的古希臘哲學 Democritus就曾到過印度和古印度哲學家交流 (Page 38,Charles Van Doren “A History of Knowledg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allantine Books, 1992)。在修煉方法上更是千奇百怪,如苦行和以身喂虎等等,對於西方人和中國人來說,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既使在今天的印度,鄙視物質的苦行者並不少見,因此有人說印度是一個過去,現在和未來融合在一起的國家。佛陀歸納了印度上古傳統宗教的輪回之說,提出了‘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的生命現象論,提倡眾生(包括一切有靈知之性的生物)平等,這和傳統婆羅門教的等級觀念已完全不同,闡述了與其它宗教哲學不同的宇宙觀,世界觀及形而上的本體論。打坐入靜是佛教采用的修行方法,其它宗教哲學也用,但入靜後的方法層次則和其它宗教不同,所達到的智慧不同。其它的宗教哲學也會打坐入靜禁食禁聲等等,也講輪回(如柏拉圖《理想國》第十章中講到的輪回),但他們的哲學智慧和方法和佛教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佛教在印度的衰落與穆斯林的大舉入侵有關,以佛教的原則不可能象基督教那樣和穆斯林以牙還牙,於是佛教流轉傳入中國,西藏,東南亞,朝鮮和日本,而在其誕生地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再度興起,佛教則幾近消亡。佛教在近現代傳入西方,在西方已擁有眾多的信奉者,很多近現代的西方哲學家和物理學家都受了佛教思想的影響,英國曆史學家阿爾諾德·湯因比甚至說:“二十世紀最有意義的事件之一也許是佛教到達西方。”

二.佛教和其它宗教哲學的不同

佛教和常見的有神論宗教(不管是一神還是多神)明顯不同,它不認為宇宙世間有主宰,即不承認有一個全能的創造一切的上帝,其宇宙觀則是空間無際時間無盡, 認為宇宙既無開始也無結束, 世間一切都是由因緣而起,沒有無緣無故的事,一切都是因果,因果關係若不明顯則是因為對過去的原因不明,佛教講的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 因此有些西方人甚至說佛教是無神論。佛教裏麵的佛,菩薩和天神都是人做的,眾生(如佛和螞蟻)在本體上一概平等,隻是智慧覺悟程度不同,不存在一個高高在上的神,這真是最徹底的平等觀。和其它主要靠信仰的宗教不同,佛經裏充滿哲學,講究思辨實證,不鼓勵迷信,為了破除法執,有些禪宗和尚甚至‘嗬佛罵祖’。

佛經裏雖然充滿哲學,涵蓋所有的哲學概念命題,但它又有宗教性的一麵,尤其在實踐上和西方的哲學明顯不同。西方的哲學家主要在自我的意識裏麵進行盡可能客觀的邏輯思辨,靠邏輯思維構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哲學體係,但又無法檢驗各個哲學體係的真假,最後產生可以檢驗重複的物質科學,形而上學精神方麵都不管了,放任科學和宗教去解釋。 佛教徒則試圖完全放棄自我思維,靠打坐入靜來和形而上本體相融合, 然後獲得關於宇宙人生的知識智慧,佛教有一整套的實踐方法和認證檢驗手段,象是一門拿自己的一生做實驗的精神實驗學科,隻是不象物質科學那樣誰都可以去做驗證,重複出來給大家看,普通人既理解不了也很難知道他最終的實驗結果如何,但我們也不敢因此而輕視它,現代科學的方法手段隻適用於物質,其成就主要在物質方麵,對精神方麵所知甚少,很可能精神現象隻能用類似於佛教的方法手段才會取得突破,而佛教這個用人生實踐著的活的哲學已積累了兩千多年的經驗。

三.佛教的哲學:理解不了但覺無比深邃

說到佛教的哲學隻覺得無比深邃理解不了,理解不了也就算了,為什麽自找麻煩去研究這些老古董呢? 這是因為現代科學的發現,如量子力學,相對論和現代宇宙學,不但沒有對佛教的物質宇宙觀形成挑戰,反而更證實了它的先見之明。而對於現代科學回答不了的物質精神問題,佛教裏也早就有了它獨成體係的解釋。如果佛學的物質宇宙觀和現代科學不衝突,那我們就不能對它其它方麵的科學尚無法證偽的理論輕視。為什麽一個兩千多年前的宗教哲學會知道連現代科學都不知道的東西實在令人費解,這隻能從佛教的哲學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去找答案。佛教講物質宇宙空間則遠超今日宇宙學所知的極限,講物質的細微則遠超今日的物理科學,和相對論量子力學不衝突,講萬有起源則有心物一元的唯識理論,講生命現象則有十二因緣和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的生命論,講倫理則連聖人也達不到標準。馬蒂厄·裏卡爾 和讓—弗朗索瓦·勒維爾的《和尚與哲學家—佛教與西方思想的對話》對於現代人了解佛教哲學很有好處,它將西方哲學和佛教哲學作了很好的對比,相信很多常見疑問在這本書裏都有提問和解釋。如果想了解更深的話, 我覺得南懷瑾先生的《禪海蠡測》和《楞嚴大義今釋》解釋的很好,容易懂一些。佛教的形而上的本體論可能是最難理解的,再把南懷謹先生的《禪宗與道家》中容易懂的幾段搬來:

{印度上古的宗教哲學,與各派哲學思想,對於宇宙生命來源的爭論,不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且各用因明(邏輯)的根據,建立學說的體係,但始終不離有主宰、無主宰、一元的、多元的、唯心的、唯物的範圍。其實,綜合古今中外世界人類文化最基本的探討,仍然不外這些問題,幾千年來的時間,全世界的人類,由宗教到哲學,由哲學到科學,對於人類自己切身的生命來源問題,仍在尋求、迷惘、爭辯之中,看來真是人類文明的一大諷刺。

印度上古宗教哲學,對於宇宙人生生命真諦的追求,各自別有見地,各自別有安心立命的方法,而且都認為已經得到清淨解脫的究竟法門;有的認為最後的靈性與大焚合一,便是至道;有的認為滅絕情欲與思慮,便是究竟;有的認為不用感覺而保持靈性的不昧,不用思想而不失靈知,便是大道;也有認為人死如燈滅,隻圖目前的享樂,就是真實;甚之,有人認為我已得到最清淨的解脫境界的涅盤,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釋迦宣揚教化,對於這些問題,作了一個調和裁定的結論,他認為宇宙萬有生命的現象,都是因緣集合而生,其中並無一個能主者的作用,緣生而起,緣盡而散,而宇宙生命最高(或最終、最初)的功能,是心物同體的,如果你用宗教的觀念,從神聖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稱他作佛、或天、或主、或神、或任何種種超人格化的神聖稱呼;如果從理性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稱之為性、或心、或理、或道、或法界等等稱呼;倘使從人類習慣觀念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稱他為法身,為生命本源的無盡法身等稱呼。總之,從體上來說,他是以空為體的,從相上來說,他以宇宙萬有之相狀為相的,從用上來說,宇宙萬有一切的作用,都是他的起用,他譬如一個大海,海水起的波浪,便如因緣所生的宇宙世界,波浪上的泡沫,便如因緣所生眾生各各形成的個別自身,雖然波浪泡沫現象各有不同,始終不離一個水的自性,但譬喻隻限於比喻,譬喻並不就是本體的自性。

眾生世界,因為不能證到自性本體的究竟,便舍本逐末,而各各執著自己的所見、所知處,認為那就是究竟,於是各依主觀,形成世間的差別知見,其實,主觀、客觀,同屬於思維意識的分別作用,思維意識的所知所見,自身本來就憑藉著身、物世界的因緣而起作用,它的本身便是虛妄不實,不足以定真理的有無,存在與否;隻要人能從自心寂靜思維意識上去做工夫,漸漸就可了知身心的作用,也如現象世界一樣,變遷無常,虛妄不實,從此節節求進,層層剖析,盡人之性,盡物之性,達到身心宇宙,寂然不動的如如一體,不住於有,不落在空,便可證得宇宙人生的最初究竟。釋迦又另命名他為“真如

”、或“涅盤自性”、或“如來藏性”;“如來”,從廣義的說,便是宇宙生命本體的別名。所以他認為說空、說有,都非究竟,唯一的方法,是達到身心寂靜,再在此寂靜中去求證,但他是“不可思議”的;所謂“不可思議”,是修證方法上的術語,認為不可用習慣的意識思維去思想、去擬議,便可以到達的,因此“不可思議”一辭,不可錯作“不能思議”的誤解。}

四.佛教和現代科學

現代科學的巨大成就使得人們相信將來隻要科學發展,一切都會搞清楚,我原來也這麽想,但對科學的方法進展了解深了以後,覺得這隻是一種樂觀的信仰,現代一些理論物理學家想要發現一個能解釋一切的理論或公式(The M-theory)便是這種信仰的例證。其實現代科學的成就主要是物質方麵的成就,其方法手段也主要適用於物質,許多精神人文學科前麵都加上科學二字,是不是真的科學或是不是不加科學二字就不正確也很難說。即使在物質方麵,現代物理學也揭示了用科學獲取知識的極限:在宏觀上無法知道物質宇宙產生以前的知識,隻可用理論和公式推測,主要依賴數學,但數學真是絕對的嗎?好象不是,因為幾乎沒有無前提的數學定理,若前提錯了推論再嚴密也不會和事實相符。在微觀上因‘測不準’原則而無法獲得客觀全麵的知識,現代天文宇宙學也揭示出現代科學理論的局限:這個宇宙中的能量70%是無法測知的黑能量,~26%是看不見的黑物質,隻有~4%是我們所熟悉的可見物質。

佛教對物質宇宙和生命的解釋和現代科學純唯物的觀點不同,雖然常被看成宗教迷信,其實完全可以當成另外一種與物質科學不同的,求得知識智慧真理的方法,可以對現代科學提供許多有益的啟示。 古老的佛學和相對論/量子力學/現代宇宙學的發現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但又超越相對論/量子力學/現代宇宙學的觀點 。佛教和現代生物學神經科學的關係也是如此。隨著科學的進展,現在看來理解不了的佛學觀點將來被證實是完全可能的。因為牽扯的麵太廣,佛教和現代科學的更具體詳細的比較不適合放在這篇簡介裏。未來將專文討論比較佛學和相對論/量子力學/現代宇宙學的關係,佛學和現代生物學神經科學的關係,特別是佛學和現代科學對意識起源的看法。

總之,現代科學因為專著於物質,而人和宇宙都有非物質的一麵,雖然已取得巨大成就,難免片麵。佛教和科學的目的完全不同,不注重現代社會所重視的實用物質技術,但佛教的哲學方法理論是可以對現代科學了解世界更深層的真相提供很多啟示的,事實上西方很多成就巨大的科學家都已注意到佛教,並已經在和佛教交流,達賴喇嘛的書《The universe in a single atom: the convergence of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就描述了這些事。我想信西方的科學和東方的佛學相交流會使人類的文明前進一大步, 這大概是英國曆史學家阿爾諾德·湯因比為什麽說:“二十世紀最有意義的事件之一也許是佛教到達西方。”,與文化的交流及對真理的認識傳播相比,國家朝代的興衰實在是小事情,正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五. 結語

佛法大意最簡單地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靜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其他宗教哲學也都提倡的,佛教與他們不同的是通過 “自靜其意”達到智慧的方法原理及智慧的深度和廣度。原理就是佛經中講的宇宙人生觀本體論,方法很多,概括起來稱為“戒定慧”三學,不了解佛教的人理解不了。把佛教理解成一個和其他宗教一樣隻是勸人向善,活得平實幸福的宗教那就錯了,這樣佛教和其他宗教或現代的正性思維心理學(Positive Thinking)也就沒什麽區別了。佛教的中心是獲得智慧的解脫, 要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了生脫死,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提倡善和愛隻是修行有成就所必須的基本課。這個智慧是通天徹地了生脫死的大智慧,與常識相反,現代科學的發現對它也行不成挑戰,相反,佛學可以為科學了解世界更深層次的道理提供很多寶貴的啟示。佛法是哲學中的哲學,非常深奧難懂,我也不懂,但不敢輕視。如果你覺得這是純粹的假大空,那就不要理它就是了,佛教從來不會強要人信或接受它的觀點的。學佛這麽難,要求你放棄自我和世俗的東西,這世界有幾人能做到,在當今這個崇尚物質的社會更難有市場,隻能看各人的緣分了。

一個對世界人生足夠好奇的人一定會試圖叢科學哲學和宗教裏尋找答案的,我的好奇心在接觸佛學後得到了徹底的滿足,豈止是滿足,完全是望洋興歎。以我膚淺的了解,覺得佛教對宇宙人生的解釋比其他的宗教哲學及科學都來得高明。對於想進一步了解佛教的人,既多又難懂的佛經的確是個大挑戰。南懷謹先生在他的《楞嚴大義今釋》的後記中是這樣寫的:“芸芸眾生,茫茫世界,無論入世或出世的,一切宗教、哲學,乃至科學等,其最高目的,都是為了追求人生和宇宙的真理。但真理必是絕對的,真實不虛的,並且是可以由智慧而尋思求證得到的。因此世人才探尋宗教的義理,追求哲學的睿思。我也曾為此努力多年,涉獵得愈多,懷疑也因之愈甚。最後,終於在佛法裏,解決了知識欲求的疑惑,才算心安理得。但佛經浩如煙海,初涉佛學,要求得佛法中心要領,實在無從著手。有條理,有係統,而且能夠概括佛法精要的,隻有楞嚴經,可算是一部綜合佛法要領的經典。明儒推崇此經,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頌詞,其偉大價值可以概見。”。楞嚴經是宇宙人生真理探原的經典,是入門悟空的一部書,也是抱本修行,閉關修行一直到證果跟在身邊的一部書。昔日憨山大師有言“不知法華,則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知楞嚴則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知楞伽,則不辨知見邪正之是非”。想對佛法的真正精要有個深一點的了解,那就多讀讀南懷謹先生的《 楞嚴大義今釋》吧。如果還太難, 李炳南先生的《佛學十四講》非常好,更通俗。另外,我對於佛教和科學西方哲學,佛教和其他宗教哲學如儒學(包括理學)道家道教,及佛教中各宗(如禪宗密宗淨土宗等等)的關係一直很迷糊,讀了南懷謹先生的《禪海蠡測》後便覺得清楚多了。羅嗦這一段的原因是想和也喜歡佛學的朋友交流學習體會。

東抄西搬,不懂裝懂,可惜水平太低,題目也太難了。 知道寫的不好,那也沒辦法,主要是想說明,佛教實在不簡單,懂了科學哲學更容易了解佛教的道理,對佛教了解多了就不敢輕視它了。

參考文獻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中國文化要義》和《 人心與人生》。

南懷瑾:《禪宗與道家》,《金剛經說什麽》,《如何修證佛法》,《 楞嚴大義今釋》和《禪海蠡測》。

李炳南:《佛學十四講》。

馬蒂厄·裏卡爾 和讓—弗朗索瓦·勒維爾:《和尚與哲學家—佛教與西方思想的對話》。

達賴喇嘛:《The universe in a single atom: the convergence of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心智科學:東西方的對話》 (布達喇嘛與西方科學家在哈佛大學心智科學研討會的精彩內容)

陳兵: 佛法與現代文明。

Bill Bryson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Broadway Books, 2003.

Charles Van Doren “A History of Knowledg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allantine Books, 1992.

Einstein’s Legacy: Challenges in Physics.  Science 11 Feb. 2005, 307, 865-890.

Stephen W. Hawkings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  Bantam Books, 198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