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歌罷

文化活動:大江歌罷掉頭東 / 念奴嬌(大江東去)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正文

高砂、高山和泰雅

(2005-09-25 18:16:32) 下一個

  

   泰雅族和高山族是什麽關係,何謂“台灣原住民”?上月的鄰居,台灣新竹“國立交大”的博士生Mr.連亦中(以研究員身份訪日客員)多次聲稱自己是台灣漢族人,不是土著,還介紹說:台灣“土著”的說法不夠尊重,現在叫“原住民”......。我還沒有來得及繼續問泰雅-高山族關聯,連準博士已經回到交大。

原住台灣的少數民族總稱為“高山族”,該名稱是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中國對台灣少數民族的總稱。明代以前,並沒有高山族這個名稱。高山族民族來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漢族居民移居台灣後,原住民族分化為兩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與漢族融合,稱為平埔人,在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中,分布在我國台灣省山地和東部沿海縱穀平原及蘭嶼島,屬於南島語係印度尼西亞語族的原住民和已基本漢化的“平埔人”,在1983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確定統稱為高山族。高山族中包括著具有不同人種、語言和族源的阿美、泰雅、排灣、布農、魯凱、卑南、曹、賽夏、雅美九個群體。

在對台灣原住民族源成分的研究中,不少人類學家認為:泰雅、布農、賽夏、排灣群體與馬來係統的印度尼西亞族相同;而雅美、阿美群體與羅林群島上的土著幾乎一樣,屬於密克羅尼西亞族。在我國的古代文獻中,對定居於台灣的外來土著也有“東鯷”或“東番”的稱謂。清代後,台灣通稱這些外來人為“土番”或“悉族”。台灣被日本侵占期間,被統稱“番”或“高砂族”,光複後稱“高山族”,後改稱“山地同胞”或“原住民”。現在這九個群體,被台灣民眾稱為“台灣九族”。


李敖曾經談到:“我首先根據我家藏的《李氏宗譜》,聲言我是苗族之後;接著根據學理,又聲言我跟高山族同源。”根據《李氏宗譜》,李敖家並非東北吉林省土著人,是否跟高山族同源?沒有考古學論證。

目前生活在台灣島上原住民的祖先,除本地部分土著外,很大部分是早在石器時期,生活在福建沿海“百越”族團的一支,遷到台灣島上的閩越人。據考古學論證,三國時期,這些人被稱為“山夷”。唐代後,來自南太平洋中馬來群島、加羅林群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菲律賓、日本等島嶼的不同血統的土著民族也陸續移居台灣島,通過在漫長歲月與當地土著和更早到達的“百越”族團等人群的融合,已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群體。泰雅群體還保留某些與“百越”族團相同的古老習俗與審美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