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貝塚裝門麵,小市宣言跨地區”
東京都的大田區,是從大森和蒲田各取了一個字合成的地名。從五反田乘有軌電車到大森隻要11分鍾,160日圓,連轉車時間在內,一般也不超過20分鍾。出站延池上通道向北分別走5和15分鍾,可以參觀貝塚遺跡和紀念碑文,白天無料,日暮後關閉。
時間 | 経路 | 乗車券 | ||
| 五反田[ 出口案內 ] | |||
12:04~12:09 |
| 1駅 JR山手線內回り | 160円 | |
| ||||
12:16~12:22 |
| 1駅 JR京浜東北・根岸線快速 | ||
|
大森因“貝塚”而出名,是從品川區跨越大田區的繩文時代後期的貝塚。倭史以為: 繩紋人演變而成彌生代,繼而發展為古墳人。在1877年6月,美國學者E·S·莫爾斯由橫濱朝向新橋的列車窗發現貝,然後調查。此發掘,被說是日本考古學/人類學的序幕。現在,有關大森貝塚的石碑,在品川區方麵的遺跡在“大森貝塚遺跡庭園”內,大田區方麵的大森站附近也有兩處。品川區為了和American套近乎,跟E·S·莫爾斯的家鄉U.S. Maine波特蘭市建立了姐妹城市。可是大森站卻在大田區管轄範圍。除了有拉大旗作虎皮的嫌疑之外,跨地區名不副實的地名在東京附近有不少,例如:東京國際空港建在千葉縣成田市,東京迪思尼樂園也不在都內;東工大三個校區有兩個在神奈川縣,剩餘一個叫做大岡山校區,也被地道切除兩小塊放在石川町和綠丘地區,分屬東京的兩個不同市區,彼此相安無事。
E·S·莫爾斯, Edward Sylvester MORSE,1877年6月發現大森貝丘,同年9月受聘為東京大學教授,組織考古隊發掘貝丘,出土粗陶、石器、骨角器等,從而撩開蒙塵數千年的繩紋人的麵紗。貝塚被認為是繩紋人飲食垃圾的堆積場,多為貝殼、魚骨、獸骨的化石,往往同時伴出陶片、石器、人骨等,是繩紋文化的典型遺存。E·S·莫爾斯主要著作:Shell Mounds of Omori(《大森貝墟古物編》,1879)。 1882年第三次來到日本,研究日本的製度、風俗習慣等,進行陶器的收集。E·S·莫爾斯後來成為波斯頓(Boston,ボストン,不是ボ-トランド)市美術博物館的古陶器管理者。
相關資料節選:《日本文化通史》(王勇)
新舊石器時代的交替,引發一係列連鎖變革,粗陶、弓箭、磨製石器等迅速普及,人類的生產活動也出現轉型。恩格斯這樣描述:“蒙昧時代是以采集現成的天然產物為主的時期;人類的製造品主要是用作這種采集的輔助工具。野蠻時代是學會經營畜牧業和農業的時期,是學會靠人類的活動來增加天然產物生產的方法的時期。”
繩紋人丟棄食物殘滓的遺址,因為有厚厚的貝殼堆積層,我們稱之為“貝塚”(貝丘)。也許是一種巧合,在日本最早的貝塚——神奈川縣夏島貝塚,出土了最古的骨製魚鉤和大量的魚骨,碳14測定為8千500年前,說明粗陶、弓箭、貝塚、漁具的出現,標誌繩紋時代揭開序幕。
繩紋人從森林、山丘走向大海,由獵人變為漁民,帶來生活習慣上的一次革命。
縱觀世界考古史,許多劃時代的新發現,往往出自一些偶然的因素。北京猿人、甲骨文如是,岩宿遺址、明石人亦然,繩紋文化自然不例外。
1867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實行“文明開化”政策,西方文化洶湧而入,學術界麵臨改弦更張。1877年6月,美國動物學家莫爾斯來日本考察海洋動物,乘車從橫濱赴東京途徑大森偶然發現車窗外一座貝塚。即刻組織考古隊發掘,出土粗陶、石器、骨角器等數百件,從而撩開蒙塵數千年的繩紋人的麵紗。當時習稱“介墟”的貝塚,是繩紋人飲食垃圾的堆積場,多為貝殼、魚骨、獸骨的化石,往往同時伴出陶片、石器、人骨等,是繩紋文化的典型遺存。
大森殘貝塚的發現,標誌著日本近代考古學的開端。在莫爾斯的引導下,一批日本學者很快加入科學考古行列。如參加過莫爾斯考古隊的飯島魁、佐佐木忠次郎,1879年就已獨力發掘茨城縣的陸平貝塚。根據1980年的統計,日本各地(北海道除外)發現的貝塚已達1153處,其中早期97處,前期254處,中期258處,後期425處,晚期119處。繩紋早期貝塚的數量還不多,狩獵依然是主要的經濟手段;以後逐步遞增,繩紋後期達到頂峰,捕撈漁業上升為主要經濟手段。繩紋晚期出現原始農耕,造成貝塚數量劇減。
所謂“繩紋時代”,因該時代遺存出土的粗陶大多飾有繩狀紋樣而命名。這種粗陶最初由美國人莫爾斯在大森貝塚發現,他在發掘報告(《大森介墟古物編》)中定名為“Cord Marked Pottery”,此後出土物逐年遞增,人們發現粗陶的形製和紋樣變化多姿,各個時期均有獨特的風格和樣式,於是按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晚期進行編年。
早期粗陶。多為尖底或圓底的深缽,紋樣以繩狀壓痕為主,也有少量篦紋、堆紋和無紋,器物種類和飾紋都很單調,燒製溫度不高(600-800度左右),呈灰黃色。
在北歐、南歐、西伯利亞等地發現的早期粗陶,也多為尖底或圓底,有人認為日本的尖底粗陶可能源於西伯利亞的原始粗陶。下此結論還為時過早,岩宿文化晚期的粗陶,多在九州和本州發現,從地理上看應當與中國大陸或朝鮮半島的關係更為密切。如同前述,江西省萬年仙人洞的繩紋粗陶(約9千年前)呈圜底,不像是早期的形製。今後各地的考古發現,或許能為揭開日本粗陶起源之謎提供新的證據。
前期粗陶。前期的標誌是平底逐步取代尖底、尖錐形向圓筒形過渡,另一個特點是陶片經手工按捺後變薄,故有“煎餅式”的愛稱。器型趨於多樣化,飾紋表現複雜化,甚至出現浮雕紋,與早期的實用性器皿相比,顯露出觀賞性的萌芽。
中期粗陶。這時期的粗陶造型達到輝煌的頂峰,講究對稱的浮雕式渦旋紋取代平麵式的繩紋,縱橫交錯的粘土紐和粘土片構成的立體造型別具一格,具有代表性的火焰式粗陶,洋溢著繩紋人的藝術衝動和生命熱流,堪稱原始抽象藝術的傑作。另一方麵,粗陶作為視覺藝術,開始向寫實性發展,逐漸貼近生活,出現人形、鳥形、貝形等作品。
後期粗陶。中期粗陶那種纏絡疊加的立體造型,同時給人繁冗重複之感,有損粗陶本來的實用功能。到了後期,複雜的浮雕裝飾趨於簡略,通體飾紋不再成為主流,理性的造型獨領風騷。
首先,器型突破圓筒格式,形狀出現多樣化,總體上從直立形向扁平形、從大型化向小型化發展;其次,重視器皿的實用性,如壺形、罐形、盤形、盆形、甕形、高杯形等,不僅僅是一種觀賞性造型,而是出於器皿功能的需要;再則,圖案簡略得當,雕紋線條纖細洗練,達到主題突出的效果;還有,不少器皿經過研磨,外表柔滑光澤。此外,燒製溫度較高,器體呈黑色,與中國龍山遺址的黑陶或許有某種關聯。
晚期粗陶。作為粗陶生產的中心地,關東的至尊地位受到挑戰,東北地區的龜岡式粗陶崛起。繩狀飾紋的傳統基本消失,代之以雲狀紋、工字紋、弧線紋等幾何線條;中期粗陶所見的躍動感和奔放感已成往事,造型因過於爛熟而顯得沉悶甚至呆板,局部工藝雖然愈加精巧,但整體構思卻缺乏創意。繩紋粗陶作為一個文化生命體,似乎進入了衰老階段,彌生粗陶的誕生已指日可待。繩紋粗陶由新生而衰老,經曆了約6千年的風霜,比之於人生一世,早期和前期猶如幼兒和少年,以樸實的實用器皿為主;中期似朝氣蓬勃的青年,渾身上下刻意打扮,立體雕刻極盡豔麗;後期和晚期進入中年和老年,裝飾趨於圖案化,沉穩有餘而豪氣不足。
關於彌生人的起源,從明治時代開始爭論了百餘年,倭人的起源代表性的觀點有“土著人種說”、“外來移民說”、“混血人種說”。
持“土著人種說”者,如考古學家長穀部言人、鈴木尚等認為:繩紋人順應生活狀態之變化而成彌生人,繼而發展為古墳人,直至現代日本人。持“外來移民說”者,有人認為來自南島,有人主張來自朝鮮,有人倡導“北方人種渡來說”,有人堅持“吳越移民說”。
清野謙次大概是“混血人種說”的始作俑者,他認為彌生人是繩紋人和外來移民混血而成的。埴原和郎對彌生人的混血率進行過別開生麵的測算,他將身高的變化視作遺傳因子的量化表現,測出土井浜人混血率為1比1.25,三津人的混血率為1比0.8,由此斷定這是第一代混血兒。
大森貝塚公園 ここは明治10年東海道線に乗って車窓の景色を眺めていたアメリカ人エドワード・モースが偶然に発見、わが國先史考古學研究の端緒を開いた記念すべき遺跡であり、國の史跡にもなっている。この貝塚は縄文後期・晩期に屬するもので、遺跡周辺一帯から東京灣産貝類の殻・人骨・骨器・土器・獣骨など多數が発掘され、出土品は主に東京大學人類學教室に保管されている。公園はバロセロナのグエル公園を意識した造りで、お金を掛けて整備されている。つまりウルトラマンやゴレンジャーのオープンセットのような変った雰囲気の公園だ。大井にあって大森貝塚とは不思議だが、そのためか少し南の大田區山王1丁目3番、JR大森駅近くのNTTのショールーム脇を階段で降りたところに「大森貝墟」の記念碑が建てられ、ビルの壁麵に由來が貼り付けてある。これはモースが見た貝塚は何処かの爭いで、どっちでもいいと思うが、まあ二つある訳さ。
節譯: 大森貝丘 這個貝丘的發掘調查是成為日本的近代的考古學的出發點。在JR京濱東北大森車站裏的碑”日本考古學發源地”。在跨地區一邊的遺跡一帶成為區立貝塚遺跡庭院。庭院裏頭除了莫爾斯博士像等等以外保存貝層標本,能以眼看貝殼累積的樣子。另外,要是從塚遺跡庭院對於去大井町在路上步行5分鍾前後就有區立曆史邸宅,為莫爾斯博士準備。也在大田區山王鎮一邊的遺跡上有紀念碑,JR京濱東海線的電車車窗仍然可見的。但”大森貝塚”變化成為”大森貝墟”。有興趣的人可以探討參觀食物殘滓丟棄的堆砌的廢墟遺址,因為有厚厚的貝殼堆積層,我們稱之為“貝塚”(貝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