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歌罷

文化活動:大江歌罷掉頭東 / 念奴嬌(大江東去)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正文

忽聞海上有...

(2005-07-31 20:26:08) 下一個

......

2005-07-17 21:50:34

 

 

今年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公曆1405年7月11日,滿載著2.7萬餘人的龐大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入海。兩年後的秋天,鄭和帶回了爪哇等國的朝貢使節和數十船商貿換回的異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其後又六次海上遠航,最遠到達索馬裏和肯尼亞。鄭和是最偉大的航海家之一,同時又是世界上謎最多的偉人之一,鄭和七下西洋的首要目的和1200年前楊貴妃是否從海上死裏逃生一樣撲朔迷離,許多謎至今仍未解開。先出一副對聯征橫批引出本文話題:“唐朝一妃上東海,明代三寶下西洋”。

根據《明史》記載,600年前- 永樂三年6月15日,也就是公元1405年7月11日,大太監鄭和第一次奉命:"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從而揭開了明朝艦隊首下西洋的帷幕。在普天下炎黃子孫追憶反思“鄭和下西洋600周年”之時,中西方專家們都承認,對於當時的世界各國來說,鄭和所率領的艦隊,從規模到實力,都好比如今遊弋四大洋的美國海軍 - 且隻有過之而無不及。BBC中文網記者皓宇發表嗆聲:鄭和下西洋最大的幾個曆史意義之一,就是證明了,中國即使具有世界霸主實力時,也沒有尋求武力稱霸的霸道,而是謀求和平與通商樹立威望的“王道”。這一論點受到了一些西方學者的質疑,“不認為鄭和下西洋完全是和平之旅”。

BBC選登德國"影子伯爵”網友的意見我讚同:也許鄭和曾有使用過-些武力,可是在六百年前的年代以及比較那些後來的西方列強及日本,鄭和的旅程毫無疑問事一個和平之旅。他不是用暴力去搶奪別國的土地和財富,而是用自己帶來物品來交易;他不是殘殺別人來征服別國,而是用友誼來建立威信。不然的話,現在的世界應該不是這個樣子吧。

1407年秋,“三寶太監”鄭和完成首次航行,帶回了用金幣換來的異域珍品。在華人學者普遍正麵評估"三寶太監"600年曆史業績同時東瀛也在紀念“日露戰爭”100周年。從600年曆史再把時間往古代推移650年,大唐“天寶”年間,海內外發生了什麽?110年前到100年前的十年之間日本在海上有何舉動?先附上《七月七日長恨歌》文章1、2、3問題和大唐“天寶”年間的參考答案:

楊貴妃“經曆了馬嵬坡”結果如何?

楊玉環的“馬嵬驛悲劇”究竟誰是禍首?

李隆基晚年的淒冷到底由誰釀造的?
1“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2 她幹兒子,也就是自稱是雜種的安祿山。
3 他親兒子,可以是壽王李瑁也許是太子肅宗,都是李隆基的種。 

唐玄宗李隆基,又稱唐明皇。睿宗之子、高宗武則天之孫。曾參與誅殺武、韋同黨,平定了武則天晚年以後的政治動亂。712年即位,改元開元,至742年又改元天寶。開元之治時期一般指開元年間的30年(712~742)。天寶以後由於奸臣當道,安史叛亂逐漸成為亂世,史上亦稱天寶之亂。安史亂後,756年玄宗奔逃入蜀,同年太子肅宗即位。762年,玄宗在長安抑鬱而死。
     

以上答案太朦朧。周末不用上班,有時間到網絡“坡下”、“海上”和“天寶”搜索,首先下載了一首李娜演唱的電視連續劇插曲“馬嵬坡下草青青”:

 

幾曾帝王有真情/卻怎麽三千寵愛在一身/辜負了大唐盛世千秋業/難道他不愛江山愛美人。/經曆了多少刀光劍影/換來這九五至尊/原說是明月永照長生殿/誰料到漁陽聲鼓卷煙塵。/隻剩得馬嵬坡前草青青,到如今春來依舊綠茵茵………

 與老白的《長恨歌》比,新歌寫得不能算特別好,即便如此,李娜的歌曲新人唱不好,模仿不來更也寫不出。又下載了駱玉笙演唱的大鼓及鼓詞,才知道“馬嵬坡下草青青”詞作者果然不是新新人類,而是清人韓小窗:

 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猶存妃子陵。/ 題壁有詩皆抱恨,入祠無客不傷情。

1250年前,公元755年大唐發生一次外族勢力對唐明皇中央集團的反叛。因是由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史稱這次叛亂為“安史之亂”。

 唐玄宗為過著“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淫逸生活,把朝廷外事推給權相李林甫、楊國忠去應付,內事交付宦官高力士。李林甫排斥異己。楊國忠廣受賄賂。統治集團的腐敗,給安史叛亂造成可乘之機。

身兼範陽、河東、平盧三鎮的節度使安祿山,自稱雜種,為人狡詐善於逢迎,請求做楊貴妃養子,得玄宗的歡心,官運亨通,是勢力最大的軍閥。他看到唐玄宗荒淫昏亂,防衛力量薄弱,“取而代之”的野心膨脹起來。暗自在老巢積蓄力量,廣招兵馬;又利用民族矛盾,大搞分裂活動。經過10年左右的準備,於755年11月,安祿山串通部將史思明,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率15萬兵南下反唐。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突然聽說叛亂爆發,遠近震駭。甚至士卒登城,聽到敵人的鼓角聲,竟嚇得紛紛墜落城下。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756年六月,潼關失守。唐玄宗夥同楊國忠以及楊氏弟兄姊妹,西奔四川。行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西),軍士鼓躁不進,殺死楊國忠,楊貴妃也跟著遭殃。安史叛軍燒殺擄掠,遭到沿途老百姓和部分唐政府軍的反對,在廣大人民群眾和唐朝部分將吏的抗擊下,安史叛軍受到挫折,內部矛盾重重。此時,唐玄宗的兒子李亨在靈武即位,這就是唐肅宗。他任用郭子儀等大將,集合西北各路軍隊,依靠淮南、江南的雄厚財力、物力,向西域少數民族借兵,準備平亂。757年,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唐軍乘機收複長安、洛陽等地。唐軍因缺乏統一指揮,加上糧食供應不足,士氣低落。759年,史思明率13萬人進攻,結果唐軍大敗。史思明在鄴城取勝後殺了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接著,又攻陷洛陽。後史朝義殺死其父史思明。

762年,唐軍再次收回洛陽,史朝義出逃中被迫自殺,其部下將領投降。755年爆發至763年結束,大唐曆時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終告結束。中國人口從九百萬戶銳減至二百萬戶,四分之三慘死,殘存者以紙為衣。公元755年有5292萬人,到760年人口1699萬。天寶之亂,使黃河流域蕭條淒慘,人煙稀少。

曆史書上的楊貴妃,被縊殺於馬嵬坡。但有人認為,楊貴妃沒有被殺死,而是經由海上輾轉到了東瀛。據日本學者渡邊龍策在《楊貴妃複活秘史》一文中論證:楊貴妃東渡日本,得到了唐代舞女謝阿蠻與樂師馬仙期的幫助,逃出馬嵬坡後,輾轉到了揚州見到了楊國忠長子楊暄之妾及其幼子,得知楊家也遭到浩劫,這批幸存者也準備逃往日本。楊貴妃在揚州還見到了日本遣唐使團的藤原製雄,藤原很同情她,建議同赴日本。於是楊貴妃便搭乘日本使團的大船,在久津登陸,時間為公元757年。
  這個流傳本人將信將疑,楊玉環是否去日本這個故事一直在流傳,當時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裏就反映的問題有點意思——“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忽問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這仿佛在說玉環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飛走了。去了什麽地方?海上仙山,是幻想麽?取上吊繩子的高力士是玄宗皇帝的親信,馬嵬坡兵變前台首領陳元禮也是玄宗的親信。如果殺楊玉環的話陳元禮他怎麽敢和玄宗一起到四川那裏是玉環前夫老李的親兒壽王李瑁的地盤,那些和馬嵬事變有關的人凡是落到李瑁手裏的據說都給殺了包括太子肅宗的兒子建寧王,可是陳元禮後來是肅宗找個借口給充軍去了。
    759年日本派大使高元度到揚州準備到長安,接藤原清河回日本。肅宗以史思民繼續叛亂為由不讓高到長安而派沈惟嶽送高元度回日本。沈惟嶽到日本後沒有回來在日本做官,這說明他可能在見“仙山”見到楊家人。在日本民間流傳的關於楊貴妃的故事中,也說她是馬嵬坡事件後東渡日本的。同行的還有她胞兄楊國忠之媳徐氏及孫兒楊歡——看來,此說與前麵的例證吻合。今天,日本還保存著兩座貴妃墓;京都等古城還有她的塑像。據稱貴妃到日本後,受到天皇孝謙的熱烈而隆重的接待。並說,後來,楊貴妃曾幫助孝謙挫敗了一次宮廷政變。現在,日本有一些人包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稱是楊貴妃後代。

   近日品味《長恨歌》,結合網絡上登載的海外奇談,得啟示1-5如6月28日的評論。

為了鄭重紀念鄭和首下西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為我國的“航海日”。600年前,鄭和率領無可匹敵的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曆時28年,遍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創了中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探索與交流之先河。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大會本周一上午在北京舉行。華夏經緯網07/15/2005轉載旅美學者蘇文菁的文章時指出:紀念是為了尋回中國的海洋文明。

鄭和原來隻不過是宮廷裏的一個太監,他曆盡艱險,屢下西洋到底是為了什麽呢?對於這個問題曆來各家各執其詞、莫衷一是。流傳早而廣的說法是:鄭和首次下西洋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蹤跡。建文帝,名朱允炆,又稱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建文帝登位伊始,曾決心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大興“靖難”之師,公開反叛建文帝。1402年,朱棣率軍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時,“宮中起火,帝(建文)不知所終”。有的說“建文帝為僧遁去”。《明史·鄭和傳》則直截了當地說:“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後來,不少人附和其說,許立群在《中國史話·三寶太監下西洋》一節中寫道:“永樂皇帝派鄭和航海的目的是尋找建文帝,因為永樂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後,建文帝失蹤了,永樂怕他逃到國外,將來回來複辟,所以派人去找他。”其他如範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吳晗的《明初對外政策與鄭和下西洋》等也認為,鄭和下西洋除了經濟方麵因素以外,還帶著皇上的秘密使命,這秘密使命就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盡管鄭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楊貴妃是否從海上死裏逃生一樣難以推測,但都絲毫看不出有海外擴張的企圖。如果楊玉環去了海外,她與太監鄭和一樣是會播撒漢唐文明的,鄭和下西洋是中國與海洋各國友好交往的典範,體現了唐人是熱愛海上和平的。有人說鄭和去過美洲,未必可信,但我們可以堅信,從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人往來於海洋的航行從未停止過。從加拿大直到南美,表示中國文明屬性的漢字,銅錢,服飾,雕像廣泛分布於太平洋沿岸,而以墨西哥一帶的文物為最豐富。

 

抗戰結束近60年以來,鄭和首下西洋600年以前,由此上溯1200年前的“天寶之亂”或更早時期,漢唐子孫的大船於五湖四海的圈內毫無遊戲規則的奮鬥、洄遊—— 而在海洋上太文雅太文明了! 最多的目的除了貿易,逃生之外就是為了炫耀! 何以見得是漢唐子孫的大船而不是炎黃、華夏或大清帝國的海軍?

 

自漢開國皇帝劉邦始,漢唐貴族的視野就局限在“威震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嘻,“守四方”!與生當人傑死亦鬼雄(李清照同誌所推崇)的項羽之“沐猴而冠”兮“氣拔山”大同小異,借東風使“檣櫓灰飛”乃後漢典型戰例,足以使蜀漢臥龍諸葛亮代替周公謹在長江赤壁與日月同輝;倒是不會造船也無“草船借箭”之謀略的成吉思汗的孫子蒙古大汗忽必烈在海上略有建樹,而那拉氏慈禧在李氏中堂和“漢監”的協助下委實是舍得大把白花花的銀兩往海裏扔,亮晶晶的金元寶往烏龜“裙邊”下填,結敵國海盜之歡心!不要小看“漢監”,不需要引進輝瑞公司的“偉哥”,我漢唐民族的“三寶太監”也是“偉人”。 夾縫在元朝、清朝之間的明代是值得中原華夏探索“300年祭”(參考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奠”)、“600年祭”的曆史年代;明代初年的航海偉人鄭和應該紀念,450年前明代末年嘉靖34年(公元1555年調到浙江任參將)的民族英雄戚繼光也值得懷念

上述小結係編輯眾說紛紜之成,僅為諸位學友研究生及客員研究員茶餘飯後之調料而已,請博客、政客以及大灰狼羅客勿予深究,但紀念600周年更不要忘記簽訂於1895年4月17日的《馬關條約》——這段喪權辱國的曆史至今已經翻過110年零3個月。回顧海上光榮與屈辱的曆史對當代華人仍然有啟發作用,關注鄰國在東海在 “海日”July 18, 2005之前有何舉動已經不是“虛無縹緲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