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

靜以養性,平以做鏡,深以承水。波濤不興,微瀾而已。
正文

美國醫保改革與三峽大壩

(2009-12-19 10:34:16) 下一個
美國醫保改革與三峽大壩,二者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卻有同一特點,即好大喜功,罔顧效果。

美國醫保製度的低效高耗,舉世無匹,備受國人垢病。奧巴馬競選之時,高擎醫保改革大旗,所向披靡。入主白宮之後,奧巴馬著手操辦醫改,方知說話容易辦事難。經過無數縱橫捭闔,協商妥協,堪堪一年將過,國會參眾兩院終於拿出各自的醫保改革議案。這兩項議案擺在桌上,不看內容,隻看部頭,便足以使人眼前發黑。參院的文本長達兩千零七十四頁,眾議院的文本也不遑多讓,兩千零十四頁,摞在一起,雖不等身,也可齊腰。如果僅是篇幅長,尚能容忍,糟就糟在這兩項議案既長且爛,集官僚衙門陳俗舊弊之大成,數百條新條例、新項目充斥其中,新設立一百一十八個新委員會、新理事會,而且大多要麽毫不相關,要麽相互掣肘,全是各派政治勢力、各種利益集團相互妥協的產物。

僅從兩例,便可知美國醫保改革議案之爛。

例一。目前保險公司規定,二十歲人的保費約為六十歲保費的大約六分之一。這個風險加權是保險業界集數十年經驗之所得,而參眾兩院的議案不分青紅皂白,硬把六分之一分別改為至少一半和至少三分之一。

例二。美國的醫療官司數量驚人,賠償費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為避免責任,出現了大量的不必要檢查以及各種繁雜手續。十年來,浪費多達五千億,苦了醫生,肥了律師,瘦了患者。然而,參眾兩院四千餘頁的法案,非但不設一條一款革舊布新,眾議院的議案還規定,不得限製律師費,不得對醫療賠償封頂。在這荒唐規定的背後,利益集團說客們的身影依稀可見。

美國有識之士早已指出,醫保體製積弊甚多,若圖改弦更張,斷非一朝一夕之功,如取各個擊破之道,則目標明確,可收立竿見影之效。然而,奧巴馬誌向高遠,要抱,就要抱個大金娃娃。批評人士一語道破總統的心思:奧巴馬決意創造曆史,隻要國會拿出全麵醫保改革議案,無論內容如何,他都會簽署如儀。

再看三峽大壩的興建。興建三峽大壩,是為發電、蓄洪、航運。專家指出,長江泥沙淤積狀況複雜,航運前景不明;至於發電、蓄洪,如沿江建造眾多中小型水庫,同樣可收發電、蓄洪之效,而且成本低、風險小。興建巨型水壩弊大於利,乃是世界水利界的共識。然而,中國高層對正方論點欣然采納,對反方論點百般壓製,一心隻要“高峽出平湖”。如今,三峽大壩建成數年,已麵臨種種尷尬。移民處境艱難,名勝古跡隻供魚蝦欣賞,養殖業遭到破壞,上遊地質災情不斷,下遊旱情嚴重,數千公裏流域水文特性改變,等等等等。

無論是美國醫保改革,還是三峽大壩,都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明明可以多快好省,事半功倍,為何不被當局采納?看來,奧巴馬和中國領導人犯了同一個毛病,這就是好大喜功,以求青史留名。

美國與中國,一個是貨真價實的民主國家,一個是如假包換的專製國家,本該不是一條道上跑的車。然而,美國的醫保改革與中國的興建三峽大壩卻如出一轍。仔細想來,其中的緣由似乎已不在於社會製度,而是關乎人類本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