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 不能上網了, 大家好象都有點無所事事的樣子. 我的博客也不能更新了. 越發體會到我們日常生活對網絡的依賴. 當初網絡才剛剛興起的時候, 那熟悉的撥號聲至今還能在耳邊回響, 可網絡的發展和傳輸速度已經讓我們始料不及了. 毫無意識地我們的生活就已經離不開網絡了, 我們的朋友, 我們的聯係, 我們的問候, 某個時候你會發現, 他們竟然都或多或少地維係在那無形的網絡中. 嘿嘿, 想回到原始狀態嗎, 貌似還真不容易呢.
昨天是臘月二十三, 俗語有二十三, 糖瓜粘的說法. 小時候媽媽告訴我, 辛苦工作了一年, 這一天是灶王爺升天匯報工作的日子, 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年終總結, 估計也有年會, 吃吃喝喝, 紅包抽獎等. 灶王爺管著家家戶戶的鍋台灶具, 當然也就知道家家戶戶的大小事端. 萬一他說點兒什麽你家的壞話, 玉帝一生氣, 估計你家的日子就難過嘍. 所以人們就在灶王爺出發前給他做些甜的吃食, 讓他吃了心甜嘴甜, 說的就都是人間的好話了. 要說這也算行賄了吧. 給灶王爺做的這個糖瓜, 說起來還真是夠甜的. 以麥芽糖為主要原料, 做成小小的南瓜的形狀, 淺淺淡淡的黃色, 外麵還掛著一層白霜, 還是挺誘人的. 過年的時候, 副食店就有賣, 但很多是做成一條條的, 中間還有空隙, 叫關東糖. 味道是不錯, 醇厚, 但粘牙, 我是不太能吃的. 大概也正是如此, 才做給了灶王爺, 最好是把嘴粘上, 就什麽壞話都說不了了. 唉, 這收受賄賂也不易啊, 還就是幾塊糖而已
.
不過,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 就算真正的要開始過年了, 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小年. 糖瓜我是沒有的, 就做了年糕. 也是甜甜蜜蜜, 粘粘糯糯的, 時代的發展這麽快, 估計灶王爺的口味也與時俱進, 想吃點兒新鮮健康的了呢. 加上前兩天出門采購, 看到賣糯米的, 老大居然說, 想吃年糕了, 要不咱們蒸點兒糯米飯, 沾白糖吃吧. 我..., 我就算是不常做年糕, 但也不至於做這麽沒技術含量的事哈. 我要做真正的年糕. 很巧的是, 回來就看見小萍的舂年糕, 這不是心有靈犀麽
.
我和老大都是在北方長大的, 老大饞的肯定是北方的糯米年糕, 有白白的, 也有夾層豆沙餡兒的, 甜甜的. 吃的時候, 上鍋蒸熱了, 再沾點兒白糖. 老人們總是念叨小孩子, 不可以多吃, 不好消化, 吃完要活動. 南方人常吃的是水磨年糕, 是大米和糯米水磨了, 再做成的. 小時候受媽媽的影響, 我更愛吃這種, 可以甜甜的吃, 也可以肉菜炒了吃, 口感更軟糯. 還有一次表哥從南京帶的豬油年糕, 好吃得一塌糊塗.
決定就給老大做甜口的水磨年糕了, 粉是不能自己磨了, 用的現成的粘米粉和糯米粉, 我又加了些紫薯泥, 我怎麽就那麽喜歡這可愛的紫色呢. 又被帥哥說做的東西顏色怪怪的, 切, 這可是自然加天然的顏色啊!
紫薯年糕
材料: 粘米粉一杯, 糯米粉一杯, 白砂糖40克
小個的紫薯一個
做法:
1, 小個的紫薯一個, 上鍋蒸熟後去皮, 用叉子搗碎, 加一點融化的黃油, 備用.
2, 粘米粉一杯, 糯米粉一杯, 白砂糖40克,混合, 在粉中一點點加入開水, 並不斷攪拌, 至基本形成麵團.
3, 將紫薯泥加入麵團中, 用一個矽膠的鏟子不斷翻拌, 並擠壓麵團, 這就是舂年糕的過程, 舂的越久, 年糕越細膩好吃.
4, 舂好的年糕可以分成幾小塊, 放入抹了油的蒸屜, 上鍋蒸10-15分鍾.
這是最簡單的吃法, 淡淡的米香, 清甜的紫薯味道, 你一定會喜歡的.
如果喜歡帶餡的, 就準備一些自己喜歡的年糕餡, 我前幾天剛做了蜂蜜大棗醬, 再加點兒核桃碎就可以了.
蜂蜜大棗核桃紫薯年糕
取一個耐熱的玻璃容器, 內壁抹油, 舂好的年糕分成兩塊, 取一塊放入容器中, 鋪平, 在上麵撒上準備好的年糕餡, 再將另一塊年糕麵團蓋在上麵, 整好型, 上鍋蒸10-15分鍾. 蒸的時候可在容器上蓋一個盤子, 以減少年糕中進水.
嘮叨幾句:
1, 這種年糕是以南方的水磨年糕為基礎的, 不象純糯米年糕那麽粘, 吃起來有一種絲滑的口感, 還好消化, 是我喜歡的一種.
2, 紫薯的營養價值很高, 但直接吃有點兒幹, 我就喜歡用它煮粥或做饅頭麵包. 平時蒸東西的時候就蒸上兩個, 做的時候一剝皮就行了, 很方便.
3, 如果用手舂年糕, 要在手上抹些油, 不然會粘手. 我發現用矽膠的鏟子很好, 一點兒不粘.
4, 年糕的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 豆沙, 花生醬等也都是不錯的.
我的新浪博客(有圖有真相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9a2eb40100oe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