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與製度”作為題目來討論,有些抽象化,討論起來,容易大而不當,流於無意義的詭辯。
講一個現實的例子吧,一個不需要有多高的思辨能力,普通人就能懂得的生活中的觀察。
比如有這樣一個dysfunctional的家庭,這個家庭的父親有暴力傾向和強烈的控製欲。他有很多孩子,這些孩子們從小就生長在極為不健康的環境裏。動輒挨打受罵,為一點小事,就可能受到嚴酷的責罰。稍有反抗,就會遭致毒打,並可能被關到地下室凍餓數日。這個父親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威,不允許孩子們與外界多接觸,如果有哪個孩子在挨打時向外人求救,受到的懲罰將會加倍。
可以想見,這種家庭裏的孩子們非常缺少安全感。因為沒有得到過正常的尊重和愛護,也不懂得愛。又因為極少與正常的人群接觸,從而缺少自己家庭以外的健康的參照係和視野。他們唯一的role model就是他們的父親,這些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或多或少地會模仿其父親的行為。於是大的孩子會學著樣兒對比自己弱小的孩子施虐,互相之間缺少關愛和幫助。也就形成了特定的行為模式或者家庭文化。
如果我們從遠距離看過去,這個家庭裏的每一個人其行為都很遭,遠離文明,缺少對他人的尊重,為了自己的生存和利益就拚命地傷害比自己弱的兄弟和姐妹。在其他的手足遭受虐待時,不施以援手,表現冷漠,甚至幸災樂禍等等。
據調查,這些abusive家庭裏長大的孩子,在成年和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後,有很高的比例會重複其父親的pattern,成為自己家庭裏的施虐者。從而又影響到自己的下一代,如此惡性延續下去。
還有,那些受過長期虐待的孩子,即使被解救出來,生活在相對正常的環境裏了,他們的身上或多或少仍然攜帶著過去生活的烙印,會無意中保留很多過去的行為模式。
於是就有人認定,這個家族攜帶著abusive的基因,是不可以改變的。
也有人認為,這是他們的家族文化造成的,若要改變他們的行為,就必須先改變他們的家族文化。這樣說不完全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這個家族中的所有人都需要長期的專業的心理治療,讓每個人的情感和價值係統按照健康的模式重新成長一遍。堅持一些年以後,有很大比例會得到痊愈,而成為健康的人類。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如果這樣的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仍然存在,施虐的家長也沒有被強製性地監督。那麽若想要改善這些孩子的行為和思想模式,最優先要做的事情是什麽?
我的答案是先要解決那個施虐的家長的問題,如果不能完全移去的話,起碼也要讓他的行為得到有效的約束(置於法律的權威之下)。隻有在暴力和虐待的源頭被消除以後,這個家庭的總體環境才有望得到改良。當然,接下來所要做的心理(或文化)重建的過程同樣重要,並且漫長。
體製的改變和文化的改良兩者缺一不可,但是要分辨清楚輕重緩急,順序不可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