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啊,是誰動了你的奶酪?(轉文)

(2009-10-05 09:12:25) 下一個

聽到芝加哥申辦奧運失利的消息,心裏好不悵然,同時收看了來自裏約熱內盧的報道,那裏的人們歡呼雀躍人聲鼎沸,不由地想起當年北京申奧成功,中國人民是怎樣地喜悅與自豪。才僅僅隔了一屆,奧運會就從金磚四國的中國挪到了巴西,看起來世界曆史的潮流勢不可擋。申辦奧運不僅是對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綜合考量,同時也反映出世界經濟的一種走勢,當然,其中也不排除許多政治因素。美國人想得開,舉辦奧運也算不了什麽,不就是個小小的 game嗎!不辦也罷。話雖如此,可仔細想想也不盡然。

回想當年亞特蘭大申辦1996年奧運,按理說,奧運百年慶典理所當然應該在奧運的發祥地雅典舉辦。可是,當時僅僅因為某些讚助商包括可口可樂公司發出的“威”辭,如若不在亞特蘭大舉辦,那麽它們就考慮退出讚助。奧運會靠什麽呀,那是靠錢撐著的。沒有了大主顧,誰來撐這台戲?所以亞特蘭大如願以償,最後奧運百年盛典還是落在了財大氣粗的美國。姑且不說它是否真正帶動了美國南方的經濟發展,單說那時的美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氣勢,就讓人望而生畏。再看看今天,美國經濟走入低穀,而世界經濟也不再是一枝獨秀。在股市上被榮稱為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的中國巴西等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正漸漸從配角往主角的行列靠攏。真是由衷地感慨,美國昔日的風光哪裏去了?

前一陣子,耶魯大學前校長對中國的高等教育大放厥詞,從這種猛烈的抨擊中,我卻隱隱地感到美國人對於美國教育生發的“危機感”。我們這些人大部分是中國教育的產物,同時又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對於兩種教育體製的利弊,應該說有切身的體會。我不敢恭維中國的高等教育,它確實有著自身的弊端。然而,我也絕不敢恭維美國的教育,尤其是它的初等教育。看看我們的孩子,每天去學校都學了些什麽。我們哪個父母不是既要做爸爸媽媽,又要做孩子的老師呢?難怪國內來美訪問的朋友大為感歎,看你們活得真累,居然還得給孩子看作業,那老師是幹嘛吃的。這就是美國的老師,這就是美國所謂的啟發式教育。美國的教育是解放了老師,輕鬆了孩子,累死了家長。其結果必然是惡性循環,老子精英兒好漢,老子文盲兒無能。有什麽辦法呢,如果你生在父母文化層次不高的家庭,又能指望上父母什麽呢?

 

有人說中國教育是一種精英教育,我倒覺得,中國的教育不過是培養了一批批普通勞動者,而這正是教育所應肩負的基本職責。“大師”和“精英”不是什麽教育能夠培養出來的。比爾蓋茨從哈佛肄業,不是照樣創辦了獨一無二的微軟。有人甚至想要研究一下愛伊斯坦的腦子,看看到底是什麽物質基礎成就了這位天才。美國的初等教育連培養普通勞動者的目的都難以達到。如果沒有父母在這邊費勁拔力,那麽,十二年下來,孩子會成個什麽“人才”還真得打個問號。

想想看,如果美國教育很成功的話,也就不必要引進這麽多IT 人材。沒有誰天生就長了數理腦袋,中國人和印度人多半擅長數理,那是經過千錘百煉教育的結果。而美國的教育恰恰缺乏這種苦練的精神。難怪連奧巴馬總統都感到焦慮,美國的教育如不迎頭趕上,被中國人和印度人趕超那是指日可待。

再來說說美國的自由貿易與經濟模式。曾經應邀參加一個公司內部的電話培訓會議,受訓者是遠在印度的公司員工。會議期間,令人發笑的是,幾位印度老兄講的英語使電話這邊的人麵麵相覷,沒幾個聽得懂的。既聽不懂他們到底哪有問題,又如何培訓呢?幸好主持者是MBA出身,且從事貿易工作多年,最後他便無奈地當起了翻譯。公司肯花這麽大力氣來培訓印度員工,為的是什麽?還不是企圖降低成本,從而爭取最大的利潤。有些美國員工自嘲地說:“等把他們教會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前不久聽幾位在製藥公司工作的朋友議論,他們公司已經準備把研發中心移到中國或印度去,這遭到了來自公司中層的強烈反對。看看今天的美國,還能生產什麽呢?把加工廠搬到了中國,把服務業搬到了印度,那麽美國人幹什麽呢?全去作老板嗎?作誰的老板?這就是資本主義的自由貿易,資本家為了追求最高利潤而無所不為。國家對於這些企業又有多少有效的幹預手段呢?最終誰又是這種自由貿易的最大受益者呢?

看看中國改革開放這三十年,應該說真正的騰飛就是這十年。其深層原因與中國加入世貿是斷然分不開的。無論是鄧大師的“韜光養晦”,還是江總的“捫心發大財”,那麽多年的忍辱負重,換來的入世,今天看來是值得的。加入世貿就意味著和人家在同一個圈子裏玩遊戲,大家必然要遵守同樣的遊戲規則。中國不必再為取得美國的最惠國貿易待遇而煞費苦心,有什麽比賺外國人的錢來得更快呢?自家鍋裏攪勺子,所謂的“自力更生”,能生出什麽幸福生活呢?看看中美之間年年遞增的貿易逆差,也就明白了中國為什麽會有如此強大的國力去擺排場,搞慶典,那點錢不過是九牛一毛。遙想當年由朱鎔基牽頭,吳儀掛帥的中美知識產權貿易談判,這是入世談判的“第一槍”。當時中方做出來多少讓步與妥協。吳儀也因此被一些人罵成“賣國賊”。如果沒有那時的“賣國”,哪裏會有今天的十月金秋。

正如《時代》周刊有文章分析的那樣,中美之間的貿易模式,即中國製造,美國買單,中國人借錢給美國人消費,這種模式於中國可能是最佳模式,它既解決了中國國內的就業問題,也大幅增加了中國的外匯儲備;那麽這種模式對於美國來說,它是不是一種健康的模式呢?它到底能維持多久呢?次級貸款不過是引發這場經濟危機的導火索。從經濟學角度講,這種模式遲早是要崩潰的。

這幾天看到萬維網友們在熱議中國六十年大慶,這裏想寫下最近收到的一位來自國內朋友的電郵。他是這樣寫的:“國慶大典,感慨萬千,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的今天。”這個“我們”當然是指包括這位朋友在內的國內的“成功人士”。我深深地感到來自這些朋友的感慨是真實的而且是發自肺腑的。

我們海外華人的感覺正如一位網友所說是“複雜”的。怎麽會不複雜呢?我們的孩子,生在美國,長在美國,美國是他們的故鄉;我們自己,生活在美國,工作在美國,美國是我們的家園。所以我們不願意看到美國衰退,哪怕隻是衰退的跡象。我們願她依如昨日,風光無限。而那個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她是我們的祖國,對於她的蓬勃發展蒸蒸日上,我們在情感上會無動於衷嗎?祖國的繁榮不正是我們多少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嗎?

是的,中國的崛起與美國的繁榮也許並不矛盾,並無衝突,但這一切都隻是我們良好的祈願。當許多美國媒體紛紛報道了中國國慶大典的盛況,好多美國網站的網民發出了“醒來吧,美國!”的呼喊。

此刻,我也真切地感到,美國真的該醒來了,再不發展,再過二十年,這世界是個什麽樣子,誰又能預料呢?就象奧巴馬總統曾經說的,再不發展,到那時,誰是第三世界也未可知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