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是一些討論的記錄:
看不清塵世:還原曆史的真相,是走向文明的起點.
如同這次德國書展,中國還將《收租院》的泥塑書輯那到世界上去展。都什麽年頭了,我懷疑中國新聞出版總署養了一些沒有頭腦的官員。
冷血絕情: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果說於理不通,那麽隻能是有人刻意掩蓋了真相!曾經記得有人說:農民運動是痞子運動,此言得之!!!
法家才能拯救中國:喜兒都嫁黃世仁了,開朝的流氓無產者們又去那裏搞老婆?
小薑也辣:這個標題寫得太好了
白貓黑貓的年代,是非有新的標準,這是時代賦予人的?還是執政黨推崇的?還是媒體力量影響的?
金陵屁叟:對於這個問題的解讀不能用刻舟求劍的方法,在階級壓迫、需要奪取政權的時候,喜兒嫁給黃世仁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在今天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時候,不但可能,而且必要。黃世仁應該是農村裏致富帶頭人,按常理可以弄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幹幹,再不濟,也是縣市勞模,這樣的致富能人不嫁,難道嫁給大春那個隻會武槍弄棒的窮小子?
Worm_on_leaf:閑吃蘿卜淡操心的人真多!
過去,門當戶對的提法一致占上風。窮人女兒嫁到富人家也作正房的較少,因為富人家還想更富有。所以,地主要娶窮姑娘,是以填房或做妾為主,其實就是為了添加不付工錢的奴隸。否則,大房也不會同意。更有牛馬不如的“童養媳”。
多少有點骨氣的窮人父母是不屑於做這些事情的,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往火坑裏推。
當我們脫離曆史背景,吃飽喝足了,再憑空議論黃世仁與白毛女,就如同吃著當代的精品窩窩頭,疑惑過去的人為什麽喜歡吃白麵饅頭。
至於今天,既然包養已經是這個“笑貧不笑娼”社會的首選,也就不奇怪有女孩子說這種話。問題在於,一個巴掌拍不響,自己想做三兒,還得求人家“包”。這比起喜兒這種有尊嚴有主張的女人來說,算什麽東西呢?
看不清塵世:能提出這種討論的人也是有他的勇氣.看不出文章的作者是在下雞腸子引出一串大螃蟹? 真正的用意壓根就不是婚姻嫁取.
一是不應該造假或擴大事時. 二是不應該為了某種目地大開殺戒.三是不應該愚弄百姓.
風中行走:黃世仁都成“代表”、“委員”、“勞模”了,大春還隻會“舞槍弄棒”?這年頭,無產者不再風光鳥!
看不清塵世:先富們殺了大大小小的黃世仁,多少年之後,更多的黃世仁如雨後春筍般的不斷冒出. 喜兒的後代可能當了新的黃世仁,而黃世人的後代也可能淪為新的喜兒.難道這就叫作30年河東30年河西的轉換? 可黨還是同一個黨啊? 口號也沒變啊? 小學生們不是照樣每天對著升旗唱著"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嗎? 世界上人類的常理怎麽到了中國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就全都擰了呢? 難怪不了解中國的外國人喜歡用神秘的中國來形容. 全國人民同念一口經,麻麻眯,搞的老外是二丈合尚末不著頭腦.親不得恨不得.
法家才能拯救中國:"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和“南無厄彌陀佛”是一個道理
詳情,請看周星弛拍的電影《鹿鼎記》當中,小寶與陳近南在愚昧眾高喊“反清複明”時後麵密室裏談話的那一段
Worm_on_leaf:如果說黃世仁是符號,我們當然也可以把南霸天、彭霸天等等都當作符號。然而符號是有其意義的,不能亂來。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這人慫恿自己的女兒去做人家的小三,或被人包養,看看他是否還這般的心安理得從容不迫,甚至不勝榮幸,就能證明一切了。廢話少說。
看不清塵世:作者劉逸明的意圖很明顯是為了讓大家走出造假的曆史,回到事實的原貌。可是有人就老是鑽在這裏麵打轉,越想越真實,搞的象真的是的,就差將自己扮演裏麵的其中的角色了。作者的文章不是在談婚論嫁,更沒有汙穢“喜兒”,抬高“黃世仁”之意,而是從一個曆史的層次來揭開一個被捂了多年的魔術箱,讓大家看看原來的真實麵目。也就是作者呼籲的“現在是需要我們正視曆史事實的時候了”,也就是應該將這些被醜化成鬼的地主還原成人。更何況“地主”這一種稱呼早就已經是被廢棄了。
20世紀40年代末,在全中國,大大小小的地主有好幾百萬。原本是人民內部矛盾,一定要擴大為你死我活的矛盾。在階級仇、民族恨的教育模式下,民眾的盲從本身就是一種殺人機器。中國大陸的土改是以村村見血為目標,前後有200萬地主被殺害,有的甚至是斬草除根式的家庭滅絕。都是“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嗎?隻要翻開曆史的卷帙查一查,隻要找到上了年紀的老人問一問,就會得到截然相反的答案。人們承認,地主中有壞人,但地主不全是壞人;相反,其中絕大多數 ——約占總數 95%以上的地主,都是心地善良、樂善好施的好人——“地主”這個名詞,已成為一個深含貶義的詞匯,人們一見到“地主”二字,人們便聯想到上黃世仁,南霸天等醜惡形像的醜惡形象,他們成了“地主”的典型代表,人人橫眉冷對,個個切齒痛恨,就聯想到剝削和壓迫,產生厭惡感。正如每一個團隊裏,既有好人,也有壞人一樣,毋庸諱言,也有靠欺行霸市、高利盤剝而上升為地主的,但這種人畢竟是極少數。
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曆史來看,領導農民革命者也是很多地主階層家中出身的精英人士。毛就是地主出身,改成了富農,韶山的大房還一直為人們參觀的景點。鄧小平也是大戶家庭,劉,周,及他們的夫人等不都是富人家出身。如鄧夫人1916年生於雲南宣威一個巨商之家,其父蒲在廷,是名震西南的著名實業家(到了這就成為著名的實業家了)
到了他們那就成了高尚,有知識,有教養的紳士,而他人都成了可恨的黃世仁,南霸天,周扒皮要殺要砍?解放初期又有那麽多英雄功臣為什麽都不願取“喜兒”,有不少還嫌棄,寧願拋棄苦等了多年,為他們養兒育女,幫他們照顧老人的沒什麽文化的糟糠之妻,另取有知識的富家千金?這些富家小姐跟了這些官員,曆屆運動如果丈夫職位夠高能夠罩的住的就什麽事也沒有,丈夫職位不夠高的隻能自保或連自保都不行的,也都免不了出身的牽連。不少也逃不掉被害,被辱,被害的悲慘下場。看來同是地主出身,高底貴濺也有所不同。看來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並非隻是在不同階級之間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