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塵世

找到這個平台, 想說就說,開放自己的思維,一吐為快!
正文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零星花絮

(2010-01-09 05:56:36) 下一個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零星花絮(2009-12-30 21:37:26)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零星花絮
  

熙熙攘攘的吵了兩個多星期的哥本哈根會議終於在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氣紛中落下了帷幕,為此我聽了很多天的BBC WORLD SERVICE 廣播電台的報道,大概的整理出一些零散的花絮。

最近幾個月來所聽到的不同國家關於溫室效應的新聞和民眾對此話題關心的程度,好象這個世界的人們生活在不同的地球上。

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是由於一個發達民主國家的政府和議會幾乎是每個議會的直播都在討論這個話題,討論如何將減少溫室效應加入到法定的文件中去,各黨派都有不同的意見。緊接著代表政府部門的私人公司又都活躍了起來,家家戶戶被他們敲門按鈴的上門免費換電子瑩光燈,免費加內外隔熱層,並且安裝太陽能,儲水器可拿回大部的花消等,真是不亦樂乎。政府為了照顧農民不要他們為之做出什麽,可那些農民一再的聲明,他們已經為減少溫室效應做好了準備,等等。

哥本哈根會議似乎並不順利,富國象澳大利亞,美國,歐洲和日本來這討論支持所謂的丹麥的草稿,也就是他們希望最終替代京都協議,裏麵加上美國和發展中國家。

但是中國不想玩這個遊戲。它想保持京都協議,因為它隻是法律上約束條例清楚的說明了富國才實行碳排放減低並且幫助窮國應付全求的暖化。

美國和中國不僅僅是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國家,同時也在這次氣候峰會上分別主動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代表的身份出現。

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說他希望中國能夠很認真的達到哥本哈根的努力,盡管中國的官員正式的說中國不可能達到其間的大會的操作協定,是令人失望的,就象我曾經希望的而我仍然希望如中國那樣的強國仍然應該主動的設法參予和帶來一個有約束力的協定。

 

出席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周四(17日)表示,華盛頓將承諾在2020年之前每年籌集一千億美元來幫助發展中國家應付氣候變化。但前提是大會必須達成一項美國認為公平合理的協議。

來自富裕國家的長期援助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個關鍵要求,尤其是那些麵臨海平麵上升威脅而又沒有能力抗擊氣候變化的小國。

在艱巨的談判中,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一直反對美國和其他國家提出的堅持對所有國家的減排措施進行監督、報道和確認的要求。中國拒絕了國際監察組查驗他的排放量並且最後的措詞說明中國的關心是保護國家的主權。

希拉裏·克林頓說,“很難想象,對美國來說,我們做出像我剛剛宣布的司法或財政承諾的同時,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在減排問題上卻缺乏透明度。”

她說,“如果對增強透明度沒有絲毫的承諾,對我們來說那就是拆台。”

中國和美國是碳排放最大的國家。奧巴馬在大會發言中說,所有主要經濟大國都必須采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他說,必須建立一個核查全球減排的機製,否則各種承諾都將落為空談。

日本宣布提供50億美元資金援助發展中國家,但前提是峰會必須能達成政治協定。

BBC記者說,日本希望哥本哈根協議中限製主要發展中國家減排的條款能具有法律效力,不過中國對此堅決反對。

溫家寶在講話中表示,中國是近年來節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

這樣在哥本哈根每一個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顯現出中國是一個要小心對付的國家。

在哥本哈根的會議期間,這個馬拉鬆式的談判出人意料的受阻暫停,有很多不同的國家自願到丹麥集會遊行,民間團體對於他們參與峰會活動受到限製,以及談判毫無寸進感到憤怒。

澳大利亞各個城市民眾也相繼發起了集會,要求政府和總理陸克文積極配合哥本哈根的會議達成協議。還有小學生要求總理走路去上班。這也更驅使了陸克文在會議其間試圖好好的表現,在最後的前一天,澳大利亞總理說,我明天回到家中,是否能夠很有自信的,毫不猶豫的看著孩子們的眼睛說我在我的能力範圍內,盡了最大的努力,為你們的將來的所做出的努力我是問心無愧的。為了你們和你們的孩子我會不斷的努力。。。。

一個南極小島國家的代表發言中因為他的國家麵臨消失的危險,曾一度聲音哽噎,說不下去。

雖然最後的官員的麵上評語似乎很樂觀和滿意如潘基文對媒體表示:“我們最終達成了協議”。他說,這份協議是一個“重要的開始”,“必須在明年將之變為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早些時候,由美國牽頭、包括中國在內的五大國在最後一分鍾提出了最終協議草案,奧巴馬將這份協議稱為“有意義的協議”。但這份協議並沒有得到各國的一致讚同。

幾個發展中國家拒絕接受這一協議,認為它未能采取措施阻止氣候變化。

尼加拉瓜、委內瑞拉等國認為該協議的通過沒有經過正常程序。

離開哥本哈根時,奧巴馬說道協定是一個起始點。當他和溫家寶和印度,南非和巴西的領導交談時說:“這個進程來的並不容易並且我們知道僅有這個進程是不夠的。”“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的代表領導團長解振華說:“會議達到了一個正麵的結果,每個人都應該感到高興。”

我覺的最高興的應該是中國,因為據報道當這個協定出爐時,連中國都沒有想到這個結果,新華社都沒有來得及報道。

會議結束後,也有不少人搖著頭退場。歐洲國家對這個協議反應冷淡或失望,大多數的評論是大至歸攏如下:

 

“可恥的失敗”,“自殺性的公約”

“對大家期望著能有一個大的向前的步伐的人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失望。”

“但是我們的觀點是這些領導們必須盡快的回頭,我們不能讓這些失敗來毀壞需要的行動。”

“一些很小的進步令人失望,換一種相當坦誠的說法是這種談判是災難性的失敗。”

整個晚上在哥本哈根的全體大會,丹麥總理心情沉重到了最底點,當蘇丹代表說整個設計就象將非洲置於大毀滅之中。

文件是一個基於同樣的值,在我們看來,那就是將6百萬的歐洲人民引進了爐子裏。蘇丹的代表說。

瑞典代表說,這些內容是大毀滅是絕對的卑鄙。

其他的國家包括歐聯體,日本和代表小島國的非洲聯盟,強烈的要求通過聯合國藍皮書為了抗擊氣候的暖化而行動。

馬爾代夫的總統說,我們麵臨著和聯合國討論的真正的危機,如同世界貿易組織和其他多邊的國家商討一樣,應該鼓勵回到原計劃來防止步履維艱的進程拖上很多年。

歐盟認為這個內容太無力了,它將維持在最底的保正使2020年散發20%在1990年的水平。

 

歐盟在領導們到來之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並沒有在奧巴馬和溫家寶交易和準備發表的時候被采用。

 

最後,歐盟決定不站出來反對美國和中國,也就是迎合了這個政治遊戲的贏家。

 

一個完美的由白宮設計好的的舞蹈動作的序列看的出美國的新聞記者僅僅被邀請到至關重要的會議並且給出了事先準備的簡報。

 

全球環境問題的觀點能夠和應該鎖定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已經受到了很重致命的打擊。

 

這個交易顯然是大部分的國家在幾個強有力的玩家的基礎上大部分國家采取的聯合國一慣的傳統的假象的談判的結果:要麽接受要麽放棄。

 

現在可爭議的也就是是否聯合國傳統有一個意義深遠的將來,或是否強國將來做他們自己的決定,或小國有多少準備來減少他們的排放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