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1)
2011 (40)
2012 (36)
2017 (1)
2018 (1)
2020 (1)
信心與事實、看多與看空-美國房產、股市與黃金前景
如山
(2010年7月23日)
我說了信心二字之後,有人擔心我這種說法會令讀者盲目樂觀,從而造成投資損失。並且說:“生活中樂觀很好,投資上客觀對錢包更有益”。我十分讚同這句話,我也“鬥膽”代表投壇讀者對這種關心大眾的行為表示感謝。我們來到投壇的人,都是因為非常關心自己的錢包才在這裏積極討論的。很顯然我文章裏說的看多和信心並不指生活態度(當然生活態度對一個人的行為和健康是什麽重要,不過這是題外話)。因為看多和看空是直接影響你的投資決定的。就我的文章來說,相信和不相信DJI會跌到5000點,黃金升到$5,000會在近期發生就直接影響了你的投資決定。是否相信DJI會跌到5000點,黃金升到$5,000、遠離股票、遠離房地產、買入黃金就是最佳的選擇,最保險的辦法,最客觀,從而對錢包最有益呢?這就是需要有興趣的讀者討論的了。
就不去說黃金有跌的可能了(萬一跌了你可以用“止損點”賣出),就說它未來10年價格就在現在的$1,100到$1,200之間波動,你賣還是不賣呢?你要是預先知道未來10年都是這個價格當然就不會買入了。但是每天都是在波動,你一直在等它升,到了10年後還是這個價格(名譽價格,不是減除通貨膨脹的實際價格)。而股票有分紅,房地產有租金。就算什麽都不做,放存款還有點利息呢。怎麽買入黃金就是最安全的投資?沒有損失?要是黃金占你的投資組合的比例少,不賣掉當然沒問題。做個萬一的準備嘛。我基本就是這樣的策略。
至於什麽事實,就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麵對同樣的資料,不同的學者可以作出不同的圖表;而不同的專家可以得出不同的解讀。這已經是人人皆知的事實了。我也不否認,學習曆史,可以從中得出教訓和對未來的推測。但是對曆史的解讀就已經各有不同,更何況,從曆史怎麽可以斷定未來就一定是如何呢?世界太大,存在太多人們現在不知道的因素,會影響未來經濟、股票金融世界的變化。凡是推測未來的都有很多假設條件,要是這種假設發生了變化,就一切都變了。影響這個世界變化的因素太多了,常常會出現你意想不到的事。比如,誰能想到有911發生呢?誰又能想到過去的10多年有Microsoft,Google這些高科技公司產生呢?說到底,將來黃金和股票的變動沒有如何個人可以說了算,隻能是市場說了算。沒有任何凡人可以準確推斷,隻有神可以。
關於信心,你還別說,在我們日常中就常常會碰到麵對多種選擇,而又存在多種可能性,而無法判斷哪一個更好,或者怎麽做更好的時候。這時候的“信心”可以幫助你勇敢地往前。不然,可能會一事無成。記得羅斯福說過: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下麵我跟大家聊聊一個實例。
在我認識的生意人中,我隻佩服一個人,就是香港的L君。十幾年前,因緣際遇,我認識了香港的L君。他比我大約20歲,從此我們成了“忘年之交” ,他對我的後來發生了重大的影響。
香港的L君是做貿易起家,轉做房地產。當年,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前,他的資產淨值約二億港幣(約3千萬美元)。他在金融風暴中有損失,但是因為他沒有過度貸款,依然在可控範圍。手上還保持有現金。任何時候不要過度貸款,是在環境最好的時候他就說的話。我寫的《使用財務杠杆的風險分析》就包含了他的啟示。而當時比他好很多的地產商多的是。但是,那一輪風暴刷下了一大批富翁。紛紛破產的不計其數。
香港本來自己沒有資源,隻是一個轉運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占了作為大陸“橋梁”作用的優勢,辦演著中國進出口的Middle man角色。國外的公司想打進大陸,但是既擔心也不熟悉中國大陸的市場和文化,所以紛紛在香港設立公司或者辦事處;而中國大陸的公司,由於對外麵不了解,也需要通過“同種同源”的香港人來幫助聯絡。但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到了十幾年後的1998年,大多數公司已經可以直接對外聯絡成交;而國外公司對中國大陸已經熟悉,就直接進入國內設立公司了。另外中轉運輸方麵,靠近香港的蛇口就有新的大碼頭建立。而空運,也有深圳機場競爭。貿易和金融有上海和深圳。還有,大量的香港人害怕中國的統一失去自由,紛紛移民海外。有錢人幾乎都有海外護照,資金大量流出香港。就算是普通的香港職員,移民海外港的也相當多。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後,房地產價格在後來的兩年之內迅速下跌,寫字樓由高峰期下跌了70%,到了建築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所有資料,所有圖表,所有學者專家,幾乎無一例外指出香港已經到頭,無論經濟、房地產、金融現在是進入長期下跌期了。大量寫字樓空置,大量寫字樓拍賣。
正是在這時候大量買入寫字樓。我當時就問他,為什麽你還敢買入?他說,我沒把香港未來看得那麽差,香港還是有內地無法替代的優勢。這一國兩製,香港的製,我認為中央政府不會那麽愚蠢要取消它。房地產已經跌到建築成本價了,誰還會再建?可能有人已經知道後來的房地產的情況。香港沒有陸沉,她依然在發揮她獨特的優勢。大量往外麵的移民回流。同時大量的大陸公司在香港開辦事處或者分公司。更特別的是,大量的大陸“大款”在香港買豪宅和甲級寫字樓。以至現在香港的豪宅和甲級寫字樓高於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之前的30%。現在他手上的物業已經是買入時的5倍,資產淨值超過10億。這老兄懂圖表?有啥理論。但他懂數字,精於計算。精於思考。這些計算不需要什麽財務基礎,有小學三年級水平就能算出了。但是,怎麽看,怎麽算才是一個關鍵點。他說出的片言隻語,都很簡單,沒有理論,分析也簡單。但是,他的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會令我翻然醒悟。我常想,這麽簡單我怎麽就沒想到呢?真是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普通人的心理就是,在一個上升的市場,人人都不會認為有下跌的可能;相反也是,在一個下跌的市場,或者在一個低迷的市場,大多數人都不會認為會好轉。至於美國是否從此走向沒落,經濟將會一蹶不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當然,現在說差可能是主流看法。
總結:本人認為,遠離股票、遠離房地產、買入黃金未必是最佳的選擇,最客觀最保險的辦法,從而是對錢包最有益的辦法。起碼不是唯一的選項。這可能是我錯誤見解。相信聰明的讀者有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行動。祝大家都賺錢、都快樂!
(注:本文為如山原創,轉載請與作者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