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把頭
提到貴州的小吃,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戀愛豆腐、絲娃娃、米豆腐、腸旺麵、牛肉粉等,但是有一道小吃刷把頭,卻鮮為人知。不過知名度不高並沒有降低它的美味,並且同其他貴州名小吃一樣具有濃鬱的當地風情。
刷把頭,其實是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在貴州以前人們清洗廚房用具常常會用一種用竹子做的刷子,這種刷子被當地人成為刷把。刷把是將處理過的竹子切成一節一節的,然後把每一節從中間破開,破成很多非常細的細條,它們就像刷子的每一根細毛一樣,清洗廚房的各種用具。
小吃刷把頭的模樣就如同刷把一樣,所以得以此名。
不過讓外人一看,他們肯定會疑惑,這個不就是燒賣嗎,怎麽就成了貴州的小吃了?
刷把頭同燒賣在外形上是非常的相似,不過它也具有非常濃鬱的當地特色。當地的刷把頭麵皮都是純手工的雞蛋麵皮,餡料除了常用的鮮豬肉外,還加了一種當地特產的筍幹。辣椒作為貴州美食的魂,它貫穿了幾乎所有的貴州美味,刷把頭也不例外。在品嚐刷把頭的時候,除了刷把頭本身,一定還會上兩碗雞湯,一碗同普通的雞湯沒有什麽區別,另一碗就是用糊辣椒粉(
)糊辣椒的製作方法)調製的紅雞湯。吃的時候,將刷把頭澆上紅雞湯一起吃,吃完了再喝白雞湯解辣。
光饞人不厚道,我還是給大家仔細介紹一下它的製作過程吧,讓天南地北的你,也領略一下那大山裏的風情。
刷把頭的製作方法:
1,將麵粉,雞蛋和鹽水調勻揉成雞蛋麵團。這個製作方法同手擀雞蛋麵的方法一樣,不過為了讓蒸出來的麵皮更加柔軟,一定要多醒多揉,反複操作數次。
雞蛋手擀麵皮的製作方法參見這兒2,將麵團分割成小團,按扁擀成很薄的麵皮。這個同擀餃子皮一樣,關鍵在於一定要擀得很薄,而且個體不能太大,盡量勻稱。
3,和麵的同時準備餡料。餡料以三分肥七分瘦的新鮮豬肉餡為主。另外再加上沒有異味的筍幹。選用筍幹一定要慎重,因為許多為了保存的方便加了鹽等添加劑,所以現在能買到的常常都是偏酸的筍幹,如果是這樣的筍幹寧缺勿濫。其他的調味方法同做餃子的沒有什麽太大區別。
4,用皮包上餡,提攏收口成刷把頭的形狀,用旺火蒸熟,通常蒸5,6分鍾即可。
5,準備湯料。用一隻老雞熬上一鍋上等的雞湯。白雞湯就用上等的雞湯加上適量的鹽,白胡椒粉,再撒上小蔥蔥花。紅雞湯用上等的雞湯加上糊辣椒粉,鹽,醬油,白胡椒粉調配而成,最後在麵上再撒上小蔥蔥花。
備注:
1,糊辣椒粉(
)糊辣椒的製作方法)是貴州特有的一種辣椒製作方法,同普通的辣椒粉有一定的區別,如果你沒有,最好不要用普通的辣椒粉代替,而是選用貴州老幹媽油辣椒。
2,小蔥,在貴州又稱為香蔥,其實南方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香蔥,它的香味濃鬱但是辣味並不濃烈,是製作涼拌菜最後的調味。我用的是自家菜園子裏種的小蔥,味道不錯。
這碗就是紅雞湯,是不是很有點特色?
請閱讀我的更多文章戀愛豆腐辣雞粉香辣雞翅香辣醬自製老幹媽辣椒醬
看看這個鏈接裏麵有更多的介紹: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1821.htm
^_^,它是燒賣家大山裏的親戚。
那種麵條叫做杆子麵,舒家的杆子麵最為有名。也是一種雞蛋手擀細麵,為了更加的柔軟有韌性,反複用杆子來捶打。到了興義有幾樣小吃是應該品嚐的:1,剪粉(就是一種用米漿蒸出來的薄薄的米皮,有點類似廣州腸粉);2,羊肉粉(裏麵放了一種特製的辣醬,非常好吃,是我最懷念的。)3,刷把頭;4,貞豐糯米飯(貞豐的糯米是非常香的,配上特有臘肉和折耳根辣椒水就更香了。)
其實還有其他的如雞肉湯圓等,不過上麵幾樣是我覺得最有特色,最讓人懷念的。
咱們真是越說越近了。^_^
興義是不是也有一種很好吃的麵條?
興義是偶度過童年的地方~~~最想念那裏的涼粉攤子,還有解辣的米醋。記得總是多喝一碗才罷手:)
有機會要去試試這刷把頭!
謝謝分享!
遵義豆花麵很好吃,也很有特色,把麵條放進很香的蘸水裏一點點蘸著吃!謝遊走四方的魚。
好看又好吃, 口水直流啊!
我過世的媽媽是遵義人,她一定吃過這個小吃,我隻記得“絲娃娃”, 很爽口的。多想再回貴州一趟,懷念那裏的高山綠水。。。
刷把頭是貴州興義的小吃,曾經被評為貴州省名優風味小吃一等獎。它都是用傳統工藝製作麵皮,現在即使在貴州也很難吃到正宗的刷把頭了。上次回國,到了興義,也找了半天,問了許多人才吃上了。它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一碗紅紅,香辣鮮美的紅雞湯辣醬蘸水。真是這種特別的佐餐方式,讓它同其他的燒賣區別開來,也注入了新鮮的風味特設。
住的遠也歡迎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