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人未來的生活模式

(2015-12-19 13:52:49) 下一個

美國人未來的生活模式

怡然

 

大概是在2010年,《時代周刊》刊載了一篇文章,描寫美國人未來會選擇怎樣的居住環境。文章以華府的泰森角(Tysons Corner)為例,預期到2050年這裏將會變成美國新一代城市的樣板。那是一種什麽樣的模式呢?就是把商務中心與購物中心及住宅建築綜合於一體,充分展現交通便利居住舒適娛樂為上的城市新理念。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於理想居住環境的夢想。

如今五年過去了,華府的泰森角已經不再是“角落”,她正逐漸朝著既定的目標跨進,成為名副其實的“泰森廣場”(Tysons  Plaza)。五年之內,這裏建成並開通了華盛頓地區最大的地鐵交通樞紐工程,聯通了到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的地鐵,用不了幾年,人們就可以乘坐地鐵從裏根國家機場直達達拉斯國際機場,這一工程的竣工已經是指日可待。

泰森角原來中等規模的購物中心,已經被擴建為大型購物娛樂中心。這裏不僅匯集了那些赫赫有名的精品店,還有多維立體電影院,獨具特色的飯店酒吧咖啡屋。圍繞泰森角原來的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一座座寫字樓拔地而起。而那些住宅樓也恰到好處地鑲嵌其中,星羅棋布。每到周末,很多人到這裏來休閑,看場電影,之後找家飯店小酌一番,品味一下美國特色的小資調。

短短五年,從泰森角到泰森廣場的飛速變化,讓我不得不相信,這或許就是美國人未來的生活模式。決定人們居住環境的因素是多方麵的,但有兩點不容否定的事實,一是人口的結構,另一個是人們選擇的生活方式。曆史上在五六十年代,美國人曾經大批遷出城市搬到郊區去住,大有棄城歸鄉的陣勢。這和當時汽車這一交通工具的平民化不無關係。加上美國許多大城市交通擁擠嚴重,犯罪吸毒等社會問題久治無果。這些弊病迫使人們逃離城市,到相對幹淨清新的郊外去尋找理想的棲息地。

然而,隨著世界性能源的緊張,還有房地產的輪番漲價,使得在郊外居住的成本日漸增高。新一代的美國年輕人,在步入職場後,並不一定會重複其父輩的選擇,遠離城市而居。社交網絡的盛行,也使年輕一代的生活理念在悄然發生改變。擁有一座郊外別墅,還是美國夢的一個標誌嗎?八零後九零後也許並不以為然。況且,這個世界積累財富的方式,已經離傳統方式愈來愈遠,看看臉書和穀歌創始人的成功之路,就可略見一斑了。那麽,新生代人追求人生的快樂可能會更趨向內心和真實,而不是外表和浮華。

有兩個最重要的因素會影到美國人未來的生活模式。一是到本世紀中葉,美國白人將成為“少數族裔”,這不是聳人聽聞。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結果,到2050年,拉美裔、非裔和亞裔嬰兒潮的來臨,將會改寫美國的人口比例,使得非拉美裔白人成為名副其實的少數民族。目前美國本土出生的白人孩子與非白人孩子的數量,已經達到一致。而白人出生率逐年下降,少數族裔的出生率卻逐年上升。這種現象持續下去,必然會出現專家們預計的結果。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從根本上改變美國的政治生態和格局。也勢必會對美國人的生活模式產生深刻的影響。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美國單身人數的大幅飆升。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裏克.克裏南伯格 (Eric Klinenberg)2015年出版了他的新作《單身社會》(Going Solo),這本書剛一問世,就成為暢銷書。克裏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一書中向我們公開了一組數據,不能不引人震驚。截至2010年,超過50%的美國成年人處於單身,其中3100萬人獨自一人生活,也就是說每七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選擇獨居,獨居人口占到美國戶籍總數的28%,獨居家庭已經成為僅次於無子女的夫妻家庭的美國第二大戶籍形式,遠遠超過核心家庭(夫妻與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多代複合式家庭、室友同居以及老人之家。在性別上,1700萬獨居女性構成了獨居人口的主體,男性則占1400萬。年齡上,18-34歲的年輕獨居者有400萬,35-64歲之間的中年人為1500萬,64歲以上的約1000萬。地理分布上,獨居人口集中分布於美國各大城市之中,紐約為100萬,而曼哈頓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選擇獨居,堪稱全美單身社會的“首都”。

如何解析這麽高比例的獨居現象呢?克裏南伯格認為,資本主義高度發展所造成的個人自由主義興盛,是導致單身獨居社會現象的主要根源。正如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早就指出的那樣,“當人們變得功利和實際,並拒絕接受社會環境為他們作出的傳統安排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時,當他們學會了在自己的個人利益及其他行動可能造成的不利之間權衡得失時,當人們認識到家庭尤其是親子關係所帶來的巨大個人犧牲時,資產階級家庭的解體便隻是一個時間問題,因為獨立思考的男女們必將選擇另外一種更舒適、更自由、更能實現自我價值的生活方式。”

克裏南伯格在《單身社會》裏具體地分析了個人自由主義是怎樣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理念。首先,大規模的城市化容納了豐富多樣的價值觀,讓那些某個方麵的自我在村落社會中受到監控、壓抑的人,重新實現這方麵的自我。而城市多元化的布局與設施,從健身房、咖啡館,到酒吧、餐館、俱樂部等等,也為持不同價值觀的獨居人士找到團隊和集體,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障。

第二方麵,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普及使人們更方便地與社會保持聯絡,並且以更經濟節省的方式(而非家庭協作方式)進行社交、工作和獲得生存所需的資源。城市化和通訊技術的變革有力地支撐了獨居生活的現實可能,獨居並非注定要“與世隔絕”。年輕人通過手機與朋友、同事和客戶保持互動,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獲取信息、擴大交際圈和參與公共活動,老年人則可以在家人無法24小時照料的情況下,借助手機和互聯網排遣寂寞和得到幫助。

第三方麵,自本世紀七十年代興起的女權運動,大大提升了女性的社會地位。職業女性的經濟獨立意識增強,使她們不再願意僅僅依附於丈夫或家庭,也不願意將本可以獲得勞動報酬的精力,耗費在無償且不被尊重的家務勞動上。這一波女權運動直接推動了晚婚晚育,成年過渡期的延長,以及分居離婚率的上升。這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社會學家重新反思,婚姻和家庭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定位。

綜合上述,由於未來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以及人們生活理念的深刻變革,使我們不得不相信,美國人未來的生活模式的確是會與今天有所不同的。至於會有多大程度的不同,那隻有讓明天來說話了。

寫於2015年12月19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藏龍臥虎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很大。 用一種生活方式來覆蓋美國全國的今後的生活方式也太武斷了。
hagerty 回複 悄悄話 泰森角可能是大城市未來的模式。可美國大部分人不在大城市生活。
surreal 回複 悄悄話 泰森角?請我都不去
Quarx 回複 悄悄話 有可能.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有可能啊。現代人的獨立能力獨立精神越來越強,生活也越來越方便,誰也不再依靠誰了。到時,如果生兒育女的問題解決了,單身家庭真會越來越多。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樓主想說什麽?美國人未來的生活模式是泰森角?遍地的乞丐,寸步難行的交通?是想忽悠天朝土豪嗎?
likedreaming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