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王安憶筆下的上海女人

(2014-03-10 07:03:46) 下一個

王安憶筆下的上海女人

舒怡然

 

要說寫上海女人,王安憶當然是最有資格的了。我這樣說,並非說別人就不能寫上海女人。但作為自幼在上海長大的著名女作家,王安憶曾經塑造了許許多多鮮活的上海女人形象,她對上海女人的了解自然多了一層深刻,也多了一份神韻。別人觀察上海女人,恐怕隻是停留在表象,但王安憶卻是深入到骨子裏的。

一般人以為上海女人很婉約,王安憶卻說,婉約是吳越的風格,上海女性可是吳越中最硬的那種。而且,上海女人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若是她們心裏沒了這股硬勁兒,那該如何對付這個充滿嘈雜紛爭毫不安分的城市呢?所以說,上海女人的“硬”全是給逼出來的,這話一點都不過分。

上海女人總被人指道為小女人氣十足,可王安憶卻覺得,上海女人其實是蠻有男人氣的。因為上海這座城市並非如你想象的那般羅曼蒂克,這裏的一切都是靠硬功夫的,連風裏都滿含著瀝青味兒和海水的鹹濕味兒。對於一個沒有多少詩意的地方,女人就更要表現得強勢一些,不然,哪還會爭取到自己生存的空間呢?所以說,上海女人身上體現出來的精明幹練不讓須眉的男子氣概,著實也是生存世態所迫。

王安憶筆下的上海女人,的確反映了被這個大都市物化了的女人形象。不過,我印象中的上海女人,卻也有著另一番景色。她們會在忙碌的日子裏尋得一絲休閑,她們會把拮據的日子過得井井有條,她們會以最少的投入贏得最大的情感回報,她們有很多很多特點,別處的女人也有,但卻沒有她們那樣發揮得淋漓盡致。

留學時認識了不少上海女人,發覺她們都很會過日子。一間又小又擠看著不起眼的公寓房,也能被她們打扮得像模像樣,充滿生活氣息。她們喜歡小擺設,一盆君子蘭,一棵文竹,說不上名貴,卻讓鬥室生輝,令我歎服。即使是來短期探親的老媽媽,也會幫兒子女兒精心劃算,把飲食起居調理得有滋有味。

上海女人愛凡俗的生活,她們會在平淡中找到情趣,在熙攘裏發現樂趣,自己也在其中快樂著。我懂了,張愛玲筆下的上海女人不是憑空捏造,她們是活生生的。其實,張愛玲本人也絕非如某些評論寫的,那麽超脫得不食人間煙火。她就是一個愛塵俗生活的上海女人。這一點,王安憶還曾經專文寫過,“世俗的張愛玲”,讀來很有些意思。

下麵引文是王安憶寫的“上海的女性”。相信喜歡她作品的人,一定讀過這一篇。重溫她的文字,也定然別有一番樂趣吧。

 

 

上海的女

王安憶

 

上海女性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男女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慘烈,還有些傷心……上海的女性心裏很有股子硬勁的,否則你就對付不了這城市的人和事。不知道的人都說上海話柔軟可人,其實那指的是吳語,上海話幾乎專挑吳語中硬的來的。用上海話來說愛幾乎不可能。這個字還溫存些,可見上海的實在的。上海話用來說俠義倒是很好,都是斬釘截鐵,一錘子定音的,有著一股江湖氣。因此,說上海話的女人就總有著些俠士的意思,是和男人說得上話來,說的不是你我衷腸,而是天下道理。不知道的人還說上海女性婉約,那也是指的吳越風氣,上海女性是吳越中最硬的來的。她們的硬不一定是硬在字上,而是在。你沒見過比她們更會受委屈的了,不過不是逆來順受的那種,而是付代價,權衡過得失的。你決不能將她們的眼淚視作軟弱,就是這道理。

    切莫以為有那幾行懸鈴木,上海這城市就是羅曼蒂克的了,這裏麵都是硬功夫,一磚一瓦堆砌起來。你使勁地嗅嗅這風,便可嗅出風裏瀝青味,還有海水的鹹味和濕味,別看它拂你的臉時,很柔媚。爬上哪一座房子的樓頂平台,看這城市,城市的粗礪便盡收你眼,那水泥的密密匝匝的匣子,蜂巢蟻穴似的,竟是有些猙獰的表情。你也莫對那二十年、三十年的舊夢有什幺懷想,那隻是前台的燈火,幕後也是這密密匝匝的蜂巢蟻穴,裏頭藏著的,也是咬牙切齒,摩拳擦掌的決心。這地方真是沒多少詩意的,歌也是那種打夯的歌。你隻有看見工地上徹夜通明的燈,這裏不響那裏響的打樁機聲,你還會感動一下,有一些激越的情感湧上心頭。這就是這城市創世紀的篇章,是要從宏觀著眼的。而在那水泥狹縫般的樓底街道上蠕動的、如蟻的人生,你要他們有什幺樣的詩情?

    這裏的女性必是有些男子氣的,男人也不完全把她們當女人。奮鬥的任務是一樣的,都是要在那密密匝匝的屋頂下擠出立足之地。由於目標一致,他們有時候可做同誌,攜手並肩地一起去爭取﹔有時候可就成了敵人,你死我活的,不達目的誓不休。這種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慘烈,還有些傷心,因都是渺小的人生,在可憐的犄角裏,周轉不過身來,即使是勝也勝不了幾寸,敗卻是不能敗的。這地方的男人也是用不上男子氣的,什幺都得伏小曲就,蜷著地來,也難怪不把女人當女人。雙方勢均力敵,一樣地無倚無賴,白手起家,誰也讓不得誰。要說男女平等,這才是,同一地平線上,一人半邊天。嚷著尋找男子漢的,大多是那些女學生,讀飽了撐的。凡是浴血浴淚過來的,找的不是男子漢,是那體己和知心,你攙我,我攙你的。要說都是弱者,兩條心扭成一股勁,就是這地方的最溫存和最浪漫。

    寫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不管有多幺大的委屈,上海也給了她們好舞台,讓她們伸展身手。而如她們這樣首次登上舞台的角色,故事都是從頭道起。誰都不如她們鮮活有力,生氣勃勃。要說上海的故事也有英雄,她們才是。她們在社會身份的積累方麵,是赤貧的無產者,因此也是革命者。上海女性中,中年的女性更為代表,她們的幻想已經消失,緬懷的日子還未來臨,更加富於行動,而上海是一個行動的巨人。正是在命運決定的當口,她們堅決、果斷、嚴思密行,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說她們中年,她們也不過是三十歲上下的年紀,正是經驗和精力都趨飽滿的時候,她們沒有少女的羞怯和孤芳自賞,也沒有老年人那般看得幵,她們明白,希望就在自己的一雙手上。她們都是好樣的。

    可是,她們卻滿足不了你浪漫主義的內心追求,她們太務實了。這地方的生存太結實了,什幺都是鏗鏘有聲,沒有升華的空間。也許你隻有從大處著眼,去俯瞰那晝夜工作的工地,那裏有一種聚集起來的激情。可你掌握那還有待時日,現在你則是伏手撿拾的日子。將那些零散在局部的熱和力收集起來,準備著下一次的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舒怡然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各位的精彩評論,恕我不能一一回複。
看來大家對於王安憶的作品評價也是各有千秋嗬,尤其是她對於上海人的描寫和塑造。你們的評論也為讀王安憶作品提供了另類視角。再次感謝!
波大才是人. 回複 悄悄話 王安石他妹?
肥肥羊 回複 悄悄話 王安憶的作品有個特點,喜歡大篇幅地描述過去上海的風景和社會風貌,但是我一點興趣都沒有。社會在進步,大家的眼界都在開闊,隻會通過憶舊來體現優越感的方式有意思麽?為什麽她會越過越狹隘呢。仔細想想好像別的作家描述自己家鄉的寫得好的很多,比如寫武漢女人的《萬箭穿心》。
蔡辰禎 回複 悄悄話 王安憶隻能寫貌似上海人的皮肉,寫不出上海人的骨血。
滾子刀肉 回複 悄悄話 王安憶說的上海人,實際是那些幹部子弟,她上不知資本家高級知識分子的“上等生活”,下不曉得棚戶區工人新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程乃珊寫“資產階級上等人"寫得非常好,但其他階層她真得寫得不咋的。
蘇.蘇 回複 悄悄話 你沒有看我"繁花"後麵的...嗎? 空下來, 要寫一下"繁花"的.
囫圇 回複 悄悄話 蘇蘇說的我有同感。但是恰恰是這部大家都說好的繁花讓我看不下去...
蘇.蘇 回複 悄悄話 王安憶陳丹燕, 這兩個近期寫上海寫得最起勁的女人, 寫的上海人都是表麵象內裏不象, 或者是非上海人看了覺得象, 上海人總覺得少了些啥. 原因很清楚, 因為她們倆都不是正宗上海人, 王安憶娘是茹誌娟, 陳丹燕也是部隊大院出身的. 兩個上海話都講不清楚的人寫上海, 總是缺一口氣的. 寫上海人寫得象的, 是程乃珊, 但是她的筆頭太"高貴", 老是局限在顯擺她家的藍屋, 不要說非上海人, 連我都讀得生氣.
盼星星盼月亮, 終於盼到一本寫上海寫得真正象的小說, 那就是"繁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