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漫談移民心態(上)---文化失落感及其他

(2012-01-08 19:21:20) 下一個

漫談移民心態(上)---文化失落感及其他

舒怡然

 

前些時候,萬維網上對於在美國的華裔移民遭受種族歧視以及維權等問題展開了熱議,這是件好事。比起早期華人移民,我們這一代移民有了越來越強烈的自我意識,抗爭意識,和維權意識。其實,無論在哪個社會,人要想活得有尊嚴,都必須依靠自我覺醒,自我奮鬥,和與之相對應的自我維權才能實現,在美國尤其如此。

談到種族歧視和相應的移民維權問題,可圈可點的的確很多。這裏,我隻想就移民心態的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移民心態的特征之一 ---- 文化失落感

在美國這個移民國家裏,哪一個移民沒有一段辛酸奮鬥的故事呢?人們從各自的奮鬥史中所感悟的會千差萬別,但其中也不乏共性的東西。我認識的萍姐來美國已經有快二十年了,和我聊起來她自己這些年來在異國他鄉摸爬滾打的親身經曆,最令她感動的不是別的,而是她的一位美國上司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欣賞。她的這位老上司,不僅喜歡看中國電影戲劇和小說,喜歡吃中國飯,還不止一次地到中國觀光旅遊,親身感受中國文化的濃鬱氛圍。她對於中國文化的喜愛和癡迷的程度,真可以稱得上是位中國迷。當然這樣的美國人並不多見,有如此強烈中國情結的老美,很多也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客觀原因造成的,比如家人和中國人的聯姻,或是有到中國工作學習生活的經曆等等。所以,他們對中國文化有認同感,他們對中國人也就沒有陌生感。

其實我自己也有類似的感受,當一個美國人對中國文化表現出極大的興致和熱情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引起我內心的欣喜。是啊,誰不希望別人尊重、欣賞和喜愛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以及所有打上文化烙印的那些東西呢?尤其是當你屬於這個社會中少數民族中的一員,那種渴望文化被認同的感覺就愈發強烈。一旦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遭遇到不理解、冷遇、甚至是歧視時,內心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深深的失落感。我把這叫作文化失落感。

據我觀察,在美國這個移民大家庭裏,並不是隻有中國人懷有文化失落感,其他族裔的人也同樣會有類似的感覺。就在前兩天和一位同事聊天,還談及這個問題。她從英國來美國先求學後工作,已經有近二十年了。可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告訴我,在美國她總是找不到家的感覺,直到現在她還經常感到不習慣這個國家的好多東西,包括價值觀念、處事方式、甚至穿衣戴帽和飲食習俗。這確實讓我吃驚不小,因為在我看來,一個歐洲人,尤其是英國人,不應該對美國有任何陌生感。畢竟開辟這片新大陸的先驅們與他們有著同祖同宗的血緣聯係,有著千絲萬縷文化淵源的傳承。

由此使我不由得推想,懷有文化失落感,並不是因為你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不夠強大,恰恰相反,越是文化底蘊深厚的民族,在不同種族文化衝擊中表現出的對抗性越是強烈。人的文化背景就如同一塊畫板,底色愈深,融入其他顏色的能力愈差。當然,一種文化給每個人身上刻下的烙印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即便是受同一種文化的熏陶,人們在麵對不同文化的挑戰時,也未必會產生同等程度的文化失落感。這既取決於每個人的個性特征,也與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密切相關。

如何麵對這種因文化不被認同所導致的文化失落感呢?我想,擁有堅強的內心世界和豁達的胸懷,是抵禦這種失落感的利器良方。一個人隻有自己從裏到外的自尊自信,才會真正不在意別人怎麽看你。關於這一點,我在下篇還會詳談。

 

移民心態的特征之二 ---- 過度謙卑與過度敏感

對許多移民來說,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或經曆過這樣兩種心態,即過度謙卑與過度敏感。一個人背井離鄉,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孤獨感和無依無靠感如影隨形。這時,如果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會令你感恩不盡。以前曾寫過一篇文章《在美國,職場上不必談“感恩”》,引發了一些網友的爭議。對此,我也反思過自己的觀點,在對待這個問題上,我想比較合適的心態應該是,卑微之心不可有,感恩之心不可無。

對於曾經給過我們幫助與提挈,給予我們教誨與關愛的人,我們應該永遠心存感激。然而,感恩之心不等於卑微之心,所謂卑微,常常是由於過度謙卑所致,這也是第一代移民最容易產生的一種心態。過度謙卑的直接後果是,表現不夠自尊,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利也不去爭取,逆來順受。其後果是,不僅損壞了自我形象,久而久之,還不可避免地造成社會上其他人對於這個族群不利的集體印象。

有時,人的心理極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當移民的腳跟站穩以後,逐漸步入社會的深層,觸及每一個角落,便會驚訝地發現,這個社會原來也存在著這麽多不公正不平等,甚至是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方。而這些客觀存在的社會陰暗麵極易造成移民心態的驟然轉變,從對這個社會頂禮膜拜式的謙卑,而轉向凡事都看不慣的過敏心態。過度敏感的一個最明顯的表征,就是對於各種不公正的社會現象,過分地以種族歧視進行泛泛解讀。比如凡事都會往種族歧視上聯想,而不去細究實際具體的情境。歧視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應該是不分國度的,任何一個社會都在不同層麵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歧視現象。至於是否一定是種族歧視,那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移民之所以會產生這種過度謙卑或過度敏感的心態,主要是緣於內心深處的無根感,即沒有深刻的家園感。為尋求安全感而不得不表現出過於謙卑,為潛意識裏的自我保護而變得異乎尋常的敏感,這大概是造成移民心態這兩大特征的深層原因。

我們不能否認,在美國加拿大這樣的移民國家,種族偏見與歧視仍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但是,我們也應該樂觀地看到,新一代移民在美加這片土地上,依靠自己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奮鬥,正在逐步改變社會上其他人對我們華裔舊有的種種偏見。而且,通過我們自己的積極參與,許多製度歧視問題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解決。正所謂事在人為吧。

(待續)

寫於2012 1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