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漫談移民心態(下)-- 活出自己的精彩

(2012-01-15 05:36:05) 下一個

漫談移民心態(下)-- 活出自己的精彩

舒怡然

 

“小”生存環境與“大”社會氛圍

在美國,種族歧視永遠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大人物們不願意輕易觸及它,是怕一不小心會身陷政治不正確的泥潭。平民百姓倒是用不著擔心什麽政治帽子,但人們在平時談論這個話題時,仍是十分謹慎,多半也僅僅是泛泛而談。如果你當真要指控某人或某事涉嫌種族歧視,那問題就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了,會牽涉到證據、事實、動機、後果等等一大堆令人頭痛的調查。所以,我們一般人除非萬不得已,也不會對自己熟識的身邊的人或事輕易動用“種族歧視”這頂桂冠,畢竟,種族歧視是一個有著嚴格界定的法律詞匯,用得不恰當,反而會給自己招來是非。

然而,無論在職場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的確時不時地會遇到或感受到各種各樣帶有種族偏見甚至是歧視的人或事,有時它們就如同空氣中飄浮的尾氣一樣,使你總能感到那樣一種不舒服的味道。記得剛開博時,就寫了一篇《以平常心看待種族歧視》,今天重溫那篇短文,很為自己當時的輕鬆口氣而驚訝。說得多輕巧,“平常心”,人家都袒露出對你的輕慢瞧不起的姿態,你的心還“平常”得了嗎?連我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不“平常”,你又能如何呢?總不至於為了某個人的某種偏見,而對簿公堂吧?

如果我們把神經放鬆下來,環顧左右會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特定的小環境之中,我們經常接觸的人都處在一些特定的圈子內。如果說,我們感受到了偏見與歧視,那一定是這些圈內的人給我們帶來的。這樣一來,如何應對種族歧視問題,就變成了如何在“小”生存環境中消除歧視的問題了。

在美國生活了這麽多年,給我體會很深的是,美國還是一個講究真才實學的地方,美國人更是一個重實際利益不務虛的民族。如果你在專業業務上有過硬的本領,終究是不會被埋沒的。所以,第一代移民在海外尋求生存發展的過程中,憑借真本事,在小生存環境中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塑造自尊自重智慧向上的形象,並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難事。在網上讀過好多海外華人撰寫的係列文章,講述他們起伏跌宕的職場生涯,讀後不能不令人歎服。這至少從一個側麵證明了,新一代移民在異國他鄉,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樣可以創造出奇跡和精彩的人生篇章。

單就種族問題而言,我們生活的這個大社會氛圍也許並不那麽令人滿意,有因體製法規不夠完備造成的種種製度性歧視狀況,也有因根深蒂固的偏見滋生的個人歧視現象。要改變這些社會現實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然而,我們的確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去營造一個使自己活得自由自在的圈子。如果每個華人都有這樣一種努力奮鬥的精神,那些對我們族群固有的偏見和歧視,不就會離我們愈來愈遠嗎?

 

參與是改變社會現實的第一步

我所在的社區亞裔人口比例很高,不管是中國人、印度人、還是韓國人,都十分重視子女教育。每年郡(county)州關於教育的財政支出分配問題都是倍受關注的議題,而經過層層商討通過的議案,代表的是各個利益集團方方麵麵博弈的結果。

舉個例子,在我們這個地區,由於亞裔孩子在學校普遍表現出色,被選入天才培養計劃(GT Program)的比例相對較高,這自然造成了對另一些族裔孩子利益的衝擊。所以,郡州到底該拿出多少納稅人的錢來支持這類GT 中心,一直都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在最終決策過程中,School Board的作用極為關鍵。

去年冬天有機會聽了當地一位School Board Member的講座,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談到印度人不僅重視自己教育子女,而且積極參與競選School Board的活動,選出自己的代言人,或是自己親自參選,隻有這樣別人才會聽到你的聲音。而我們華人在這方麵做得遠遠不夠。

由此使我想到,要想改變社會現實,積極參與是最為關鍵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隻有從意識上覺醒,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社會生活,我們才真有希望為改變這個社會做出點什麽。

 

放下“熔爐”情結, 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來美國之前,曾經讀過一本介紹美國的小冊子,它把美國描述成“一個多民族的大熔爐”,多麽形象的比喻,“A  Big  Melting  Pot”。美國果真是一個“民族熔爐”嗎?

在這個問題上,研究美國民族問題的社會學界一直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論點。文化多元主義的盛行,使許多人對於美國是“民族熔爐”這一傳統觀念發生了深刻的動搖。最為著名的是由Nathan Glazer Daniel P. Moynihan 合著的《Beyond the Melting Pot》(被譯成《遠離熔爐》),該書作者哈弗大學社會學教授內森.克拉澤,於1962年參加了一項對紐約市少數族裔的社會調查,他們選擇黑人、猶太人、波多黎各人、意大利人和愛爾蘭人作為對象,分析這些移民團體的歸屬感,結果發現,他們是一種新的社會群體,具有強烈的種族意識。這些移民並沒有象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在美國這個“上帝的熔爐”中煉成了全新的美利堅人。“熔爐”的神話被打破了,次年他們的調查結果以《遠離熔爐》(Beyond the Melting Pot)這個引人注目的標題發表了。在書中,他們第一次在學術意義上提出並使用ethnicity這個詞,來描述“族裔集團的性質和特點”。由於他們的倡導,美國學術界開始從人類學、社會學和政治學幾個方麵來研究ethnicity。限於篇幅,本文隻能在此作一個簡單介紹。

文化多元性和民族同化是美國民族關係中並存的兩大特征和兩種趨勢,二者是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民族同化是一個民族群體同另一個民族群體融為一體,分享共同文化的過程。它通常以兩種具體形式得以實現,一是轉化型,即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接受占主導地位的社會文化;二是融合型,即各種民族群體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獨特文化。而“民族熔爐”理論正是這種融合型民族同化論的體現,它認為不同民族的移民在美國“熔爐”中熔化成一體,形成了新的美國文化。這就是許多人熱衷於講的融入。有必要說明的是,“熔爐”論最早是由歐裔白人提出來的,他們所謂的民族融合是指在白人的種族集團範圍之內進行的,比如說德國人、法國人、愛爾蘭人、英國人、猶太人、和俄國人等等。至於黑人、亞洲人和拉美裔民族群體,由於其在人種數量以及經濟和文化上都處於相對弱勢,在很長時間內都被排斥或遊離於白人的“民族熔爐”之外。所以,“熔爐”理論在一出爐時,本身就帶有鮮明的種族色彩。當然,時至今日,“民族熔爐”一說已經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

上麵談到的僅僅是理論層麵上民族融合的問題,現實的美國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因為工作的緣故,我經常光顧一間可以容納數百人的工作午餐廳,來這裏就餐的有各色人種,黑人、中國人、印度人、拉美人,當然白人還是占多數。每次去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會看到同樣的景觀,各色人種就跟事先被分組了似的,各自聚在一起,有說有笑,涇渭分明。我不敢說在美國這是否是一種普遍現象,但每每見此情景,心裏總有點黯然。是啊,融合融入,談何容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人的天性使然。人們在尋找談話的朋友,哪怕隻是個吃飯的陪伴,也總會遵從使自己感覺舒服的原則。我理解的融入,首先是要能夠彼此交流溝通,如果連朋友都做不了,再說多少天花亂墜的詞語都是空話。

這類實例還有很多,比如周末去教堂,韓國人有自己的教堂,猶太人也有自己的教堂。這裏有信仰不同造成的,但也有僅僅是出於族群親和融洽的考慮。象韓國人大多數都是基督教徒,但他們喜歡有自己的教堂,周末大家可以聚在一起,除了聯絡感情,更能體驗一種強烈的社區感。

這些零零總總的社會現象勾勒出了一幅真實的美國圖畫,說它是“民族熔爐”並不確切,至少對於第一代移民來說,實際情況遠非如此。如果把美國比作是移民的海洋,融入其中的少數民族隻能作為不完全溶入的溶質,它既保留了自身的特質,但也不得不將自己置身於這個海洋當中。

作為新移民,我們沒有必要總是糾結於是否“融入”主流,是否能夠成為“熔爐”裏的一份子。記得我第一次去interview時,一位美國人給我的忠告是,“Be Yourself!”這句話很中肯。沒錯,做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做你自己喜歡的那個自己。Be Yourself,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許並沒那麽容易。其實無論我們在哪裏生活,都應該努力做自己,這是一個人自信心的表現。有了做真實自己的勇氣和信念,那我們也就在不知不覺之間,成為“熔爐”的一份子了。

我們選擇了移民這條人生路徑,以什麽樣的心態去生活很重要。自尊自信,做你自己,相信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這既是我的感悟,也是我的希望。

我想以新加坡藝術家郭寶昆的詩句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出發是我的還鄉;漂泊是我的家園。


寫於2012 年 1 月 12 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