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別讓裸婚成為一種浪漫的忽悠

(2011-07-19 05:31:28) 下一個

別讓裸婚成為一種浪漫的忽悠

舒怡然

最近國內正在熱播電視劇《裸婚時代》,據說,這是繼《蝸居》之後,又一部引起熱議的連續劇。“裸婚”指的是什麽?上網一搜索,才知道這個網絡新詞指的是“無房無車無戒指,不辦婚禮不度蜜月”,倆人花九塊錢去民政局領兩張結婚證就算完婚了。比起追求排場大操大辦的“厚婚”來,裸婚不失為一種新的時尚。

但仔細回味一下,其實這裸婚也算不得什麽新鮮事兒。退回到二三十年前,我們當中的許多人不都是從裸婚走過來的嗎?那時的車子是自行車,房子是單位分的單身宿舍,要是新婚燕爾能夠雙雙去哪兒度個蜜月,也叫旅行結婚,那就已經是相當的奢侈了。再想想我們的父母們,他們結婚論嫁的那個年月,哪來的車子房子戒指?婚禮無非是簡簡單單的“茶話會”,新郎送給新娘的不是結婚戒指,那屬於“四舊”,紅寶書倒是不能少的贈品。所以,這裸婚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不是新婚男女們心甘情願喜歡的選項,多半是不得已而為之。

然而,在物質生活已經極大豐富的今天,裸婚被重新提起,似乎就有了一番別樣的意義。對於當下金錢至上盛行且極端物質化的中國社會來說,裸婚是否是一種反叛社會思潮的產物呢?

對於“裸婚”,男女的態度迥然不同。一項網絡調查顯示,80%的男性讚成裸婚,而70%的女性則堅決反對裸婚,她們認為裸婚雖然聽起來時尚,但卻是不切實際的,更不願意跟這股潮流。存在這種差異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中國社會,操辦婚事一般還被認為多半該是由男方來承擔的事情。

如今安全感似乎是中國人的首要需求,在房價持續飆升的城市,渴望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無疑成為尋求安全感的源泉。而車子除了作為交通手段,更多是用以炫耀麵子的道具。在這種情況下,裸婚倒不失為減輕男人生活壓力的一種權宜之計。房子和車子總會有的,就象“麵包會有的”一樣,但不一定非得在結婚那一刻就全部備齊,它們可以在兩個人共同經營生活的旅程中,逐步地去實現。一味要求在結婚時就有房有車是不現實的,以此作為結婚的必要條件,那就更是對婚姻的莊嚴與神聖感的褻瀆。

但是,當婚姻變成了隻需花九塊錢領兩張結婚證書就草草了事這樣一個過程,那麽,如此的裸婚是否容易鑄成快餐婚姻呢?俗話說,來的容易去的也容易。人都有劣根性,對於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就不會特別珍惜。裸婚雖然僅僅是一種結婚的形式,但由於形式過於簡單,難免會使男女雙方(尤其是男人)對於婚姻的重視程度降低。婚姻的門檻低了,勢必會造成快來快去的草率婚姻。

盡管婚姻的幸福程度與結婚方式沒有必然的關係,但婚姻的幸福程度與夫妻對於婚姻的重視程度成正比,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女人之所以喜歡對婚姻提出種種條件,實際上反映出她們在追求婚姻的保障感和安全感。多數女人認為,物質條件和社會輿論,是實現婚姻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況且,當愛情結出了婚姻之果時,必要的形式比如結婚典禮、結婚戒指等還是應當有所講究的。畢竟結婚是人生的大事,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唯一的一次大事。婚禮、戒指、蜜月等並非過分的要求,不要小看這些形式上的東西,它們往往會影響到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之間未來的感情。

儀式不是繁瑣和多餘,它更是一種強調和過程。男人通過婚禮向世人宣告,我已經不再是單身漢了,我有自己的家庭了,我要承擔家庭責任了。這樣的形式是對婚姻充分尊重的表現,而不應簡單地理解為僅僅是對物質的追求和享受。

裸婚隻是一種結婚的形式,它是對於嚴峻現實生活的一種妥協。裸婚的意義不是草率的選擇,盲目的跟隨時尚潮流,而是有益於倡導不愛慕虛榮和不盲目攀比的社會風尚。因此,沒有必要鼓勵年輕人刻意追求裸婚,更無需把裸婚的男女青年當成時尚達人或是精神楷模去大肆宣揚。

從另一個方麵想想,愛情是浪漫的,是花前月下詩意朦朧,是三百六十五朵玫瑰和永恒的誓言,所以愛情要的是超脫和瀟灑。而婚姻卻是世俗的,是證書賬單柴米油鹽,是三百六十五天的日日廝守,所以婚姻需要的是安定和依靠。正因如此,物質基礎便是婚姻不可或缺的元素。裸婚可以一時,但絕不應該是長久之計。不然,它最終就會演繹成一種浪漫的忽悠,世上有哪個女人會永遠相信這樣的忽悠呢?   

說到底,婚姻是自己的,是要靠自己去經營和創造的。不管是一窮二白的裸婚也好,或者是錦衣玉食的富婚也好,幸福是永遠不變的基調和追求。裸不裸婚隻是一種形式,並不能成為主宰幸福的關鍵,決定婚姻幸福與否的還是在於人。選對了那個願意愛你疼你陪你一生一世的人,即使從裸婚開始又有何妨?漫漫人生路有足夠的時間讓奮鬥來填補裸婚時的空白,跟隨自己意中的那個他(她)為愛經營一生,才是最最幸福的人生體驗!

寫於2011 71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