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二奶”文化與中國女人的過錯

(2011-06-28 10:29:26) 下一個

二奶文化與中國女人的過錯

舒怡然

 

在談論海歸這個話題時,人們觸及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國內的二奶小三問題。許多丈夫海歸了的留守女士,最擔心的就是怕自己海歸了的那位禁不住誘惑而失去操守,被二奶小三們俘虜了。至於國內到底有多少二奶小三的從業女人,這恐怕是一項十分艱難的社會調查,畢竟泡二奶逮小三還是為當今中國主流社會所鞭撻和唾棄的一種社會行為,更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勾當,但凡有點教養和身份的紳士們也還是不願意當眾出醜,所以二奶小三們的社會身份還無法合法化。

但是,不合法不等於不能做,就如同殺人必須償命,還照樣有人殺人一樣。很多人一談到今日中國的社會風氣,就擺出當年九斤老太的模樣,搖頭晃腦,無話可說,因為著實是世風日下啊。不過想想這二奶小三的泛濫成災,也確實不是什麽新鮮貨色。回顧中國的曆史,自有宮廷皇室以來,哪一個帝王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而上行下效,哪個有錢有勢的男人不是三妻六妾呢?讀張愛玲的小說,看《大紅燈籠高高掛》,早就讓我們見識了中國的二奶多奶妻妾成群的文化。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中,女人不過是男人的玩偶,是男人炫耀成功有錢有勢的一個算盤珠子。

一九四九年算是一道分水嶺,應該說,是毛澤東從根本上拯救了中國女人。在法律上實行一夫一妻製,在社會分配製度上主張男女同工同酬,在社會意識形態上提倡男女平等。那是一個純潔的年代,沒有天上人間,沒有娼妓,即使有零星的二奶小三,也早就化成了陽光下的罪惡。但是有一點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中國毛時代婦女地位的提升,並非婦女解放運動的結果,而僅僅是共產革命的一個副成果而已。

在中國的社會家庭結構中,二奶文化有其曆史的傳承性因素,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這也是在絕跡了四五十年,在中國人逐漸富裕起來之後,二奶文化又卷土重來的重要原因所在。一種社會現象的風行一定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分析今天中國社會中的二奶現象,不外乎有這樣幾方麵的成因。第一是社會原因,這個比較複雜,它牽涉到文化的痼疾,婦女的社會經濟地位保障,以及社會價值觀念的集體偏向與缺失,等等。第二是男人的原因,作為二奶事件的當事人,男人的責任自然是無可推卸的。如果去刻意分析卷入二奶事件中的男人們的行為,你盡可以說(甚至是罵)他們缺乏道德感,不尊重女人,沒有責任感,等等。但是實際上每個走近二奶的男人,似乎又都有滿腹借口作為他們不怎麽光彩行為的擋箭牌。看來這也是個挺難攪的問題。那麽,第三個原因當然就是女人自身的原因了,這是本文要著力討論的問題。

如果把中國與西方加以對比,就會發現二奶文化幾乎可以算作中國人的專利(排除阿拉伯國家),在西方國家也有婚外情,但是卻鮮有保養二奶的社會現象。我以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的女性主義傳統要比中國的深厚得多。這從他們的文學作品中就可略見一斑。

比如眾所周知的小說和電影《簡愛》,簡愛明明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羅切斯特的愛情,但是卻還是在婚禮的最後一刻選擇了逃離,因為她無法接受和另一個女人同時分享羅切斯特的感情,盡管那個女人事實上已經失去了愛的能力。聽聽簡愛是怎麽說的,做你情婦我會成什麽了,靠人施舍,成了一個沒地位的寄生者!我要再來找你的話,我是作為同等的人,不能少於這一點,即使為我愛的人。每次聽到簡愛這段發自肺腑的獨白,我都情不自禁地深受感動,簡愛為了追求自身獨立的人格與尊嚴,寧可放棄自己深愛的人。這是一種多麽可貴的人格與境界!

在美國女作家路易斯. 奧爾科特所著的《小婦人》中,同樣也塑造了一位自立自強的女作家喬的形象。還有澳洲女作家麥爾斯. 富蘭克林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我的璀璨事業》(My Brilliant Career)中的女主人公西布拉,也是一位對於愛情婚姻有獨立見解,為理想而不惜犧牲個人幸福的女性。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很多很多。

毫無疑問,文學是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源於西方的婦女解放運動以及女性主義的大力張揚,對於喚醒女性的自我意識,培養女性認識自身的價值,以及怎樣去實現人生的價值,無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然而,中國的大多數女性在價值觀上,接受的依然是傳統社會傳承下來的三綱五常和三從四德那類東西。大多數中國女人並沒有多少女性主義意識,象魯迅筆下的子君(小說《傷逝》),雖有娜拉出走的勇氣,但最終還是崩潰於嚴峻的現實世界之中。

我所見過的最有骨氣的女人,要數女畫家張玉良了。她早年被迫做藝妓,深得調到蕪湖任海關監督的潘讚化的欣賞,在他的資助下,張玉良得以到上海求師學畫,並考入了美專,後又到法國深造。當她懷著對潘讚化的思念重歸故裏時,卻無法承受一個做妾的身份,向潘的結發妻行大禮使她當場昏厥。因此她毅然決然地重返巴黎,盡管她對救她脫離苦海的潘讚化懷有深深的愛戀,但她還是沒辦法忍受做個可憐小妾的命運。在情愛與尊嚴之間,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說了這麽多實例,無非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在今天的中國,那些肯甘心為男人們做二奶或小三的女人們,她們骨子裏就沒有任何自尊自愛的意識,為了錦衣美食,或為了滿足情欲,她們不惜插足於別人的家庭,心甘情願地與另一個女人分享一個男人的情感。誰都不能否認,愛情是有著強烈排他性的情感,愛若真誠,就不能分享。如果一個女人,可以拿情感與別人做交易,那這樣的人已經喪失了起碼的人格與尊嚴。

在二奶現象中,似乎是很占理的大奶其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很多女人,明知道老公早就心猿意馬,卻還是死守著那個名存實亡的婚姻不放。要麽出於報複,要麽為了孩子等等令人無奈的緣由。但是,殊不知這種死剋的做法,同樣是對自我尊嚴的極大傷害。和一個已經不愛你了的男人維持一種名義上的婚姻,可能會使女人暫時贏得一塊棲息之地,但是卻永久地喪失了心靈的棲息地。要知道,人進一步或退一步,都有可能會海闊天空,最糟糕的是原地踏步,那樣的生活可真的是沒了盼頭。

我這樣分析,有人會說你這是站著說話不知腰痛。要知道,有的女人做二奶實在是生活所逼,被迫無奈。是的,我承認這個社會不是對人人都公平的,這就是我提到的第一位的原因,即社會原因。但是,如果一個女人總是以生活的被迫無奈為借口,實際上是因為好吃懶做貪圖享樂,不想依靠自我奮鬥,卻想過豪華奢侈的生活,那麽她的人生選擇當然隻有一個了,就是依附於一個有錢或有勢的男人,甭管那個男人有無家室。這便是許多淪為二奶女人的實際狀況。

也許有人會辯解說,二奶女人傍上某些已婚男人,完全是出於愛情。我不懷疑會有這種情況,但是,有愛並不代表聖潔,更何況這種愛還需要以造成對另外一個女人的傷害為代價。回想一下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裏的鏡頭,二姨太每天拿著把錐子狠狠地紮著被她作成小布人的四姨太宋蓮,她的嫉恨和愛還有一點關係嗎?這就是妻妾成群對女人心靈的最深刻的摧殘。所以二奶文化對於深陷其中的每個女人都是一種傷害,它是一種沒有贏家的遊戲。

應該這麽說,什麽時候中國女人的女性獨立意識覺醒了,包括經濟上的獨立意識和情感上的獨立意識,什麽時候二奶的喧囂大戲才有希望落下帷幕,因為畢竟女人在二奶文化中扮演著主角,主角不卸妝,戲還怎麽收場呢?

(寫下此文,絕沒有為社會或男人開脫責任的意圖。相反,女性隻有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才有可能跳出二奶文化的怪圈,走出自己有光彩的人生之路)

2011 6 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夜月飛花 回複 悄悄話 好文!非常有思想見地,希望更多的人讀到它!讀到它是一種思想境界的提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