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都是出國惹得禍

(2011-04-08 06:13:10) 下一個

都是出國惹得禍

 『這是為萬維網‘海歸,海不歸’專題討論寫的征文,將分幾個小標題登出』

海歸海不歸係列之一-----都是出國惹得禍

舒怡然

說句心裏話,當年我踏上飛往美利堅的波音747的那一刻,從未曾想到將來有一天,我會坐在遠離故鄉的美國,談論“海歸”還是“海不歸”這樣一個並不輕鬆的話題。客觀地說,那時的我,既沒有終於脫離苦海飛奔自由王國的歡欣,也沒有躊躇不前一步三回頭對故土的留戀。我心裏一片茫然,因為我不知道自己要去美國幹什麽。

是啊,放棄了國內穩定的工作和還算不錯的收入,隻身一人拎著兩隻大旅行箱,我懷揣著一顆準備去遠方流浪的心,惶惑不安中夾雜著些許期盼,那是對前途渺茫的惶惑與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的期盼。我在心底裏千百遍地問自己,“我去美國究竟是為了什麽?”,是為了證明自己也能做成這件事嗎?還是為了給自己經年的努力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抑或僅僅是為了贏得周圍人豔羨的目光?連我自己都不能確切地知道自己的心思。

我知道,每個人出國都有著自己非常個人化的目的,有些人是為了拿個博士學位,從而使自己在本學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一些;有些人是為了去看看外麵的世界,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曆;也有些人就是希望通過出國移居海外,過上和西洋人一樣的令國人羨慕不已的幸福生活----富裕而自由,頭上還有一片湛藍的天。不管抱著怎樣的目的,有一點是共同的,每個人出國都是為了謀求更令人滿意的好生活。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這實乃人之常情。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離開故國,沒誰強逼著你非走不可;同樣也是我們自己選擇了留在海外,沒誰刻意攔住你回歸故裏的腳步(除非因政治上的無奈)。那麽,何來海歸還是海不歸的煩惱呢?這似乎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的問題。

從我個人在美國生活的經曆,從我看到的周圍人包括國內和海外華人的現實人生,我對於海歸海不歸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這裏隻是想把我的心路曆程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文中講述的故事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但它們都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平常人的故事。

 

(一)都是出國惹的禍

江月是我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她一直折騰著出國,九一年終於拿到了美國一所大學的全獎,如願以償地赴美留學去了。可去了沒兩年,回國探親又來單位看望我們這些仍然沒動窩的同仁們,她看上去十分沮喪,一問才知道,是老公遲遲不願意去美國,因為擔心到了美國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會摸不著北。後來江月還是和他離了,孑孓一人領著才幾歲的女兒,回到美國繼續讀她的博士。一個好端端的家就這樣散了,我同辦公室的老太太不無感慨地說,“唉,看看,都是出國惹得禍。”

想想也是,出國使多少原本平靜的家庭,硝煙四起,爭吵不休。許多夫妻因為誌不同道不合,最後隻好分道揚鑣,為的是什麽呢?就是為了出國過上那尚未可知的更美滿的日子嗎?今天我們可以毫不氣短地發出這樣的疑問,可是退回到二十年前,誰會問這樣的問題。那時出國一方占有絕對的優勢,好象另一方根本就不存在任何話語權,真的是西方絕對地壓倒東方。

琳達是我來美國後交往較深的第一位中國女人,那時她帶著一個剛滿十歲的女兒。大學畢業後琳達被分配到某省外貿廳工作,也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使她有機會接觸到了許多外國人和外麵的世界,於是她動心出國了。一切都辦得極其順利,她很快如願以償地來到了美國。可是接下來的問題卻讓她頭痛不已,她丈夫並不想過來,他的理由很簡單,在國內他已經有了事業發展的資本,無需再去奮鬥什麽了,可是到了國外,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他不願意做那種沒有意義的事情。經過幾年的拉鋸式持久戰,最後他們還是分手了,女兒跟著琳達。

為了在美國生存,琳達什麽都做過,在中餐館打工,到超市賣東西,為的就是混口飯吃。她改行讀了會計專業的碩士,找到了一份薪水並不高的工作。買不起房子,隻好租人家的房子住。想多掙幾個錢,她業餘時間幹起了房地產經紀人。很多人幹那行賺了大錢,可琳達卻什麽也沒賺到,因為她性格太內向,不會忽悠。有一次琳達跟我談起了出國的感受,她說,她以前外貿廳的同事們如今混得都不一般,車房子哪樣都不缺,還個個有了喊起來響亮的官職。想想自己在這裏混出了什麽名堂呢,就是賺了個能住在冬暖夏涼的空調房子裏,還不是自己的。聽了她的一席話,我從心底裏為她難過。為了出國,她不但失去了完整的家,而且也無法在自己所學的專業上發揮特長,唉,這一切不都是出國惹得禍嗎?

如果說江月和琳達婚姻的最終破裂,是因為她們自己執意要呆在美國,致使其個人生活遭遇了諸多不幸,(但離開她們的先生們卻未必感到不幸,或許還有一種如釋重負的快感呢);那麽徐非所陷入的心理困境,卻恰恰是因為深愛她的丈夫,婦唱夫隨地跟她出國來到了美國。

出國前,徐非的先生已經是某大型國企的中層幹部,但徐非身為高知的父母特別期望女兒能夠留洋,她遵從了父母之命,剛一拿到碩士就申請赴美攻讀博士,這無疑給她的先生出了一道難題。經過反複思量,也許是源於愛情的偉大力量,最後她先生還是放棄了國內的位置,跟隨徐非來美國一起打天下了。象所有陪讀丈夫一樣,他經過了打工攢學費,申請學校讀了MBA,找到了一份銀行職員的工作。後來又幾經跳槽,但無非是使薪水長了一丁點兒而已,他試圖做管理階層的夢想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回想當年他已經身為國企的中層領導,能夠經常參與公司的許多決策,而如今在美國,連這樣一個小小的芝麻官都成了“黃粱美夢”。而他那些當年的中國同仁們,因為公司的上市,不僅身價陡增,而且都成了業界的領軍式人物,每每想到這些,他的心理落差就可想而知了。丈夫內心的苦惱又怎麽能不影響妻子徐非的心境?他們活得一直很糾結,然而出於現實的考慮,倆人都覺得海歸於他們是天方夜譚。徐非的先生經常半開玩笑地說,“唉,等到六十退休就好了,那時大家就都一樣了,他們(指國內的同事)也就沒什麽好牛的了。”聽他這麽講,怎不令人感到人生有多少無奈啊?

應該承認,開放國門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增加了一道人生的選項,也多了一個選擇的機會。這道選項可能會給某些人插上翅膀,使他們的夢想成真。可是另一方麵,出國並非適合於任何人,這不但取決於每個人自身的素質和追求,更取決於人們當時所處的境況和氛圍。然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出國潮好似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把幾乎所有的人都不分青紅皂白地席卷於其中。出國潮的確改變了我們許多人的命運和生活軌跡,也改變了許多家庭的命運和運行軌跡,有幸運的也有不幸的。所以今天來看,我們可以算得上是當時的弄潮兒,是那個特定時代的產物。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誌在博客 回複 悄悄話 文章寫的好。我去東贏,再到美國,最後老婆恰留東贏,不肯來美。隻好從東贏搬了個喜歡來美的過來。
舒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高子的評論:
高子:
真高興你喜歡我的文章,謝謝!
高子 回複 悄悄話 很理解。
很失落。

舒怡然大作篇篇精彩,曾在網上看到一篇好文,感歎作者不明,有一天發現是你的原創,佩服至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