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媽媽,我不要吃青蛙!”

(2011-04-16 04:39:46) 下一個

吃在中國係列之一

“媽媽,我不要吃青蛙!”

 舒怡然

 

2007 年暑假回中國之前,我就跟兒子許願說,“好孩子,你不是愛吃中國飯嗎?這次回去媽媽要帶你吃遍咱中國的山珍海味,你說好不好?”

兒子忽閃著一雙大眼睛,想了一下,問我:“媽媽,什麽是山珍海味呀?”

我不假思索地回他,“傻孩子,連山珍海味都不知道,就是好吃的唄。”兒子馬上跳腳說:“我要吃餃子!”

我隻有無奈地搖頭。唉,我這個兒子,他所認識的中國飯,無非就是餃子,餛燉,小籠包子,打鹵麵,再就是平時我做的幾樣家常菜,比如幹煸四季豆,紅燒石板魚 rockfish),肉炒韭菜,還有他的最愛雞蛋西紅柿。也曾嚐試過其他的中國菜,但隻要稍微一出格,他就會用小手捂住鼻子,嚷嚷著“yeal disguising!”搞得我們都不敢太放肆地品嚐什麽“山珍海味”了。

那年回國的大半時間都是在浙江度過的,因為計劃著要去上海,杭州,蘇州去遊玩,家人已經在那邊等候多時了。全家人見了麵,自然要到飯店去吃飯。叔叔們還特意為很久未曾見麵的侄兒點上了幾道稀罕菜,有紅燒田雞腿,乳鴿湯什麽的。兒子早就餓了,他接過叔叔夾給他的田雞腿,什麽也沒問就咬下去了一口。然後才猛然想起什麽似的,抬起頭來問我,“媽媽,這是什麽東西啊?是不是雞腿。”我沉吟了片刻,小聲告訴他,“這是田雞腿。”這刨根問底的兒子又追問道:“田雞是什麽呀?”我支支吾吾地說:“田雞是,是青蛙。”

哪知道兒子一下從座位上蹦起來,“No,我不要吃青蛙!我不要吃青蛙!”邊說邊把咬進嘴裏的青蛙肉吐在了餐巾紙裏。哎呀,我心裏直後悔,不該讓他知道真相,就說是雞腿不就得了。轉而一想,還是不要騙孩子,那樣不好。

我生怕兒子攪了飯局,就小聲和他嘀咕,“青蛙怎麽啦,誰告訴你不能吃啊?”哪想到兒子倔強地說:“就是不能吃青蛙,你忘了我讀了那麽多書,青蛙是我們的好朋友,你能吃好朋友的肉嗎?”這話問得我啞口無言。

是啊,我怎麽會忘記,兒子從一開始認字就讀過的那個青蛙係列,到現在都能如數家珍地一一道來,有“Frogs and Toads Are Friends”,“Frog  and Toad Together”,“Days With Frog and Toad”,“Frog and Toad All Year”。可以不誇張地說,兒子的童年是伴著青蛙長大的,讀青蛙的故事,看青蛙的卡通片,他心底裏真的已經把青蛙當成了自己的好朋友。你現在讓他吃青蛙腿,那情感上無論如何也說不通啊。眼看著哥哥姐姐們美美地吃著青蛙腿,兒子低下頭不吱聲了,我猜想他一定很難過。

有了青蛙事件,鴿子湯也不敢輕易讓兒子嚐了,他問我,是不是天上飛的那種鴿子,我說可能是吧,但它們是家養鴿子,是專門給人吃的。兒子看著那一大瓷碗鴿子湯,固執地搖搖頭。

以前看過很多電視節目,介紹老外是如何看待中華美食的,他們特別驚訝於中國人除了四條腿板凳什麽都敢吃的美食文化,什麽喝活蛇的血,飲活猴的腦子,聽著都瘮得慌。可哪想到自己的兒子,對吃個青蛙竟然如此反骨,實在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接下來的幾天,每次吃飯時,兒子都小心翼翼地查看桌子上的飯菜,看看有沒有什麽他的“好朋友”又被當作盤中“犧牲品”享用。我都有些心疼起兒子來了,忍不住想,唉,美國長大的孩子,怎麽這樣單純呢?

那個暑假從中國回來,兒子寫了兩篇作文,都是講述在中國的見聞。我看了他的小短文,裏麵津津樂道地講了如何登長城,如何在北京吃烤鴨,吃各種各樣的餃子,等等,但是獨獨隻字未提吃青蛙的事。我感到奇怪,就忍不住問他為什麽沒寫那件事,他印象肯定特別深刻。兒子聳聳肩膀,象個小大人似地說:“我覺得,吃青蛙是件很惡心的事,我不想被大家看成是個 mean person,再說,班裏還有好幾個中國人呢。”

聽了兒子的解釋,我想笑一笑,但是卻笑不出來。看來,飲食真的滲透著一種文化嗬。我那試圖弘揚咱中華美食的夢想,在兒子這就先泡湯了。唉。。。

2011 415

 

這是紅燒田雞腿(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