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20)
2011 (77)
2014 (69)
2021 (1)
錢多事少離家近
舒怡然
錢多事少離家近,這話聽起來一點都沒有格調。我第一次聽人講這話,還是出自台灣民進黨的呂秀蓮之口。當時就想,你一個大名人,何需發愁“錢”,“事”還有“遠近”的問題,那都是我們這些一天到晚為五鬥米折腰,費勁巴力到處討生活的芸芸眾生才需要思謀的問題。不過後來我漸漸發覺,這“錢多事少離家近”還真可以算作是我這種俗人的人生理想,因為它真切地表達了我的基本生活願望。
先說那“離家近”吧,這可一直是我求之不得的一條。離家遠怎麽啦?說起來,這離家遠的壞處太多了,多到數不勝數。首先離家遠就得多花好多汽油錢,而且是白白燒掉了你的銀子沒商量。離家遠了路上自然要遇到交通擁堵,尤其是住在大都市附近,堵起車來那可是六親不認的,除非你是有警車開道的白宮總統車隊。記得有兩次因為冰雨夾雪的惡劣天氣,我們居然被堵在路上長達七八個鍾頭,真的快趕上開車去趟迪斯尼了。
每每被攪在“交通醬”裏時,我就開始想入非非。唉,你說人類都發展到今天了,怎麽還這麽落後,都比不上古代的阿拉伯人。看看那時候的人多厲害,想去哪兒,隻要坐上飛毯,眨眼的功夫就飛到了。我看過一部電影,講的就是阿拉伯飛毯的故事,那玩藝兒特神,既無發動機,也無方向盤。人隻要一坐上去,叫它往哪飛它就往哪飛,一點不含糊。不過,我聽人說,已經有人在研製一種類似阿拉伯飛毯的小型飛機,它起飛降落都不需要象現在的飛機那麽繁瑣,也無需特定的飛機場,就象一輛會飛的跑車。哎,這主意不錯,要是能商業化生產,肯定會有市場,我就很想試一試。不過,想象一下滿頭頂飛著一片片“飛毯”,那也夠嚇人的了,到時說不定又會發生天空擁堵了呢。
其實我也有過離家近的時候,沒買房子以前,住在離辦公室很近的公寓裏麵,每天不用開車,走路就到了辦公室。可是,那時也沒覺得“近”的好處,因為周圍全是飯店,辦公樓,公寓樓,每天看著那些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景象,人不自覺地會產生一種壓迫感,於是就很想找一片開闊地放鬆一下。等搬到郊外,享受著到處是鮮花綠草的美麗風景,才知道為這美麗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每天花兩三個小時在路上。所以凡事有得必有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隨著信息傳遞技術和互聯網的日益發展成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選擇在家辦公,其好處是不言而喻的。節省個人和公司的運營成本不說,也使人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關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與這樣的“零距離”相比,“離家近”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看起來“離家近”還算不上是最理想的。
再來說說這事少。事少了人就輕鬆,這還用說。哎,可不能這樣說,事少了人未必感到輕鬆,很多時候壓力更大。以前朋友見麵,經常問的一句話就是“怎麽樣,忙不忙?”如果回答“挺忙的”,那說明你問題還不大,至少有事可做;但是如果說“不太忙”,那就令人發慌了。
前兩天國內一個大款朋友來電話,說是閑得慌,隻好靠打高爾夫球消滅時光,聽起來蠻瀟灑的,令人羨慕。看起來這事少不是人人都可以期盼的。老板說“事少”,可能是他/她生意經念得好,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無需再多操心。但是打工仔要是說“事少”,好日子可就不大多了。所以,這條人生理想不宜多想多用,當屬犯忌之列。
要說這時代也在改變,我在國內工作那會兒,人們崇尚的是“閑”,閑得沒事幹才叫本事,因為隻有做具體工作才會忙碌,而領導同誌是隻需動口不動手的。這樣一來,誰整天價忙忙碌碌,一準還沒熬上個一官半職,那自然也就矮人半截。可現在據說也變了,人人都喜歡說自己忙,總裁總監忙,教授老師忙,連守大門開電梯的都忙。即使沒什麽可忙的,那就叫“無事忙”。想當“無事忙”也非易事,你得有天才演員的本事,整天裝做忙忙碌碌的模樣,也夠累的了。甭管什麽事到了國內就要變味兒,也搞不懂究竟為什麽。
最後來說這“錢多”,誰不想錢多一點,多多益善。即便是那些億萬富翁,錢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個數字而已,可他們也還是未必淡定到見錢眼不開的。可話又說回來,這錢多也未必都是好事,有句俗話說錢是萬惡之本,足見太過於追逐錢財,人必然會變得利欲熏心。
把“錢多”當成生活的目標,甚至人生的理想,有點太俗。如果人工作僅僅是為了掙錢,總覺得有點那個。如果工作既能滿足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特長,又能有很可觀的收入,那就是再理想不過的了。可是一個小人物,除了掙點小錢過小日子,你又能有什麽大了不得的理想。小人物就得從生活中每個小的方麵尋求快樂,不積小流難以成江河,芝麻多了也會變成西瓜,就是這個道理。
這樣盤點一番“錢多事少離家近”,覺得它還真不失為一條可心的願望。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願望,我想你也會有你的願望,不管它是雅是俗。有願望總比沒有好,有了願望,心中就充滿希望。
2011 年 3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