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海歸啊海歸,要歸就要一起歸

(2011-03-27 16:29:53) 下一個

海歸啊海歸,要歸就要一起歸

 舒怡然



看最近萬維網上熱議海歸,我想起了自己以前也就海歸話題寫過一篇小說《愛也彷徨》,這是一個有生活原型的故事,不過被我張冠李戴地做了許多“再創作”。整個小說從始至終,男女主人公都在圍繞著到底要不要海歸而劇烈地鬥爭著,而小說的結尾,男主人公嘉揚還是毅然決然地海歸了,把妻子笑非和兒子留在了美國,使她成了名副其實的留守女人。

對於這樣的結局,有網友當時就叫好,道理是“愛就是要放手”,既然真心愛自己的丈夫,就該放飛,讓他去做他喜歡做的事。這也是我當時的創作心態,我想做女人就是要大氣,而不能小家子氣。既然男人有誌向想幹出一番事業,作為妻子和愛人,哪有不支持的道理?

在海外華人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留守女人也不少,我認識的就有兩位。她們很辛苦,一個人忙裏忙外,又要工作,又得照顧兩個孩子的生活。美國學校事情又多,凡事都離不開家長,光是充當司機這一項,就夠人喝一壺的了。更不要說一個人世界的那份寂寞孤獨,有苦無處訴,體己話無人說,對月無眠的日日夜夜。

想到這些留守女人的現實困擾,我又覺得自己當時給那篇小說的結局未免過於輕巧,很有張家不知李家愁,站著說話不腰痛的味道。愛情不是抽象的,她是鍋碗瓢盆交響曲,而這交響曲必得老公老婆一起唱才有滋有味。道理雖說很簡單明了,可真要讓糾結於其中的男人女人們作出個明智的抉擇來,又似乎比登天還難。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男人們海歸了,留守海外的女人們的生活(主要指精神生活)有些悲涼,如果男人在國內出了什麽“情況”,那就不隻是悲涼,可以說得上是悲壯了。可是,有沒有人想到,當年我們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不也是撇下家裏親人,隻身留洋闖蕩天下的嗎?

記得我單位裏留守男士女士就有好多,他們那時正值中年,由於種種原因,一時還無法丟棄國內的工作,出國與愛人團聚。他們不得不忍受夫妻長期離別的苦痛,有多苦有多痛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但當時大家心裏認為,他們忍受這種離別煎熬是值得的,因為總有一天他們的老公或老婆會把她或他辦出去,去過令人豔羨的幸福生活。我的那些同事也的確是實現了夙願,在苦熬了數載甚至十幾年之後,終於可以登上飛機與分離說聲再見了。可見,那時因出國留洋而選擇夫妻兩地分居,不是誰強逼的,而是自己心甘情願的。

再看今天,同樣的故事又再度重演。許多海歸男士為了穩妥起見,執意把女人留在海外,怕在國內萬一有個閃失,也好有個退路。留守女士們堅守的陣地,無形之中成了避風港。而這樣的夫妻長期分離的決定,多半也是雙方認同一起作出來的,並非誰逼誰就範。

由此使我想到,咱們中國人怎麽總是能夠做出這麽尷尬的決定,在老外看來幾乎是不講人性的決定呢?中國人的忍耐精神實在是太令人肅然起敬了。就是這一個“忍”字,讓人不知有多少受不盡的艱辛磨難和心靈煎熬。忍一忍吧,一代一代地就這麽傳承下來,我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至少在壓抑人性這一點上,是很不可取的。

記得我剛來美國不長時間,一個俄羅斯小夥子看到許多中國人,雖然已經結婚,愛人卻遲遲不過來,他非常納悶地問:“你們的先生和太太老不見麵,會不會忘了彼此是什麽樣兒啊?”這個問題令在場的中國人麵麵相覷,是啊,人是有情感的動物,長期分離那情感靠什麽來維係呢?我開始懷疑“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古訓有多少道理可言。不說那是對人性無形的摧殘,至少是對人性的輕視和漫不經心。如果現在讓我再來寫《愛也彷徨》的結局,或許會大大的不一樣,至少我會慎重地考慮,嘉揚與笑非這對夫妻分居的可行性,還有由此帶來的後果。

夫妻之間如果可以選擇廝守,就不要人為地製造分離,不管那需要分離的理由多麽冠冕堂皇。如果實在無法避免分離,那也應該尋求使這種分離的時間越短越好。基於這樣的考量,談海歸,就應該考慮夫妻雙雙一起歸,讓任何一方無限期地留守,對誰都是不公平的,除非夫妻兩人對於情感生活無所謂無所求。因為人生苦短,有幾個十年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再說要折騰也該一塊兒折騰,那樣的海歸才叫真心海歸,歸得了和尚也要歸得起廟,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千萬別把海歸當成拆散鴛鴦的大棒,大棒一揮,打散的就不僅僅是兩隻鴛鴦鳥了,人間總是有一份難以割舍的不了情啊!

201132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