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20)
2011 (77)
2014 (69)
2021 (1)
由高考命題作文所想到的
舒怡然
看看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題---“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說實話,這個作文題目出得蠻不錯,既充滿詩意又富有現實意義,同時也能使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引發並抒發他們的真情實感。
這裏有兩段來自新浪微博的短文,挺有趣,摘錄在此。
從小,我們便仰望星空,因為“迷路時想你有方向,黑夜裏想你心裏明”;
後來,我們學會了腳踏實地,因為改革了,要“摸著石頭過河”;
再後來,開放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也傳到了社會主義中國,股災、房禍、工潮、失業從課本中走進和諧生活,我們也便被迫解放自己,真正思索……
我仰望天花板,知道了處事之艱,
我腳踏地板磚,懂得了為人之難!
仰望星光憂國憂民,那是昨天;感懷天地氣壯山河,也是從前。
如今的我隻是一個遊子,隻能在這方寸之地盤旋,先個人後家園,先吃飽再穿暖。 假如死時餘下一塊錢,我一定會給政府捐,不夠還有器官!
如果你再看看其他省份的五花八門的高考作文題,包你眼暈。比如四川的《點與人生》,湖南的《早》,湖北的《幻想》,重慶的《難題》,江蘇的《綠色生活》,等等。這些既大又空的題目,甭說是中學生,連我們成年人寫起來也是無從下筆,一頭霧水。
所以,一個好的作文命題,應當首先能夠提供給學生合適的視角,去引發他們的聯想與思考;其次,它應當能夠促發學生的真情實感,而不必去刻意編造;此外,它還要使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盡快發掘到寫作的素材。由此看來,出一個合適的好的作文題目也並非易事。
想起來,從小到大我們過五關斬六將,不知道寫過多少命題作文。說心裏話,我很討厭命題作文。多半是因為很多時候,覺得那個題目出得莫名其妙。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初中時去參加一個作文競賽,老師把題目發下來,打開一看,隻有三個字赫然於紙上:“他變了”。看了這樣的命題,真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是誰呀?“變了”?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這一連串的問題從腦海中劃過之後,搞不懂答案。但是總要寫點什麽嗬。剩下的對策就隻有一個了,編吧。無非是一個淘氣的男孩,某一特定時刻受到某種感化,於是乎,終於浪子回頭,他變好了。當然,你也可以把“他”寫成變壞了,可你的主人公恐怕就是個反麵人物了,這總是有點冒險,而冒險的事老師是不鼓勵學生去做的。我猜測,大部分參賽的同學,都會“編”出一個關於“他”的故事,隻是看誰編得更入情入理,誰編得更栩栩如生罷了。
我覺得,這類作為題目就不怎麽好,它不光限製了學生思考的空間,也不宜於學生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生活素材。試想,如果你搜腸刮肚,也沒有一個這樣的“他”在心目中定型,那豈不是隻有瞎編的份了嗎?而對於一個初中生而言,寫作實踐實在不是用以鼓勵學生成為未來作家的一種手段,而是鍛煉學生學會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這種潛在地暗示學生胡編亂造,也會使孩子從小就養成不良的文風。
寫到這裏,不禁想起來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和他的寫作課。上學期之初,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練習,題目是“Is a Change always good?”(“改變永遠是好的嗎?”)。這大概是受了奧巴馬的口號“We Need Change”的啟發而生出來的吧。不管怎麽說,我感到這個題目出得好,首先,它要求學生必須正麵回答這個問題,即“改變總是好的”,或者“改變並不總是好的”。無論怎樣的回答,你都需要給出充分的證據來支持你的論點。
兒子的觀察和思考很令我吃驚。他的論點是:“改變並不總是好的”。他舉的例子是自上學以來他換學校一事。他這樣寫道:我從三歲開始進入preschool,幾乎每一年都在換學校。很多時候是因為爸爸媽媽不滿意學校的教學或老師,而有些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比如二年級時,我被GT中心學校錄取了,就隻好告別我的母校。每一次換學校,對我來說都是一次改變,這種改變有它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
說改變好是因為,每個學校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比如我讀kindergarden 的那所私立學校,老師非常嚴格認真,總是督促我們多讀書,每天有spelling bee的測驗,做得好,就可以到百寶箱裏淘寶了,從那我得到了很多好玩的玩具。我的母校的老師,人都非常好,親切得就如同我的媽媽,而我的GT中心校的老師,則總是鼓勵我們要獨立完成每個project,他們愛把我們看成大孩子,使我自己也感到長大了。再有,每去一所新學校,都可以結交新朋友,這是最令我興奮的事了。
然而,換學校也有不好的一麵。離開舊學校時,不得不和那些玩得來的小朋友說再見,心裏很難過。剛到新學校,因為一時還找不到合得來的朋友,更令人煩惱。
我得說,改變是對我的一種挑戰,盡管它有好有壞,但是,我還是喜歡這樣的挑戰。我也在這樣的改變中一天天長大了。
讀了兒子寫的這篇作文,感觸頗多。我覺得藉助於這個作文題,兒子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索,這樣的作文題目,不僅孩子喜歡,連我都覺得有話要說。寫出來的東西才是孩子的真情實感。可見,好的作文題目是能誘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的確如此。
寫於2010 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