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做“小女人”,還是做“大女人”?

(2010-05-14 11:10:06) 下一個

做“小女人”,還是做“大女人”?

舒怡然

 

很久沒見詹妮了,前幾天偶然碰見她,不禁有些吃驚。才幾年未見麵,詹妮怎麽老了這麽多?女人過了四十,不老是不可能的。可是詹妮衰老的速度似乎與她的年齡不大相稱。而且最糟糕的是,她的情緒很低落。

詹妮是我剛工作時認識的美國女人。她人聰明能幹,也善解人意。認識詹妮時,她剛剛離婚,好象還沒有從婚姻的陰影中走出來。女人在經曆痛苦時經常會變得愛嘮叨,記得那時的詹妮就是處於這樣一種心境。我們雖然相識沒多久,卻像是一見如故。她向我講述了她的那段不幸的婚姻故事。

詹妮和她的先生倆人大學一畢業就結婚了,沒有一點經濟基礎。結婚時她先生還在攻讀博士學位。為了讓生活寬裕一些,詹妮除了在一家研究機構做一份全職的工作外,還用晚上的時間去打工,隻為了倆人能活得瀟灑一點,比如說去旅遊度假等多餘的家庭支出,不會因為拮據而取消掉。這樣過了四年,好不容易熬到她先生畢業,戴上了那頂博士帽。詹妮覺得該是她追求上進的時候了。她瞞著先生去考了LAST,很快被幾個法學院錄取。本想給她先生一個驚喜,哪承想她先生卻冷冰冰地說,你這純屬於爭強好勝。於是乎,倆人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冷戰。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他們誰也不想屈從於誰,隻好分道揚鑣。等到詹妮戴上法學博士帽的那一天,他們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無奈地劃上了一個句號。

說到傷心時,詹妮不禁淚如雨下。她無法理解原諒她的前夫,竟是如此自私的一個人。為什麽就不肯為婚姻付出一點點,而隻是索取呢?離婚後,詹妮一直沒有再婚。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次不成功的婚姻,給她留下了太多的傷痛,使她無法摔掉那個陰影,去追求新的幸福生活?我深深地同情詹妮,並不隻因為我們是朋友,而是作為一個女人,我能深切地理解她的苦衷。可是,我同時也在想,在這整樁事情中,詹妮就沒有一點過錯或者說責任嗎?詹妮是不是不自覺地走入了一個心理誤區呢?

想想舊時代的女人,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身為女人,她的人生角色是單一色的。也就是說,女孩從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她的社會角色,就是做個女人。女大當嫁為人妻,生兒育女為人母,一直到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女人是沒有什麽好選擇的。我們權且稱其為“小女人”。

做“小女人”也自有她的樂趣。在中國,富家女從小要勤習琴棋書畫,知書達理,成為大家閨秀。尋常百姓家的女孩,也要練就縫縫補補,家長禮短,出落成個小家碧玉。做“小女人”的標準也很簡單,相夫教子,賢妻良母,賢內助,這些都是女人需要傾其一生去努力實踐的。雖然沒有什麽法律明文規定,你該怎麽做,不該怎麽做,但是整個社會都保持和遵循著一種共識。這也才有那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名言“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站著一個偉大的女人”。

可是,隨著一股源自西方的婦女解放運動的思潮在全世界的風起雲湧,女人的世界仿佛也被掀翻了個。女人們忽然意識到,她們生來應該先做人,然後才是做女人。做人,就應該享受為人的所有權利和權力。西方的女權主義(中國也稱作女性主義)者的一個最熱切的追求就是在社會生活中的男女平等,包括愛情,婚姻,家庭,工作,等等。這也從根本上顛覆了舊時代“小女人”的角色,現代女性追求做“大女人”了。

做“大女人”就要追求個性獨立,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和人格平等。“大女人”也常常被人解讀為職業女性,因為隻有跳出家庭的小圈子,女人才有機會尋求自身的發展,包括個性的張揚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等等。做“大女人”,滿足了女性追求個性解放的欲望,但同時也給女人自身帶來了許多煩惱和諸如情感之類的問題。

女人終歸還是女人,即使你崇尚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女人”,隻要你選擇丈夫孩子家庭,你就必須肯於同時做“小女人”。於是,女人們就不得不在“小女人”和“大女人”這兩種角色間,做著適度的轉換和平衡。做一個精致的好女人的全部藝術,就是要學會在“大女人”和“小女人”之間不露聲色地遊走。

在職場上,你可以叱吒風雲,幹脆果斷;回到家裏,你最好收斂鋒芒,溫柔有加,因為沒有哪位先生喜歡聽從太太指手劃腳。反之,在麵對上司的不公,工作的挑戰,同事的競爭,你若是一味地儒弱退縮,心慈手軟,那麽你晉升提薪的機會就將大打折扣。所以,在當今這個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許多女人感到活得累,不僅是身體累,更多的是心累。

怎麽能不累呢?要做好“小女人”,對待孩子就要象春天般的溫暖,對待老公就要象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家務事要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做得幹淨利落,對待潛在的或已經出現的二奶小三,就要象嚴冬一樣殘酷無情。要做好“大女人”,那就更需要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了。

有一句流行語很形象地描繪了“大女人”和“小女人”的關係,“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就這一“上”一“下”,淋漓盡致地道出了女人的從“強勢”到“弱勢”的心理轉變。而要真正達到從強到弱的心態轉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想必每位職業女性都會有切身體會。

作為一個現代女性,多數人不會再僅僅滿足於做“小女人”。而作為一個“正常”女人,(這裏的正常並不具有絕對意義)她無疑需要體驗母愛夫妻恩愛,這些人類最基本的情感需求。那麽,一個智慧的女人,就要學會把“小女人”和“大女人”的特質加以完美的結合,使之相得益彰,而不是兩敗俱傷。

現在再來看看詹妮的婚姻。排除他們之間或許存在其它問題的可能,如果詹妮不是那麽刻意地追求婚姻中男女的絕對平等,不是那麽固執己見地一味想做“大女人”,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婚姻會逐漸走向平穩。

每次見到詹妮我都忍不住這麽去想。當然,如果她離婚後果真尋求到了真愛和幸福的生活,那又是另一番風景了。可是事實上,她一直都沒有走出自己的心理誤區。看到她行單影孤孑孓一人,我隻感到心痛,更不敢把我的“小女人”和“大女人”理論講給她聽。我深知,人生之路就似一條伸向遠方的直線,誰都無法再回首。

寫於2010 5 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