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柔和也是一種力量

(2010-01-04 12:00:32) 下一個

 

偶然讀了畢淑敏的一篇短文,其中談到了柔和的力量,覺得很受啟發。她在文中這樣來描述柔和。“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它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一種不曾劍拔弩張,依舊扼守尊嚴的藝術。”

說柔和就必然會讓人聯想到剛強或強勢。柔與剛本是孿生的一對。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蒿。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這些說辭都是在論證“柔”與“剛”的辯證關係,以及“以柔克剛”這樣一個道理。

其實,柔與剛一直都是兩種處世手段,它涉及人的思維和策略,大到國際事務,比如“鴿派”與 “鷹派”;小到家長禮短,比如妥善處理夫妻間的爭吵,等等。柔和的力量來自於韌性,正是所謂“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正如泰戈爾在《飛鳥集》中的詩句“不是槌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在現實世界中,剛柔並濟也許是更可取的一種理念。《列子黃帝》有曰:“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積於弱必剛,積於弱必強。”盡管柔和未必一定能勝過強勢,但是作為一種另辟蹊徑的思維方式,柔和的處世態度也許可以達到曲徑通幽之功效。

說柔和是一種人生的藝術,此言甚妙。也許柔和較之強勢,她缺少了那種勇猛直前的威力,也沒有那種氣吞山河的壯烈。可是柔和卻自有她的魅力。柔和的品質與人格,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是不卑不亢,不拘泥偏執;是兼聽則明,而不是憤世嫉俗;是與人為善,而不是與人為敵。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那些有著柔和性情的人往往人緣會更好一些。沒有誰願意同老給人衝菜吃的人打交道,除非是萬不得已的原則問題。所以柔和的性情也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滲透到遼遠的空間。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輕靈地卷起心扉的窗紗。我們的麵龐柔和了,就更流暢地傳達溫暖的誠意。我們的身體柔和了,就更準確地表明與人平等的信念。”是啊,柔和會使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美更和諧。

2010 1 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