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時代》年度人物“中國工人”獲季軍

(2009-12-28 13:01:27) 下一個

《時代》年度人物“中國工人”獲季軍

美國《時代》周刊2009 年度人物出爐了。“中國工人”作為唯一一個群體榮幸地坐上了第三把交椅,獲得季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則當選為該雜誌2009 年年度人物。

《時代》稱,正是中國工人的辛勤勞動,使得中國經濟順利地實現了“保八”,從而帶領世界經濟走向複蘇。“一年前,很多人認為在2009 年實現“保八”是白日做夢,但中國實現了。今年,中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最快的發展速度,這也有力刺激了他國經濟。”

《時代》評論說,“此功歸誰?首先歸功於千千萬萬背井離鄉,在中國繁榮的沿海城市辛勤工作的工人群體。在深圳一家工廠,我們看到那些引領世界經濟複蘇的人:中國普通的男人和女人們,他們過去的奮鬥,今天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展望。”

盡管《時代》周刊隻是在深圳的幾家工廠隨機地挑選了幾位打工仔,但他們確實代表了那個群體的生活現狀和想法。最近一期《時代》還較詳細地介紹了其中的幾位。

 

鄧濤(deng Tao):21 歲,來自湖南常德

鄧濤在家鄉常德度過了十八年,他說:“在一個地方呆了這麽久,我真的想走出去了”。於是,他和朋友一起來到了深圳。“我覺得蠻好玩的,”他說,“可能是因為經濟危機的緣故吧,許多人已經離開了工廠。我們產品的銷售不太好,所以我們的工資很低。”

 

李春英 Li Chunying):34 歲,來自湖南邵陽

李春英十六歲就開始在一家玩具廠工作。她現在在一家LED 製造廠作流水線經理。她最期盼的事就是能夠休息一天,那樣她就可以和朋友一塊去購物,或是去湖南風味的餐館吃飯了。她說:“你問我什麽時候最快樂?我不知道。我在這裏度過了這麽多快樂的時光。”但是她還是很想念家鄉。若是她能夠在那裏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她願意和先生還有兩個女兒回到家鄉去。

 

邱曉媛(Qiu Xiaoyuan):26歲,來自廣東梅州

邱曉媛六歲時父親亡故,她和小弟都是由叔父帶大的。“叔父還要養活他自己一家人,那時我們的生活真的很窮。”她說。十六歲那年,她離開家鄉梅州去了深圳。現在她已經是一位經理,可是她並沒有打算在工廠長期幹下去。她的先生也是一個民工,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和爺爺奶奶住在江西。邱曉媛最大的希望就是積攢足夠的錢,開一家自己的小店,全家能夠住在一起。她說:“你總不能在工廠幹一輩子吧?”

 

曹彬(Cao Bin):20 歲,來自四川成都

與大多數民工不同,曹彬喜歡離開家鄉到外麵闖蕩,他並不想家。兩年前他離開家鄉成都,至今尚未回去過。在中國成都是最宜人的城市之一,然而曹彬卻認為:“那個城市太過懶惰,我想去一個生活節奏快的地方。”深圳正是他要尋找的地方。自1980年至2006年,深圳經濟以平均27%的年增長率在增長。

 

彭春霞(Peng Chunxia):21歲,來自湖南邵陽

象數千萬的其他年輕的中國姑娘一樣,彭春霞從內地來到深圳的工廠打工。盡管那些比她先來十多年的同伴們給她講述著遭遇和不幸的經曆,而她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愉悅。彭春霞十七歲隨姐姐來到深圳。她說:“我住的那個城市,很多人都出來找工作。我年輕而且覺得到這裏很好玩。”她每周工作六天,隻有星期天才能休息。這比起早期民工的艱苦已經好很多了。“我感到很累,不過還好了,至少總算有份工作可做。”

讀過《時代》報道的這一群活生生的打工仔的故事,不能不令人感慨。國內媒體也紛紛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中國工人在美國可以獲得年度人物稱號,在中國本土卻不能,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諷刺。看看2009 CCTV 經濟年度人物名單,不是老總,就是董事長,要麽就是CEO,清一色的精英領軍人物。這說明了什麽呢?有記者撰文說:“我們已進入一個崇拜金錢,老板,富人的時代,因此盡管中國工人在美國人看來對世界經濟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我們的許多媒體並不這麽認為,很多人把功勞全都歸於老板,富人和精英一族。”

也有人認為《時代》評選“中國工人”為年度人物實屬“居心叵測”,為什麽當選年度人物的不是美國工人?這個問題使許多專家語塞。或許美國人是在暗示,無論如何,中國仍舊是世界工廠,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是廉價勞動力的作用。讓“中國工人”與駐阿富汗美軍司令斯坦利麥克裏斯特爾,奧運金牌得主烏塞恩博爾特,還有美國眾議院發言人南希佩洛西坐在一條板凳上,實在是不怎麽舒服。為什麽非讓普通工人做綠葉,來陪襯這些鮮花?莫非是《時代》為刺激它在中國銷量的一大舉措?

筆者認為,不管這些中國工人是否被評上什麽年度人物,他們在中國經濟發展以及騰飛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是誰都抹殺不了的,也不應該被埋沒和遺忘。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中國工人”作為年度人物的真實動機我們無從猜測,但是,《時代》此舉確實是一次追尋價值觀的回歸,它使人們再一次想起了中國工人的力量。正如2006年度《時代》授予“網民”為年度人物一樣,《時代》總是力圖引導人們去關注那些重要但還尚未受到足夠重視的群體,以及這樣的群體對社會的影響。

2009 12 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