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20)
2011 (77)
2014 (69)
2021 (1)
最近看了一篇有關“國際預防自殺日”的報道,其中提到的數據令我震驚,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00萬人死於自殺,其中超過1/3為中國人,換句話說,中國是世界上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
怎麽可能是這樣?想想中國人的生活狀況和水平,不要說比六十年前,就是比三十年前,那也是今非昔比了。有了錢的中國人,怎麽自殺率反而在上升呢?
要說咱中國人,那可真是窮怕了,也苦怕了,一旦有了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整個從上到下全民總動員,一切向錢看,誰發家誰光榮,誰受窮誰狗熊。人們以為有了錢,就有了幸福。可實際並非如此。一直以來,我們都隻推崇GDP增長的神話,認為首要問題是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水平,解除貧困,增強綜合國力。“GDP崇拜”成為一種情結,唯效率主義的發展成為主要甚至唯一取向。這種盲目追求GDP,導致極大地忽視了對其他社會人文關係的構建。殊不知幸福指數與人均GDP未必就成正比關係。
當人們不再為溫飽而發愁時,新的憂慮與煩惱便會接踵而至。比如在單位的職位晉升,子女升學就業,還有那一輪接一輪的攀比,買車買房辦公司,人生似乎有著無窮無盡的目標在等著我們去追逐去實現。房子、工作、人際、婚姻、麵子、家庭……這幾個名詞帶著糾纏不清的關係時刻給予一個中國人壓力,是啊,這樣無休無止的上下求索,真叫人覺得人活著豈是一個“累”字了得。回頭看看,我們辛辛苦苦工作本來是為了謀求幸福,可到頭來卻找不到幸福感,這樣的生活意義又在哪兒呢?
時下,越來越多的學者已達成一個共識,就是當人們的收入越過一個特定的門檻之後,幸福就與收入關係不大了。據專家說,隻有大約15%的幸福與收入、財產或其他財政因素有關,而近85%的幸福來自諸如生活態度、自我控製以及人際關係。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經濟方麵都比我們的父母或祖父母要好得多,可是有誰能肯定地說我們感到比我們的父輩更加幸福呢?。有研究說,當住房和食物這些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後,額外的財富很少能增加你的幸福感。
美國《新聞周刊》曾刊載過一篇題為“金錢與幸福,哪個更重要”的文章。文章說:“事實上,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我們擁有什麽,而是我們擁有別人所沒有的東西。”“我們看到的都是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這不斷地提醒我們,別人擁有的東西比我們多,從而讓我們深感不快”。可見,攀比會使人遠離幸福。
行為經濟學家認為,我們越來越富,但並不更幸福的部分原因是,我們老是拿自己與那些物質條件更好的人比。澳大利亞幸福協會的創始人蒂莫西·夏普說:“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你能做:那就是與那些不如你的人、比你更窮、房子更小、車子更破的人相比,你的幸福感就會增加。可問題是,許多人總是做相反的事,他們老在與比他們強的比,這會生出更大的挫折感,會出現焦慮,覺得自己不幸福。”由此也可以看出,以物欲滿足為幸福的人,永遠都不會感到滿足,所以永遠也找不到幸福。
人在現實生活中怎樣才會感到幸福,當然不好一概而論。但是人對於幸福的理解確實能直接影響人對於生活是否幸福的認定,同樣的生活境遇,擁有不同幸福觀的人,會得出相反的結論。
美國一家把幸福作為研究目的的科研機構,通過對生活得輕鬆而幸福的人的研究得出結論,幸福與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背景並無直接關係,幸福是來自於一份輕鬆的心情和健康的生活態度。他們進而總結了十條在生活中能使人感到幸福的秘訣。
1. 不抱怨生活:幸福的人並不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幸福,而是因為他們對待生活和困難的態度不同,他們從不問“為什麽”,而是問“為的是什麽”,他們不會在“生活為什麽對我如此不公平”的問題上做過長時間的糾纏,而是努力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2. 不貪圖安逸:幸福的人總是離開讓自己感到安逸的生活環境,幸福有時是離開了安逸生活才會積累而生出的感覺,從來不求改變的人自然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也就很難感受到幸福。
3. 勤奮工作:專注於某一項活動能夠刺激人體內特有的一種荷爾蒙的分泌,它能讓人處於一種愉悅的狀態。研究者發現,工作能發掘人的潛能,讓人感到被需要和責任,這給予人充實感。
4. 生活的理想:幸福的人總是不斷地為自己樹立一些目標,通常我們會重視短期目標而輕視長期目標,而長期目標的實現更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感受,你可以把你的目標寫下來,讓自己清楚地知道為什麽而活。
5.感受友情:廣交朋友並不一定帶來幸福感,而一段深厚的友誼才能讓你感到幸福,友誼所衍生的歸屬感和團結精神讓人感到被信任和充實,幸福的人幾乎都擁有團結人的天才。
6. 心懷感激:抱怨的人把精力全集中在對生活的不滿之處,而幸福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他們開心的事情上,所以,他們更多地感受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麵,因為對生活的這份感激,所以他們才感到幸福。
7. 給自己動力:通常人們隻有通過快樂和有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輕鬆的心情,但是幸福的人能從恐懼和憤怒中獲得動力,他們不會因困難而感到沮喪。
8. 規律的生活:幸福的人從不把生活弄得一團糟,至少在思想上是條理清晰的,這有助於保持輕鬆的生活態度,他們會將一切收拾得有條不紊,整齊而有序的生活讓人感到自信,也更容易感到滿足和快樂。
9. 珍惜時間:幸福的人很少體會到被時間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另外,專注還能使身體提高預防疾病的能力,因為,每30分鍾大腦會有意識地花90秒收集信息,感受外部環境,檢查呼吸係統的狀況以及身體各器官的活動。
10. 降低負麵影響:少接受些有關災難、謀殺或其他的負麵消息,這樣,無形中就保持了對世界的一份美好樂觀的態度。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幸福的理解和感悟。一個人如果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勤奮努力,不抱怨,不貪圖,心懷感恩,以這樣一種境界去麵對生活,是不是就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一首歌中唱得好,幸福在哪裏?幸福她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幸福永遠鍾情於那些懂得生活熱愛生命的人們,幸福就在我們每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裏,幸福就孕育在我們的心裏。
寫於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