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新複興——義峻的原創文學

寫出最好的作品,表達最動人的口才,彌合文化鴻溝,用激情給世界增色,讓創意和想象力環繞宇宙,抵達心靈最深處,為人類未來打開天窗!
正文

“外焦裏嫩”的奧巴馬

(2009-03-24 06:27:16) 下一個
文/義峻(yijunmn@hotmail.com)
                      
                                                                                 奧巴馬競選期間的“滔滔不絕”給美國民眾以至世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他給美國人的信心之源,不過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背後的“撰稿團隊”。如今,上任的“蜜月期”已經過了,美國民眾漸漸發現,這位打著“變革”旗號的黑人總統除了驗證了林肯的偉大與成功之外,他自我內在的領導力——要帶領美國走出“內經濟,外戰爭”的泥潭,卻仍舊是步履蹣跚,效果不顯。真正巨大的“變革”似乎成了昨日口號的回音。  
                                                                                                        在美國的競選文化下,你的形象足夠好,你的口才和“忽悠”能力足夠強,你的錢包足夠鼓,你把對手抹的足夠無能,你的勝選就是順理成章,因為民眾必然要“二選一”。關鍵是大多數人其實根本搞不懂那些繁雜的政策,也沒那份心思,競選本身是一項複雜的活動設計,但是近來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多數的選民仍然無法透析其中的深刻複雜性,他們隻是“本能的”靠膚淺甚至是感性的判斷投票。所以你可以為奧巴馬的高票當選激情滿懷,但是現實問題的嚴重性與複雜性絲毫不會因為奧巴馬的“君臨天下”而煙消雲散。                              
                                                                            奧巴馬一路走來,以貼近林肯來增加光環。這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和背後的團隊以此作為形象設計——把奧巴馬打造成“困境中的美國的救世主”或者“林肯第二”,來心理暗示美國民眾,給他們自信和激情——但是我們實在既不能說他謙虛,因為從他那一番番誇誇其談的演說中,可見他是多麽的誌得意滿,甚至是有些狂傲;我們更不能說他偉大——因為一個真正偉大的人物是不會靠偉大的林肯來“狐假虎威”的。這就是他稚嫩的所在,由此也導致了他的一係列新政並沒有產生“和演講一樣堅定而強烈的效應”。                               
                                                                           他上任首要解決的難題是“經濟危機”,這件事情如果解決不好,將會導致美國實力“長期而實質性的衰落”。不過現在的關鍵是,奧巴馬和他背後的幕僚,黨內精英,和內閣團隊,是否清楚地看到了這場經濟危機的“內涵與外延”,是否可以上升到思想與道德,甚至是信仰與價值的至高層麵去深刻的認知與把握,這對美國今後的走向是十分重要的。歐洲的精英骨子裏瞧不起美國人的“沒文化,缺乏思想”,這是不無道理的,一個巨大的“欲望的美國”確實是美國文化的深刻反映。所以今日美國嚴重的經濟危機,其實表示出“美國的思想匱乏,已經病了”,而病因之一恐怕就是“縱欲的高消耗社會”。
                                                                                                          而即便是在解決經濟危機的實質操作層麵上,奧巴馬不時表現出“花拳繡腿的巧嘴媳婦”,難當家的局麵。美國人近來已經表現出“聽夠了”的心態,甚至有美國人把奧巴馬和查韋斯的“振臂高呼,鼓舞士氣”來相提並論了。無論是凍結高官的年薪,還是對大公司的高管下手,這看似“頭疼醫頭”的措施要麽是招來反彈而淪空,要麽如同最近AIG的高管花紅事件更是讓許多民眾及至黨內人士怨氣大增,奧巴馬隻好迅速的“亡羊補牢”。更讓人捏一把汗的是他的巨額財政預算赤字,這好像一艘美元打造的“諾亞方舟”,但不知道最終是否可以渡過劫波,抑或是“泥菩薩過江”。          
                                                                                                相信美國民眾和奧巴馬一樣的清楚,整頓和複蘇經濟不會是一時之功,也難以立竿見影,這是長期的挑戰,但也是機會——困境逼人生變。不過,美國的任何改變,第一要義無非是追求自身的強大,繼續保持自己的領先和霸權,而不是真正建立新的全球價值觀,對全球化的弱國與弱者真正有益。美國似乎向來缺乏設身處地的為別人和世界著想的愛心與思想力,他的一切戰略都是基於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私欲和全球野心,當然還有意識形態上的“上帝賦予的追求自由民主公平的全球使命”。其實,對世界人民而言——大家何嚐不期望美國真正的改變——變成一個真正負責的上佳領導者,真正成為“上帝的天使”,這才是世界之幸。但這顯然不是奧巴馬帶領的美國,他們尋求的依然是自身的強大和作為世界的麻煩製造者。                                    
                                                                      在這樣的局麵下,當奧巴馬競選時營造的“救世主效應”消退之後,美國人必須清醒理性的麵對現實:一個有些殘酷而焦心的困局——問題重重的美國如何解開鐐銬,持續的強盛,飛向新的美國夢,引領世界風騷。這必將是長期而艱巨的挑戰,決不是幾場演說可以輕易說得通的。而奧巴馬那雙“外焦裏嫩”的翅膀,能不能帶領美國人民飛向高遠而美好的未來——麵對國內深重的經濟危機,並且已經蔓延到了全世界,還有美國的霸權思維會不會有本質的改變,世界是否依然會延續各種憂鬱與不公。對此,我們耳邊仍然縈繞著奧巴馬在競選勝利時,信誓旦旦說的一句:“是的,我們可以!”——但這不禁令人生疑。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