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義峻(yijunmn@hotmail.com)
在當下中國,從來沒有哪一次災難,像這次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沒有心理準備,破壞力極強,觸目驚心,波及範圍深廣。還因為互聯網和各種媒體及時的全景展示——那一堆堆慘白的瓦礫,那一塊塊把公路腰斬的巨石,那一雙雙等待救援的小手,那一張張悲天搶地的哭容。全都像毒蛇一樣鑽進我們的心裏——總理哭了,主持人含淚,救援者哀嚎,無心工作的你我也都黯然抹淚。我們看似堅固的生活和感情防線被徹底震裂了,但我們必須麵對不忍正視的真實,我們必須理性與堅強,我們必須迅速伸出援助之手——但我們更要深刻的反省與思索,不是隻有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才想起那些最不幸的人們。
在這樣一場平地一聲雷的驚天大災難麵前,自然露出了猙獰的本色,人們生活的基礎瞬間成了泡影,在災難麵前,人是那麽孤立無援,是那麽脆弱。所以數千年來,人類走到了一起,組成社會性的生活,互相幫扶,構建文明。讓愛,信念,奉獻精神,在人際間升騰與傳遞。所謂患難之中見真情,災難過後,應該留下的,是深情摯意,是感動,是對弱者的幫助與關愛,讓這種精神徹底彌散在我們的心田,播種生活。生活本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不是等到災難中的支離破碎我們才想起拚湊出這些,那隻能說明,物質化的生活撕裂了我們的情感,也挖空了我們生活的根本。
為何古人能夠寫出那麽飽含深情的詩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那時候,至親好友的每一次離別,都可能是永別——因為一個人出行,荒山野嶺,野獸出沒,山賊橫行,天災突降,這些都是完全無法預料的事情,也沒有電話和網絡,根本無法通報遠方的家人和朋友自身的音訊。就算一切安好,在千裏之外的另一個城郭,仍然隻能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多麽濃摯深厚的情意。
但今天,商品物質像個怪獸一樣迅速膨脹極大豐富,還有科技張牙舞爪改變人們的生活,卻使我們走入了一個虛幻的現代城堡——在其中,樓房,手機,電腦,汽車,超市,一切的物質與科技商品成了我們生活的夢寐以求。於是我們都踏上了現代化的迅馳列車,我們出生,上學,工作,賺錢,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就像在地鐵裏看到窗外的光怪陸離——我們迷失了生活的真諦,我們像停不下來的機車,我們忙到沒有時間喊累,人成了現代社會的螺釘。這真是一個巨大的悖論,我們依靠物質與科技改善了處境,卻又反過來被它們束縛了生活。而在地動山搖間,生活全盤崩潰,沒有了溫暖的大床,沒有了熱水澡,沒有了熱辣的火鍋,隻能席地而臥,隻能蓬頭垢麵,隻好涼水就饅頭。更沒有了快男超女,沒有了QQ&YouTube,也沒有了一天到晚發不完的短信——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擁有什麽?什麽才是生活最重要的?
古時的深情摯意,今日漸漸消淡,因為我們太依靠別人來生活,於是人都漸漸的成了工具,所以別人在我們的眼中都是可以利用的東西,就看他有沒有利用的價值,讓我們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於是,親情淡漠了,愛情虛偽了,友情物化了。金錢這種背負在身上的債,成了度量一切的準則。
現代化的鋼筋水泥看似我們穩固的家園,卻不想,頃刻間,塌垮成了一座墳墓。那些被壓在殘垣斷壁下的傷者,聽著外麵的營救聲,一點點靠近,但又是那麽遙遠,死神的腳步卻迅速逼近,這是多麽悲慘。人類在災難麵前,不得不深刻麵對作為一個生靈的生存狀態與苦心思索——這個世界,大自然,人生,究竟是怎麽一回事?昨晚還是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享用晚餐,今天卻是母子陰陽兩隔;昨天的繁華街市,今天已經成為一片廢墟——這就是生活無盡的荒誕麽?在災難麵前,人類最本性的七情六欲,與世界最赤裸殘酷的本質展現無疑——這個時候,每一個人都應該麵對這滿目瘡痍,深深的問上自己心靈一句——這世界的真相是什麽?誰在左右我們的生活?
我們是誰——是一種進化的生物麽,在地球上棲居了數十萬年,當我們不斷的用自我意識來認識自己,尋求生活,開始了人類文明的構建。可是,這文明有多堅固,是取決於社會中每一個人的生活基礎,就像地基決定樓的高大堅固,也好似最短的一塊木板決定水桶的容量。所以,那些最不幸最貧困的人的生活,才是我們社會整體幸福的底線。請不要在災難來臨時才想到捐助,平時就要改善他們的生活,為何城市的建築堅過鄉村?還有那些我們文明未來的希望,孩子們和青少年,在災難中過早的凋零,這也是極大的可悲。
幾萬年幾千年過去了,人類短視的毛病似乎沒有多大改觀,甚至不斷加深,今天我們太在乎舒服的生活,以至於我們經常忽視了別人的需求,大家的幸福。不要到災難來時,當世界顛覆,我們才想起劫後重生的溫暖與喜悅,為何不能多一些理性的先知先覺。誰也不能永生,但請奉獻你的愛心,在浩蕩的曆史長河與茫茫人海中,留下署名是你的一份貢獻。社會的幸福指數永遠是取決於整體和底部——讓我們多多關愛那些最底層最不幸的人們,也多多考慮我們文明的未來——孩子們的生活。
災難之後,讓慈善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