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嗟鳩兮,勿食桑葚!" --水果中的文化密碼
2025-9-27
石榴
老宅男冥王Hades垂涎侄女Persephone美貌,裂地掠之入冥府。豐收女神Demeter痛失愛女,悲雲慘霧籠罩大地,草木凋零,生靈將滅絕,悲聲回響在奧林匹斯山。
眾神調停,欲救回仙女。無奈吃了陰間的石榴籽,隻能終身為冥後。一年大半可回陽間,與母團圓。故世有四季。
晶瑩的石榴,是血紅的契約,眾神莫能違。
桑葚
“於嗟鳩兮,無食桑葚!”——《詩經·衛風·氓》。
成熟的桑葚,圓潤鼓脹,色豔如血,誘惑著小斑鳩。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甜美序曲,終成棄婦悲歌。
奧維德筆下的戀人Pyramus和Thisby,因誤會雙雙殉情,血濺白桑,遂有今日紅桑葚。
從《詩經》棄婦到奧維德殉情,果實不隻是果實,而是愛情最慘烈的注腳。
蓮子
朝登涼台上,夕宿蘭池裏。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
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郎見欲採我,我心欲懷蓮。——《子夜四時歌·夏歌》
如石榴、桑葚,芙蓉—蓮子意象明了。
蓮花是印度教大神梵天的出生地,後又得佛教青睞,佛祖菩薩羅漢牛鬼蛇神都喜歡坐在上麵。本是代表原始生殖的蓮子,被拔至哲學高度。
情愛的隱喻,信仰的蓮座,從閨怨到哲思,一粒小小的種子開出的並蒂蓮。
結語
石榴定下冥界的婚約,桑葚釀出殉情的血色,蓮子寫滿少男少女的心事,蘋果一口咬掉樂園,葡萄讓酒神開起派對。當世人品嚐這些果實時,咀嚼的早已不是果肉的甘甜,而是神話的故事、欲望的暗碼,以及文化調製的深刻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