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帝國不堪承受之重擔 -“帝國驕雄”係列前言

(2004-06-14 16:04:18) 下一個
明朝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4月,是中國援朝大軍凱旋而歸的日子。長期荒廢朝政的神宗皇帝也破例露麵,在午門犒賞三軍,主持受降儀式,將平秀賴等六十多名戰犯砍頭,並傳首九邊。《明史》稱萬曆援朝戰爭為“東洋之捷,萬世大功” 。大明皇帝“華夷共主” 的威信得以維護,而從洪武朝就開始困擾中國的倭寇之患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 關於明帝國出兵援朝的目的,萬曆年間人士馮琦說得明白:“載籍以來,亦有出師大海外救人者否?主上之於朝鮮,起死而肉白骨也,存一亡國,摧一強國,以風示四夷之君長,莫不稽首內向,罔敢越誌。天子恭已受重譯之朝,國勢強,國體尊。” 朝鮮是明帝國的藩屬,保衛藩屬是一個宗主國道義上的責任,也體現中國古代“存亡繼絕” 的王道思想。戰後,明軍立刻歸國,對朝鮮沒有一尺一寸的領土要求,也未索要一分一毫的回報。朝鮮為了感謝明帝國的再造之恩,在漢城建了大報壇,而這份感激之情一直持續到了清初,明朝滅亡很多年以後,朝鮮王室還在拜祭大明皇帝的牌位。 可惜萬曆援朝戰爭的勝利並沒有為明朝帶來中興的契機。恰恰相反,明帝國為這次戰爭耗盡了國力,從此迅速滑向覆滅的深淵。根據史料記載,“朝鮮要兵,首尾七年,約費餉銀五百八十二萬二千餘兩,又地畝米豆援兵等餉,約費銀二百餘萬兩。” (《明經世文編》卷四四四) 這八百萬兩的軍費是個什麽概念呢? 萬曆援朝戰爭結束第二年(公元1600年),明帝國全年財政收入為四百萬兩,也就是說,援朝戰爭耗費了國家整整兩年的全部歲入。正如談遷所雲:“越國救鄰,自昔所難,況海外乎?東征之役,蒼皇七載,民力殫竭。” 明朝為了這場戰爭將張居正時代積累的盈餘消耗殆盡,七年間國家財政日絀,除加重賦稅以外,還令官吏捐俸救急。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吏部借口戰事告急,開鬻爵賣官先例。同年,萬曆皇帝開始征收礦監稅,從此以後廠衛緹騎縱橫天下,四處搜刮,大大激化了社會矛盾。明朝四十五年後滅亡,雖然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諸多體製上的弊病積重難返,萬曆援朝戰爭無疑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從萬曆援朝可以看出,維持一個帝國是非常沉重的負擔,耗費驚人,得不償失,常常吃力不討好。然而古往今來世界上無數的國家以建立帝國,稱霸一方為奮鬥目標,可謂前仆後繼,而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帝國也充斥了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 1655年,英國取得了第一塊海外殖民地牙買加,開始踏上建立海上帝國的漫長征程。此時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已經在美洲和亞洲開拓出大片的殖民地,英國的帝國事業起步相當晚。當時大概沒有人能預料到這個西歐島國居然後發先至,在以後的二百年間建起一個領地遍及全球的龐大帝國。 1. 帝國的貢獻 在我們的印象裏,“帝國”往往和侵略、掠奪、壓迫、殺戮等等字眼聯係在一起,誠然,一個帝國的形成通常需要經過開疆拓土,攻城掠地的過程,造成黎民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在所難免。凱薩征服高盧,導致一百萬高盧人喪生,另有一百萬被賣作奴隸,高盧因此喪失了將近20%的人口。帝國對被征服民族通常會大肆搜刮掠奪,羅馬帝國的橫征暴斂就導致了多次被征服民族的大起義。 過去的十年間,許多曆史學家開始重新審視帝國的曆史作用。他們認為帝國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其實有相當突出的貢獻。帝國對落後民族和部落的兼並,是傳播先進文化最有效率的方式。這種曆史翻案文章的代表作當屬英國曆史學家尼奧-弗格森(Niall Ferguson)於2001年出版的著作《帝國》,該書的中心論點是大英帝國將貿易和財富、科技和文化、民主和自由傳播到世界各地,因而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有重大貢獻。 不可否認,帝國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的確有促進作用,雖然造成的社會代價往往巨大。秦始皇統一中國,也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從此以後兩千多年,大一統局麵能夠成為中國曆史發展主旋律,秦始皇居功甚偉。但秦滅六國,數十年的戰亂造成的社會代價也無法估量。羅馬帝國時期,被征服民族大量吸收羅馬文化的養分,包括拉丁文字、曆史文學、羅馬法律、公共管理、貨幣金融等等,飛速提升了自己的文明水平。高盧人在凱撒時代還被看作是蠻族,被兼並以後迅速羅馬化,徹底摘掉了蠻族的帽子。後來大批高盧人躋身羅馬貴族階層,比如羅馬帝國的末代名將埃裘斯就是高盧人。日爾曼人大概是羅馬文化最大的受益者。羅馬帝國初期日爾曼人還是非常原始的遊牧民族,在以後的三百年間日爾曼人跨越了好幾個社會發展階段,到羅馬帝國末期文明程度已經不亞於羅馬人。在抗擊匈奴入侵的沙隆戰役中,信仰基督教的西哥特軍隊和羅馬軍團並肩作戰,並主導了戰局。今天日爾曼民族為主的國家能夠在國際政治、經濟中起主導作用,還要歸功於羅馬帝國當年的啟蒙教育。 世界曆史上偉大的帝國,幾乎都依靠道義上的感召而形成凝聚力。中國古代“存亡繼絕”的王道思想,是中國漢唐明清等帝國強盛的根本。明朝為了援助朝鮮不惜掏空國庫,充分體現了帝國道義上的責任感。和同時期的其它帝國相比,大英帝國也同樣具有道義上的優勢。一個比較突出的例子是英國為廢除奴隸製度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英國是最早從事奴隸貿易的國家之一。1660年一些英國貴族創建“皇家非洲探險公司”(The Company of Royal Adventures into Africa),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授予該公司從事非洲奴隸貿易一千年的壟斷權,但後來皇家的壟斷權被平民商人打破。到1800年為止,英國商人總共從非洲販運了四百萬奴隸到美洲,而奴隸貿易成為英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國十九世紀初期廢奴運動的高漲有兩方麵原因。首先是英國於十八世紀末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這時英國發現奴隸製度和機器工業格格不入,因為機器工業需要的是大批自由勞動力,以及具有購買力的廣大市場;其次是英國的新教福音組織從道義的角度主張廢奴,他們將奴隸製度視為人道主義災難。1807年,英國議會通過“廢除奴隸貿易法案” ,禁止大英帝國子民從事奴隸販運。1833年,英國又通過“廢除奴隸製法案”,解放大英帝國境內所有的奴隸,事實上是由英國政府出錢向奴隸主買斷奴隸們的自由,比如英國埃塞斯特主教擁有奴隸665人,英國政府為此向他支付了12,700英鎊。 為了有效阻斷大西洋上的販奴航運,英國皇家海軍於1819年在西非駐紮由二十艘軍艦組成的“廢奴艦隊”,專門攔截販奴商船。這支艦隊在西非駐紮了五十年,解救了數十萬被販賣的黑奴。為了根除奴隸貿易的源頭,英國還對參與販奴的非洲土著政權動手。1851年,尼日利亞拉格斯的國王就被英國軍隊趕下了台。在歐洲,英國利用在拿破侖戰爭中取得的國際影響力勸說各國簽署廢奴條約。歐洲國家中瑞典、丹麥率先響應;法國迫於英國的壓力,於1815年同意廢奴;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則強烈反對,英國隻好用金錢買通,總共付給葡萄牙三百萬英鎊,西班牙一百萬英鎊,並免除他們戰爭期間欠下的巨額債務,才使兩國於1853年在條約上簽字。美國直到1862年才由林肯總統簽署廢奴條約。由於英國數十年不懈的努力,萬惡的奴隸製到十九世紀中期終於壽終正寢。 廢除奴隸製的努力使大英帝國在道義上領先其他國家甚多,可惜同一時期大英帝國在中國的齷齪行徑將這個辛苦得來的優勢完全抵消。為了打破中英貿易多年失衡的局麵,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十八世紀後期開始大量向中國走私鴉片,而英國政府為了保護毒品貿易不惜發動鴉片戰爭,這成為大英帝國聲譽上洗不掉的汙點。 弗格森在《帝國》一書中引用了不少史實和數據支持他的論點。大英帝國鼎盛時期促成國際資本向落後地區大規模流動,直到今天都無法相比。1913年世界上63%的國際直接投資流向發展中國家,1996年這個比例是28%;1913年世界上25%的股票資本投在發展中國家,1996年這個比例是5%。這些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資本大多數用於當地基礎設施的修建,如鐵路、電站、大壩、城市供水、灌溉係統等等,幫助了落後地區實現現代化。以印度為例,莫臥爾王朝時期,印度隻有5%的耕地擁有灌溉設施,英國殖民時期這個比例提高到25%。英國留給印度的另一項豐厚遺產是六萬公裏鐵路網,直到現在還是印度經濟的大動脈。 大英帝國留給殖民地的遺產還包括穩定的自由民主製度。1983年著名政治學家邁隆-威納(Myron Weiner)指出,二戰以後獲得獨立,能夠長期擁有穩定的民主製度的國家,幾乎都是前英國殖民地,比如非洲的肯尼亞、博茨瓦拿、南非,亞洲的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等,而他們周邊的其他前歐洲殖民地,如埃塞額比亞、安哥拉、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古巴等等,幾乎都是獨裁統治。英國前殖民地國家和其他國家相比吏治較為清廉,貧富懸殊較小。以加拿大和墨西哥為例,墨西哥社會財富分配為金字塔形,少數豪門巨富和赤貧的廣大人民形成鮮明對比;加拿大則是紡棰形,中產階級是社會中堅。加拿大有堪稱典範的自由民主製度,而墨西哥政府以腐敗和排外著稱,一黨專政長達一百年。弗格森認為,大英帝國在各殖民地下功夫培養了一大批當地的精英,而就是這些人成為以後獨立建國的中堅力量,比如印度的甘地、尼赫魯,新加坡的李光耀,馬來西亞的馬哈蒂爾等等,都是在英國受的教育。 弗格森並不回避大英帝國陰暗的一麵。他認為大英帝國的確給殖民地帶來了三個“C”,即文明(Civilization), 商貿(Commerce), 和基督教(Christianity),但前提條件是征服(Conquest) 。《帝國》一書中超過一半的篇幅記述大英帝國在各殖民地的暴行和劣跡,但還是有很多疏漏,比如英法聯軍的火燒圓明園等等。英國的殖民統治也是充滿掠奪性的,以印度為例,十九世紀的一百年,英國的國民人均收入增長的四倍,印度卻幾乎沒有任何增長。十九世紀末大英帝國鼎盛之時,印度卻發生了數次大饑荒,餓死兩、三千萬人。 2. 帝國的負擔 大英帝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進入鼎盛時期。此時的英國頗有中國漢朝時的霸氣,可以說是“犯大英帝國天威者,雖遠必誅。” 大英帝國的兩次軍事行動,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1868年,阿比西尼亞皇帝西奧多劫持英國外交官和他們的家屬,在埃塞額比亞高原峭壁上的馬達拉要塞(Magdala)憑險據守,要挾大英帝國。英國在印度的軍事長官納辟埃(Robert Napier)率領一萬三千英印軍隊在索馬裏海岸登陸,然後跋涉四百公裏,艱難地將重炮拖上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強攻馬達拉要塞,斃傷阿比西尼亞軍隊兩千多人,西奧多被打死,而英軍僅傷二十人,無人陣亡。 1898年,為了替十四年前在喀土穆被馬哈迪起義軍打死的英國傳奇人物戈登複仇,英國埃及駐軍司令基奇納(Herbert Horatio Kitchener)率領兩萬英軍入侵蘇丹,在喀土穆附近的奧姆德曼(Omdurman)和五萬馬哈迪起義軍決戰。麵對裝備步槍和長矛的馬哈迪騎兵的衝擊,英軍推出了他們的秘密武器:數十架馬克辛機關槍。在這種工業化時代的武器麵前,馬哈迪士兵象秋收的麥子一樣被成片割倒。二十三歲的溫斯頓-丘吉爾作為戰地記者目擊一切,他寫道戰後身穿白袍的屍體“象撕碎的報紙屑一般鋪滿了戰場。” 兩萬馬哈迪士兵陣亡,而英軍僅傷四百人,陣亡四十八人。 大英帝國強大的外表,掩蓋了其內在的敗相。龐大的帝國成為一個日益沉重的負擔,最終壓垮了英國的肩膀。英國占領蘇丹,純粹是為了保護地中海到印度洋的紅海航線。蘇丹赤地千裏,資源貧乏,英國每年為了維持對蘇丹的占領和管理開銷巨大。相同的情況在大英帝國的其它地方比比皆是。 英國早期的殖民擴張可以說是相當勉強的,並非出於本意。英國自由貿易學說的宗師亞當-斯密和他的門徒一直反對英國建立一個古羅馬式的帝國。他們認為英國雖然應該盡可能將自由貿易理念傳播到全世界,但建立一個統治其它國家民族的大帝國則完全不符合英國的利益。亞當-斯密尤其高瞻遠矚地提出維持殖民地和平的巨大開銷將讓英國難以承受。這種思想一直到十九世紀上半葉都主導了英國的國策。這個時期英國的擴張基本上都是被動的,為了保護海運航線,或者防止殖民主義競爭對手染指現有的領地。比較突出的例子當屬英國在印度的擴張,是在同法國及其當地盟友的不斷鬥爭中逐漸完成的。 十九世紀的後三十年,英國的殖民擴張政策發生極大的變化,英國政府開始公開宣揚以建立古羅馬式的大帝國為宗旨。英國對非洲南北貫通的吞並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1897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六十周年的“鑽石慶典”見證了大英帝國最強盛的一刻。這一時刻的確值得紀念,因為大英帝國將在以後不到五十年間分崩離析,風光不再。 進入二十世紀,新興的歐洲強權開始挑戰大英帝國的權威,而維持廣闊殖民地統治的艱辛也開始消磨英國人的耐性。無論英國在各殖民地實施多麽開明的政策,操辦多少公益事業,都無法消除殖民地人民的敵視和反感。這種徒勞無功也讓英國人心灰意冷。在印度,聖雄甘地領導的獨立運動風起雲湧,印度國大黨強烈要求英國“放手印度”(Quit India),著實讓英國傷透腦筋。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國大黨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受到英國結社和集會法律的保護,讓英印當局一籌莫展。希特勒對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一直相當景仰,他曾經說過,如果由他統治印度,他早就把甘地及其同夥就地正法了。 英國文學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於1936年寫的小說《射殺大象》(Shooting an Elephant),活靈活現地反映了大英帝國殖民統治的徒勞和尷尬。小說主人公是緬甸某鄉鎮的一個警長,前去製服一頭發狂的大象。當他到達現場時,大象已經完全鎮定下來,因而沒有殺它的必要。當該警長很快發現四周聚集了上千圍觀的當地土著,都等著看他出洋相。當警長表示想放過這頭大象時,嘲笑戲諛聲四起。結果該警長不得不將大象當眾射殺。這篇小說是表現殖民主義窘態的經典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英帝國已然年邁力衰,無力行使保護殖民地的責任。這時的大英帝國,大概能夠體會到萬曆援朝時捉襟見肘的窘迫。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直接的威脅到大英帝國在亞洲的殖民地。此時的英國正在“不列顛空戰”中苦苦支撐,而德國海狼們正在絞殺英國大西洋上的生命線,英國根本已經無力顧及亞洲。但是大英帝國仍然決定履行宗主國的責任,哪怕是作出一種姿態。這樣英國明知香港守不住的情況下,依然派遣兩千加拿大士兵增援香港守軍,等於將他們送進火坑。加拿大援軍到達六個星期以後,香港就淪陷,英軍士兵在戰俘營受盡折磨,很多人沒能活到戰爭結束,為此加拿大至今仍然耿耿於懷。英國還派遣以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為首的Z艦隊,前去保衛新加坡。威爾士親王號是英國最新型的戰列艦,此時僅僅服役了九個月。結果在馬來海戰中,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被日本艦載攻擊機擊沉,新加坡隨後淪陷。這段時間大英帝國威名掃地,連續丟失香港、新加坡、馬來、緬甸等地,讓日軍一直打到印度門口。 3. 帝國的傳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標誌著大英帝國的壽終正寢。1945年,美國在西方世界中一枝獨秀,以7%的世界人口,擁有42%的世界國民收入,50%的世界工業產值,75%的世界黃金儲備,以及90%的世界汽車產量,當仁不讓成為大英帝國的接班人。 美國在價值體係和治國理念上和英國同出一轍,所不同的是美國由於其殖民地的出身,對帝國主義相當反感,而且在道義上還高出英國一籌。1898年美西戰爭以後,美國從西班牙手裏取得古巴和菲律賓兩塊殖民地。美國國內反帝國主義的呼聲促使美國政府立刻著手實現古巴和菲律賓的自治。在古巴,美國於1905年主持大選,產生了古巴曆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雖然後來古巴局勢動蕩,美國不得不於1906年再次介入,但三年以後又將政權交還給古巴人民。在菲律賓,美國隻親自管理了十年,就把權力交給菲律賓人組成的政府。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政府本來打算跳過菲律賓,直接攻擊台灣和衝繩,遭到麥克阿瑟的堅決反對。雖然麥克阿瑟主張反攻菲律賓是出於個人的原因,他卻以美國對菲律賓的道義責任為理由說服了羅斯福,改變了戰爭的部署。 美國道義上的優勢,體現在美國一戰以後提出的“民族自決”原則,隻不過總統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上曲高和寡,無人響應。二戰以後美國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雷厲風行地推行民族自決原則,阻止英法等國重返他們的殖民地,才使許多亞、非國家獲得獨立。美國還把中國庚子賠款絕大部分用於中國,創建了留美預科學校,也就是清華大學的前身,這在列強當中絕無僅有。 二戰以後西方世界滿目瘡痍,而來自共產陣營的挑戰日益強烈,美國被推上了西方陣營盟主的位置,雖無帝國之名,卻行帝國之事。美國介入韓戰和越戰,雖然有遏製共產陣營擴張的戰略考慮,但戰爭的具體目的還是為了保住依附於美國的南韓和南越政權,和一個帝國履行保護殖民地的責任同出一轍。美國的這兩次戰爭依然擺脫不了帝國主義的曆史宿命,也就是得不償失,吃力不討好。美國對南韓可以說是有再造之恩,但韓國人似乎並不領情,反美情緒相當普遍;而越南戰爭則將美國五十年代的經濟成果消耗殆盡,幾乎把美國拖垮,最後還是未能保住南越政權。 無獨有偶,美國這兩次戰爭的主要對手中國也麵臨同樣的窘境。抗美援朝是中國曆史上第四次援助朝鮮,犧牲數十萬將士,消耗大量物力財力,而中國也遵循了曆代帝國的道義原則,功成身退,對朝鮮無尺寸領土要求。抗美援越前後十幾年,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支持越南,讓美國深陷越戰泥沼,最終無功而返。同一時期,中國還向大批第三世界國家慷慨援助。如果剝開中國這些決策的國際共運外衣,我們會發現毛澤東的帝王思想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中國對朝鮮、越南的巨大貢獻得到了什麽回報呢?朝鮮五十年代以後一直緊跟蘇聯,對百萬誌願軍的流血犧牲支字不提;越南則幹脆和中國反目成仇,兵戎相見。顯然中國也未能逃脫帝國的宿命。 冷戰結束以後,美國獨霸天下,成為世界警察,於是不得不挑起了更多的帝國重擔。但此時的美國也已經今不如昔,目前美國的GDP隻占全世界的20%,而且這個份額還在迅速縮小。現在唯一有利之處是當今世界沒有一支軍事力量能夠抗衡美國。美國每一次海外的軍事行動,幾乎都要麵對國內外強烈的反戰呼聲,而目前世界範圍內的反美情緒,隻怕比一百年前的反英情緒還要高漲。 平心而論,美國並不是一個邪惡帝國,但美國堅信自由民主製度放之四海而皆準,是醫治世界上所有固疾的靈丹妙藥,的確天真得厲害。民主製度隻是一具軀殼,需要注入靈魂才能迸發活力,而這靈魂就是植根國民內心深處的民主理念和素養,缺乏靈魂的民主製度並無多少益處。孫中山之所以提出“軍政”、“訓政”、“憲政”三步走的建國方針,就是認為當時的中國實行民主的時機並不成熟。我看到美國在伊拉克費盡心思創建議會製民主,不僅啞然失笑。伊拉克這樣的國家根本不具備實行民主的條件,如果黨派之爭在台灣議會裏能發展成群毆,在伊拉克議會裏隻怕就要引發槍戰。美國下麵的帝國道路如何走法,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4. 結語 帝國貫穿人類幾千年代文明史,而很可能以各種不同形式繼續存在下去,但萬變不離其宗。應該如何看待帝國這個現象呢?我個人以為帝國對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應當認可和讚揚;而帝國對殖民地人民犯下的罪行也應該譴責和鞭撻,功是功,過是過,二者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功過相抵。 “帝國驕雄”係列的人物選擇,並不以名氣和地位為唯一標準。他們中間有彪炳青史的名將,也有海盜船長,鴉片商人,雇傭兵,甚至土著首領。時間跨度從伊麗莎白女王時期到一次大戰結束。這些人大多是大英帝國推崇的英雄人物,也有大英帝國的仇敵。“帝國驕雄” 係列就是嚐試以一分為二的曆史觀,從英國曆史上的這幾個人物身上,折射大英帝國三百年的興亡之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